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学情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2017-09-09戴淑萍

关键词:有效教学

戴淑萍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学情”,在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的基础上“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析学情;关注学情;检测学情;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53-1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受到:教师只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学情,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本人就如何把握学情,有效组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课前分析学情

课前学情分析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充分地掌握学生的真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提升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一般有调查问卷、访谈、习题检测和活动探究等形式。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我采用习题检测的方式进行了课前学情前测分析。

《乘法》学情前测分析

题目类型学生完成情况(43名学生)分析原因,采取策略

填空题(共8题)

1.一个十是(),3个十是();

15个十是(),30个十是()

2.2个百是(),18个百是();

700是()个百,50个百是()。35名学生全对,正确率814%。

共错26题,正确率924%。这题主要测试学生:几个十是多少,幾个百是多少,为整百数乘一位数作铺垫,错的主要是18个百是(),50个百是()这两题。末尾少写1个0。因此,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注意强调末尾的0不要少写。

口算(共12题)

9×2= 2×23=

4×21=11×3=

90×2=4×100=

4×0=3×3=

2×50=2×500=

700×9=400×7=23名学生全对,正确率535%。

共错31题,正确率940%。这题一半是旧知复习,学生完成的较好。新知中错误最多的是4×0,学生把它与加法混淆,在教学时应注意与加法进行区分。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用竖式计算(共8题)

54×2=6×23=

4×152=201×3=

183×3=506×7=

4×220=5×110=16名学生全对,正确率372%。

共错65题,正确率811%。这题一半是旧知复习,学生大都完成的较好。新知中错误最多的是506×7,还有的就是表内乘法错误。在笔算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如4×152,列竖式时没有写成152×4,这在教学中应重点强调的。另如4×220,没有用简便写法。

解决实际问题(1题)32名学生全对,正确率744%。

共错11题,正确率744%。这题是旧知,主要测试学生对乘法数量关系的理解。

学情分析: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第2题很多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知识可以自行进行迁移,同时也发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状态。

这样,通过前测进行学情分析能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原始材料,能促使教师全面、客观,有选择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教师正视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以发展的眼光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有依据和合理有效。

二、课中关注学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地变动。”根据学情前测的分析,“6×234×152”这两题列式不正确影响了计算错误,我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新授时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过程。接着创设一个情境:“小法官判一判”,拿出学生前测中的作业一一展示,学生一下子找到问题的根源。纷纷说我也是这么做的,哦,原来格式不对,怪不得算起来很别扭,还算错呢!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上关注学情及时调整策略,它能优化教学过程,学生已经领会的,教师不必再纠缠;学生的理解有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和引导,提高数学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课后检测学情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终结,相反还应通过及时检测、观察、交流等方式来反馈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三位数乘一位数》我就通过学情后测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有效信息,从而使整个教学的开展显得有序、有度、有效。

《乘法》学情后测分析

题目类型学生完成情况(43名学生)分析原因,采取策略

口算。(共11题)

33×3=130×3=

400×2=30×0=

2×50=2×210=

60×9=300×7=

9×200=2×3×31=

2×11×4=38名学生全对,正确率884%。

共错8题,正确率983%。这题主要测试学生:整十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掌握情况。应该说学生掌握得较好。错的8题中有4题是学生漏做了2×11×4

用竖式计算。(共8题)

364×5= 3×280=

804×8=276×4=

906×3=4×340=

7×202=250×6=31名学生全对,正确率721%。

共错17题,正确率951%。这题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计算程序、算理和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得较好。错的原因是表内乘法的不熟练。另还有3位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写法不熟练运用。

解决实际问题

1.一头牛一天吃32千克草,4头牛5天要吃多少千克草?

2.公园里有105棵松树,柳树的棵数比松树的2倍还多18棵。公园里有柳树多少棵?39名学生全对,正确率907%。

共错4题,正确率953%。这题的第一小题是新授的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100%。说明学生都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第二小题虽是旧知,但105×2是新知,有4名学生计算错误。原因是没列竖式,直接口算导致出错。

从检测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口算部分学得较扎实;笔算中有少数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写法不够熟练,对105×2这种中间有零的笔算有出错,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综上所述,分析了学情,教学就有了引的方向和导的重点;关注了学情,教学就有了学的方法和教的对策;评价了学情,教学就有了激的动力和励的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浅述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