APP下载

红霉素静滴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评价

2017-09-13童建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红霉素新生儿

童建明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红霉素静滴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100例,均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红霉素静滴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半量及全量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进奶量多(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体重增加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P<0.05)。 结论 红霉素静滴辅助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能够改善新生儿喂养情况,有助于患儿恢复,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红霉素;静滴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6-65-04

Evaluation of ery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by intravenous drip

TONG Jianm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Qing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gyuan 511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ry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by intravenous drip. Methods Neonatal 100 cases with symptoms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drip of erythromyci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basic treatment.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basic treatment onl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feeding condi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alf volume and total volume of enteral nutrition (E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amount of milk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overy of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dominal distension, vomiting disappearance time and gastric reten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weight gain was higher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P<0.05). Conclusion Erythromycin intravenous drip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an improve neonatal feeding. It is helpful for the recovery of children and improve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Newborn;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Erythromycin; Intravenous drip

新生兒在围生期胃肠道发育尚不健全,消化吸收及分泌功能欠佳,同时也比较容易合并窒息、败血症及酸中毒等情况,共同作用下导致新生儿出现肠痉挛、喂养困难及胃肠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2]。如果患儿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过程,甚至会干预全身多脏器的正常功能。以上不良症状,因早产儿群体体质较弱更易发生,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除了发挥基本的广谱抗生素作用之外,在喂养不耐受患儿群体似乎还能发挥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用于观察红霉素静滴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新生儿所取得的临床疗效,间接证实红霉素促胃动力作用。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100例,均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研究对象需除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胃肠解剖异常等疾病。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29例。平均胎龄(35.68±3.13)周,出生体质量(3030.48±646.88)g,日龄(20.12±4.46)d。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足月儿22例,早产儿28例。平均胎龄(36.33±4.52)周,出生体质量(3065.03±651.14)g,日龄(20.33±4.52)d。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充分知情并同意参与治疗,签署同意书后送至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暖箱保温、进食调整及抚触治疗。治疗患儿自身原发性疾病,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减少摄入奶量或禁食。保证新生儿处于清醒状态接受标准化抚触,患儿头背部采取指揉法,四肢采取挤捏法。操作者需要掌握適宜力度,保持手掌洁净。抚触时间保持为5min/次,2次/d。依据患儿年龄进行鼻饲,可选择母乳或配方奶粉,早产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胃内残余奶量在鼻饲前需要进行回抽,随后记录以评估患儿胃潴留情况。营养摄入不能满足的患儿,采用静脉营养维持能量摄入。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红霉素(大连美罗大药厂,H21021223)静滴5mg/(kg·次),加5%葡萄糖稀释成1mg/1mL,2次/d。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无其他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应用,排除其他药物作用的干扰。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两组半量及全量EN、PN时间,进奶量,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胃潴留时间,体重增加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记录工作。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标准的制定依照《实用新生儿学》[4]。治愈:呕吐、腹胀及胃潴留现象分别于2d、3d及7d消失,治疗后进奶量每日增长5~10mL,体重每日增加20g以上。好转:呕吐、腹胀现象分别于3d、7d内消失,胃潴留无缓解,进奶量每日增长3~5mL,体重每日增加10~20g。无效:均不符合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采取联合小剂量红霉素静滴治疗后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喂养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半量EN时间(7.79±0.85)VS(4.94±0.44)d,全量EN时间(18.90±3.64)VS ( 9.42±1.58)d,PN时间(12.53±3.24)VS(8.03±1.68)d,进奶量(246.89±75.44)VS(320.34±54.42)mL。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2.7±0.5)VS(3.9±1.2)d,呕吐消失时间(2.5±0.3)VS(3.7±0.5)d,胃潴留时间(3.3±0.3)VS(4.3±0.8)d。观察组体重增加量较

多(182.23±34.57)VS(155.31±26.77)g,住院时间较短(8.12±1.14)VS(14.65±3.38)d。见表3。

3 讨论

3.1 新生儿生理解剖特点

新生儿消化系统与成年人相比较有很多特殊之处,例如胃肠道分泌的酶类及盐酸数量不足,以及分泌型IgA数量缺乏等,同时婴幼儿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差,很容易造成胃肠道超负荷的状态[5-7]。黏膜屏障也不能充分发挥抵御外部不良因素的功能,日龄小于2周的患儿食管下括约肌较为松弛,进食量稍多,进食方式及体位不当会发生呕吐、溢奶、腹胀,甚至胃潴留,还会引发喂养不耐受现象,对营养均衡及生长发育过程造成负面影响[8]。上述现象在早产儿发生率更高,与特殊的生理特点密不可分。目前,针对新生儿频发的胃肠功能紊乱研究不够透彻,研究人员也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有学者经过严谨的分析,提出可能的病因是新生儿胃肠道蠕动无效应,或者是不协调的胃肠道蠕动机制引起。如果能够提高新生儿胃肠蠕动的速度,增加蠕动过程有效率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胃肠功能[9]。

胎儿胎龄<31周时,小肠一般不发生规律的推进活动,随着胎龄的增长小肠的收缩功能逐渐成熟,并且发挥消化吸收能力[10]。这时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如果短期内不能进行肠道喂养,必须依靠PN行喂养,不利于患儿营养的摄入。长期采用PN,不仅穿刺处易发生感染,还给家长带来经济负担,同时容易合并并发症,如乳糖酶缺乏、代谢性紊乱及肠黏膜萎缩等[11-12]。所以应该尽可能的缩短PN喂养的时间,尽早恢复胃肠道吸收功能。新生儿早期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时,也会给予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物,此类药物多用于成人患者,但新生儿耐受性较差,较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12]。通过临床实际观察发现,新生儿接受莫沙必利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增高,目前临床慎用此类药物。因成人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新生儿很难接受合理有效的治疗。

3.2 红霉素作用机制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为了达到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效果,应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能够实现,但详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小剂量红霉素是一种胃动力素激活剂,能够刺激胆碱能神经元兴奋,上调胃动素神经受体和平滑肌神经受体的活性,能够加速胃肠道蠕动速度,维持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协调运动。还能够产生竞争性发热,促进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提高,协调胃肠道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13]。国外学者[14]认为小剂量应用红霉素的动力效应具有剂量相关性,诱导MMC综合波向小肠传导,与自然发生的MMCⅢ幅度、频率非常相似。大剂量的红霉素会引发小肠强有力地持续性收缩,MMC基线也相应地不断延长,此类波不能引起胃窦部节律收缩及顺利传导至小肠,还可能因力度过大造成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参考已完成的研究结果,基本可以推断小剂量红霉素能够作为一种促胃肠动力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给药途径可以口服或静滴,二者联用也可以,相比于口服静滴达到血药浓度时间短、峰值高,新生儿胃排空延迟的影响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所以,新生儿更适宜采用静滴方式接受小剂量红霉素治疗。endprint

3.3 结果分析

本试验通过对比常规治疗组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静滴的观察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情况一致,基本能够肯定小剂量红霉素的有利作用,小剂量红霉素的使用有助于患儿胃肠道功能的修复。观察组新生儿整体的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确实缩短了EN及PN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期及早开始胃肠道营养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新生儿器官系统的发育,患儿能够提早适应胃肠喂养,保证更为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部分学者[15]开展类似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红霉素能够缩短患儿EN、PN时间,还能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说明红霉素确实起到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观察治疗后恢复的各项指标,观察组患儿恢复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不适症状消失时间早,胃潴留程度更轻,体重增加情况也比较乐观。有类似研究表明,在普通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改善确实有效,但是目前具体观察指标的选取尚不统一,一般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考量。

本研究随访时间短,没有对患儿成长阶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特别应当将肝功能情况加入试验观察指标。只是短期内基本证实小剂量红霉素的治疗作用,长期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欠缺。纳入患儿数量应该继续扩大,大样本量、随访时间长的统计学分析可信度更高。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红霉素具有一定程度促進胃肠动力的作用,新生儿采用静滴方式辅助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治疗有效率较高,提高了患儿喂养情况,能让患儿尽早接受胃肠道营养,有助于治疗后的恢复,临床治疗应该更多的采纳并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 童燕梅,王章星,傅小云,等.红霉素联合双歧杆菌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1):24-26.

[2] 杜国辉,曹冬梅,尹树旺,等.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 学学报,2015,36(5):587-589.

[3] 卢燕玲,邓海亮,郭笑芳,等.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34-35.

[4] 金汉珍,黄穂珉.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6-57.

[5] 阳勇.口服红霉素治疗45例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5(4):141-142.

[6] 曾旦丹,史婧奕,陈一欢,等.肠道益生菌联合温生理盐水灌肠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24):3634-3636.

[7] 彭锋,邹敏珍,梁祐铭,等.红霉素在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6):876-878.

[8] 刘道颖.乳果糖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26):3645-3646.

[9] 李涛,李传峰.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16-17.

[10] 肖波.红霉素静脉注射用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9(1):139-140.

[11] 何薇,郑玲芳.乳果糖联合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14(14):2353-2354.

[12] 刘海燕.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妈咪爱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1):86-90.

[13] 杨天珠,张美霞,尹伟丽.口服琥乙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15):129.

[14] 张娜娜.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30-131.

[15] 邵红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125-126.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霉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医生提醒:红霉素软膏绝对不能长期使用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红霉素两种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