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事口译中的模糊语及翻译策略

2017-09-06刘羽晴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口译翻译策略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外事口译中,模糊语现象非常普遍,如何巧妙地运用模糊语时外事口译员的一项必备技能。本文将阐释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并对外事口译模糊语现象的翻译策略进行粗略探讨和归纳。

【关键词】模糊语 外事活动 口译 翻译策略

一、模糊语的定义

模糊语言,顾名思义,是指语言本身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没有明确的界定。语言的模糊性最早由语言哲学家皮尔斯(Pierce)下了定义,他指出,如果一个命题同时存在几种可能状态,并且这些状态是无法明确地进行解释,那么该命题就是模糊的。皮尔斯所指“不能确定”并非语言本身,而是指语言所传达的思想。

二、外事语言及其模糊性

外事语言,作为一国外事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话语立场性、语言表达富于逻辑性、文本侧重于信息传递及本身内容;同时,发言人还需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含蓄委婉、以退为进、注意措辞、拿捏輕重等。

黄金祺(1985)认为“委婉、含蓄、模糊和折中”,与普通语言相比,外交语言讲究话语策略和技巧,它侧重委婉含蓄和礼貌性,模糊语的使用正满足了外交语言的这一特征。

三、外事口译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外事活动因其自身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外事口译对译员的口译能力要求要远高于其他场合的译员,同时也体现了外事口译的灵活性、技巧性和模糊性。

1.高度概括性、不失源语准确性。在外事口译中,信息内容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有时候,译员对源语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但并未遗漏主要信息。

例1:

原文: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

译文:In the past year, China's development has faced grave challenges posed by a great many problems and interwoven risks and dang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分析:grave在《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中释义为“严重的局势”。此处用grave既准确传递了挑战的严峻性,也有效的模糊了严峻的程度;用a great many修饰problems模糊了问题多的程度。以上两个形容词(组)的修饰都既保证了信息完整、准确的传递,也运用了模糊语,语言表达具有高度概括性。

2.维护本国利益,不失本国风采。外事活动中,发言人需要站在本国立场上对一些问题进行模糊性回答,这既能有效地维护本国利益,又能技巧性地避免谈话双方的冲突。

例2:

原文: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

译文:As a major country, 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its diplomacy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over the past year.

分析:该例子中outstanding肯定了中国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佳绩,既是向外的一种自我高度肯定,但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没有过度夸大本国的成绩,不失大国风采。

3.缓和矛盾,避免语言绝对化。在外事活动中,模糊语的使用能起到很好的缓和矛盾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语言绝对化,缓和谈话双方的尴尬。

例3:

原文:李克强:“如果新的总统当选,中美关系会不会有大的改变?我的回答是,不管谁当选美国总统,虽然中美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一直前行,我对此持乐观态度。”(回答背景:美国CNN记者对总理提问:中国希望从美国那儿得到什么?中国对于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美关系的底线是什么?您是否有信心实现这样的中美关系的发展?还是觉得前路比较艰难?)

译文:Premier Li Keqiang:I was asked how the China-US relations would develop when a new U.S. president takes office. My answer was that whoever becomes the new U.S. President, China-US relations will keep moving forward despite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

分析:此案例中,译员并没有将“风风雨雨”一词译出来,选择省译这一翻译策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时,并没有正面回答其问题,但是摆明了中国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持有乐观态度,译员在口译时,将此句译为China-US relations will keep moving forward despite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译员选取了模糊性译法,委婉但不失准确传达总理对中美未来关系发展的态度。

四、外事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

口译,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是释义;外事口译又因其场合的特殊性,需要译员在释义的基础上,根据发言者传递内容的具体背景,适当运用模糊语,在不违背发言者意图的前提下,准确传递源语内容,并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常见的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进行如下粗略归纳。

1.直译。也许,一些人认为直译法不适用于模糊语的翻译,其实不然。因为,当源语与目的语中的表达都具有模糊的意义时,可以按照对应的字面意义进行口译。

例4:

原文:……中日关系确实困难,根子还是在于那场战争……

译文:...The crux about the issue is how that war is viewed...endprint

分析:源语中“那场战争”是指一个模糊性词语,实指日本侵华战争,但是在但是外交场合下,译员没有必要译出该词语的真正所指,译员选择直译that war,既保留了源语信息,又有利于缓解尴尬气氛。

2.增译。为了使目的语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的信息,译员在口译时可添加衔接词、连接词等,这样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前后文本的语境和内在关系。

例5:

原文:但是,我们双方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沟通,坐下来谈,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现在两国外交部门正就两国元首会晤进行沟通。我想,中美关系不仅关系两国利益,而且涉及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稳定,我们要维护它前行。

译文:Facing these differences, we should continue our exchanges and sit down to talk calmly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China-US relations not only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but also regional and global peace and stability; this is why we need to keep our ties moving forward.

3.减译。“减译”这一翻译策略在口译活动中必不可少,尤其在外事口译中,删减译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矛盾冲突、缓和谈话气氛、提升译语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例6:

原文:有一点我想大家要明确,就是你的开放力度越大,开放程度越深,这里面的摩擦相应就会越多,但是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就是要打造开放的高地、投资的热土,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译文:We need to know that wider and deeper opening-up will bring about friction, but, it will ease. We are confident about the process. We will build up opening-up and attract more investment to sh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th the whole world.

分析:此案例中,源语内容为“随着国家开放力度的增大和开放程度的加深,摩擦也会相应增多。”译员在口译时,选择了删减“摩擦多”这半句,对语意进行了模糊,译为:…will bring about friction, but, it will ease. 译员虽采取模糊摩擦增多的程度,但整体看来,语言表达凝练,语意传达完整。

4.归化。由于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发言人对于某些词语、成语或俗语的使用在本国人看来语义明确,当翻译成英文时,目的语的接受者确对其存在理解障碍,语义模糊。因此,口译时必须选用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模糊语来进行信息传递,这种归化译法能有效让目标语读者理解源语含义和文化内涵。

例7:

原文:去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难抉择,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来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译文:Last year, we faced difficult choices in conducting macro-level regulation, but we stood firm in not adopting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hat would have had an economy-wide impact, and strived instead to maintain steady growth, adjust the structure, and guard against risks through reform and innovation.

分析:案例中“大水漫灌”是农业术语,李克强总体在谈到当前经济形势和經济工作时指出坚决不能“大水漫灌”,必须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并依靠改革创新。因此,在口译改词时,译员并未采取直译而是对其释义,指出此处“大水漫灌”比喻一种经济政策,该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利于中国经济长远稳定发展的,使信息有效、高效传达。

五、结语

此文中,模糊语指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即语言含义的界定不明确。模糊语在外事口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外事口译中,由于发言人身份的特殊性,发言内容的政治敏感性和严肃性,译员需要更加灵活地使用模糊语,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如何巧妙地运用增译、减译、归化等翻译策略来有效应对外事活动中的模糊语,实现语言的婉转、简洁和高度概括是一位优秀外事口译员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文华.外事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以《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6(3): 119-122.

[3]赵军伟.论外交语言的模糊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 (6):158-160.

作者简介:刘羽晴(1993-),女,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译翻译策略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建构主义口译教学观:从口译能力到译员能力的口译教学实践路径探析
地方院校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