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域—惯习”的高校师生关系

2017-09-05王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场域师生关系高校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交往关系的总和。新课程改革以来,师生关系也引起广泛关注,基于“场域”与“惯习”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也呈现深层问题。深入分析二者基础上的师生关系现状与矛盾,究其背后根因并将其解决之,对于建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场域 惯习 高校 师生关系

一、“场域——惯习”中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包括学校的教与学双边关系,也包括课堂之外的课外交流关系。民主与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是学校师生教学活动的坚实基础。高校是“场域”中的微小场域之一,也是师生关系的呈现场所。反观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交往状态,依旧存在教师与学生双边权力失衡及话语权天平的倾斜。如何基于“场域”与“惯习”来正视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并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个中深层原因,并采取相关举措,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或虚拟体,在其之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等关联互动呈现权利争斗与角逐。“在场域里活动的行动者并非是一个一个的‘物质粒子,而是有知觉、有意识、有精神属性的人,场域不是一个‘冰凉凉的‘物质小世界,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

“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在此意义之上,惯习不仅具有社会同化性,客观存在于权势场,还具有主观倾向性。

二、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1.顺应传统的“师导”权威:

高校师生交往在其权势功利掩盖之下,依旧沿袭传统型“师导生从”顺应关系。“教”与“学”二者在其背景下,权势权杖不可避免偏向“教”的一方。教师在高校教学中,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多知识,而知识与权利一旦接壤,师生关系就不可避免被打上“掌控”与“从属”关系。知识之所以成为课程资源,究其根本,在于权势阶层对其有目的的选择与使用。而高校教师在此基础上,凭借自身所占知识与权利,不可避免对学生产生知识霸权的倾泻,故而存有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权威痕迹;

2.“尊卑有序”传统的延伸:

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尊卑有序,古时候的“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体现在当下高校师生关系上,则多为“师尊生卑”。此处的“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低等或卑劣,而其“尊”却是真正的地位呈现。究其根源,“尊卑”二字,源于师生双方在长久的教育场域之下,产生的个体惯习。教师拥有崇高知识权威,在长期的“教师中心”观点规训之下,高校师生关系难以达到真正民主与平等;

3.师生话语权的冲突:

师生之间文化资本的占有差异,导致其双方在话语权的拥有上亦有差异。尽管当下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竭力营造民主平等之教学氛围,但现实却仍然倒向话语权集中的教师一方。通常教师以祈使句式为基调,其话语总是命令式的,同时又是以学生的服从为前提加以发布的。学生总是在被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讲话,而教师也总是成为支配处于低位上学生话语权的法官。

三、基于“场域”与“惯习”的高校师生关系解读

1.学校场域是“场域”的一个下属概念,其中囊括多元的物质,制度和文化结构,还包含人与物、精神与制度以及学校与国家,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1]

福柯认为,知识即权力,谁拥有较多知识,谁就享有较多权利。而在场域下位的学校场域中,教师靠其知识文化资本,拥有更多权力,因而在话语上对学生易产生霸权统治作用。学校是规范化文化实现的教练场,它以社会控制的方式对学生的话语规范与规则进行制度化的规定,并以合情合理的方式逐级传输,最终获得学生规范化的话语表述。

2.布尔迪厄认为惯习是一种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它在潜意识层次发挥作用。他说:“惯习这一方案将他们的特殊影响归结为这样的一个事实:它们在意识和语言之下,内省研究或者意愿控制之上发挥作用。”[2]

高校教师在其高度集中与系统化的制度管理下,形成其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惯习特征,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以及师生关系时,难免以固化的规训方式对学生产生压迫作用,使得师生关系出现惯习条件下的惯常运行模式。[3~5]

四、置身高校“场域”,如何跳出师生“惯习”?

师生双方在学校场域中不平等的文化资本,由其产生的不对等的话语权力,在师生的惯习模式中是其客观存在,亦异常凸显的。新课程改革至今,老生常谈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至今未能完全得以建立。高校场域作为场域的下位概念之一,亦是教育场域的微小缩影。教师在其中,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适当转移部分话语权力给学生,以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师生关系。此外,师生亦应跳出惯习的强大影响作用,研究新型师生对话教学及对话关系。只有这样,高校师生关系才能逐步实现其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法]布尔迪厄 ,[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 ——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90.

[2] 马维娜 :《学校场域 :作为教育的一种中介力量》,《当代教育科学》,2004,1

[3] 李旭,我国学校场域中教育公平失真及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4] 宗锦莲,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简介

王岚(1992—),女,汉,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課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场域师生关系高校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