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9-06谭卓谋

新一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标培养策略

谭卓谋

摘 要:历史课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增加学生对一个国家的了解,可以開阔学生的眼界,学生可以在历史中得到启发,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本文主要讲解历史素养的意义及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

历史素养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在我看来,历史素养是指学生在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是否能用辩证的眼光和看法去看待历史,看待现实社会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分析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能否从历史活动中获得启示的能力。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开阔眼界,培养更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是拥有本国较丰富的历史知识,而学生在培养历史素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的历史知识会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形成新的认识,学生能在历史知识的累积中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发展[1]。学习本国历史和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学生在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时候,对国家的发展会有新的认识和看法,他们会佩服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会钦佩战争年代英勇的中国民众,会对中国科学界的先驱产生钦佩之感,会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感同身受,会以自己作为中国人而自豪,会更加爱戴自己的祖国,增加自我爱国情怀。

(二)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发展观

在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简单地学习历史事件。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辩证地判断历史影响的利与弊,可以使学生形成辩证的发展观,他们会从历史事件中学习有价值的部分,联系到现实生活发展中,思考得到的历史启示对现实的意义。

二、初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要“填鸭式”地给学生教授知识内容,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都能自主参与到课堂话题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时,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也能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知识是在学生思考后获取的,是在无形中开始了历史素质的培养。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中《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觉得中华文明包括什么?”“你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你有没有见过古老的东西或者遗迹,你是怎么看待那些东西的?你觉得它们有没有代表中华文明”等,学生得到问题后会觉得这个课题很新颖、很有趣,他们会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引入课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问学生“你知道我国有出土过哪些远古人种?”“现在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你知道远古居民是怎么生活的吗?”教师在学生发表看法后给出知识点,如“河姆渡的居民是怎么生活的”,学生就会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更深刻,在他们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历史素养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主动接纳能力

教材上的历史内容是有限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学生新视野,久而久之,学生发现历史不止书上看到的那些,通过其他渠道还可以找到其他很有趣的资源,学生便乐于自主地接受历史知识[2]。如在上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的历史教材《贞观之治》一课时,教师除了正常课内教学以外,还可以给学生寻找其他资源,如《文成公主进藏》的视频,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也会获得一部分新的历史信息,还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即使在课下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学习历史,寻找扩展学习资源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这可以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主动接纳能力。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俗话说:“与其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将辩证思考融于历史教学

教师要将辩证思维融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潜意识里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习惯。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中《鸦片战争》一课,教师要在告诉学生“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众多苦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外,要问问学生“鸦片战争带给当时中国的全是消极的影响吗?”学生便会自觉地辩证地看待鸦片战争的问题。当教师对每个历史事件都给学生这样的思考机会时,学生就会养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就从多角度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逐步培养自己的历史素养,同时,历史问题的辩证思维也会被应用到生活中,辩证思考后的历史教训还会给学生带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效果,学生的这种思考对现实生活非常有益,他们的历史素养得到一定的升华。

三、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举凡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还有,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骄横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个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历史佳话。在教学中,我通过引用这一反一正的史实,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再如,我在讲课时,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比较,学生便明白: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

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白历史素养的重要性,要在教学中渗透历史素养的培养,以培养更全面的人才。如果教师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培养其辩证思维与运用能力,学生的历史素质提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王大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6(3):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新课标培养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