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太极何去何从?

2017-09-04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教父格斗传统武术

近日,一段“格斗教父徐晓冬挑战成都太极宗师雷公”的视频火爆网络。格斗教父仅用20秒就将太极雷公打倒,此视频一出,不仅助长了格斗的士气,也让太极以及传统武术各门派颜面扫地。

这让很多网民对太极提出了质疑:“中国传统武术不堪一击?是神话?”无独有偶,社会上类似的、对于传统的质疑与抛弃存在了何止一两天。就本次事件而言,我并不认同一些网友偏激的言论。霍元甲是真,少林寺是真,铁头功是真,武术是真,而太极也是真。那么究竟为什么太极会惨败给格斗呢?我认为是时代潮流发展的结果,传统跟不上创新的步伐。

从本质上看,太极讲究气,讲究静,而格斗讲究动,出手要稳、准、狠。太极还没有真正发挥力量的时候,格斗已经出手了,20秒惨败也不足为奇。历史在前进,但太极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秉性。在快生活的时代,太极作为过去的代表,何去何从?是传承还是摒弃?中华传统应该发扬光大还是任其被西方思想文化吞噬?答案不言而喻,因为我们是华夏子孙。传承不仅在武术方面需要,在各个领域都有鲜明的体现。

墨香书写族谱,活字印刷润色历史。王超辉,木活字印刷匠人。前辈留下的木活字,到他这里已经传承了23代。绘制家谱时,一部年代久远的家族史,最多能包含上十卷谱碟,字数超过十萬。这十万字的手工排版,靠的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160字捡字口诀,将5000个常用字按照偏旁部首有序排列。王超辉能在一秒内拿到想要的字块,码入印版,从而节省时间,最快速地排好版。面对这项精细的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倦怠,通过自己的坚持练就了非凡的技法,并且将这项工艺继续传承推广,终成一代宗师。他的双手也让我们能够得见这项延续几百年的技法。

我们总是在传承与创新中摇摆不定,到底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中国诗词大会》大型诗词竞答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节目与诗词结合,向广大媒体群众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又使节目创新,创新与传承完美结合,让观众受益匪浅。我们经常看到公园里的老年人打太极,强身健体的功用也使它漂洋过海传到了海外。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吗?传统是创新的基础,有前人为我们铺路,我们才能走得更好。但,没有创新,哪来的前进?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对于传统,我们应在创新中传承,而不是摒弃和诋毁。

点评

本文胜在说理透彻和条理清晰。首先从太极角度出发对事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之道——在创新中传承。联系成功的传承案例——木活字印刷,以及综艺节目中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榜样,层层递进,有条不紊,最后以泰戈尔的名言结尾,论证有力。

评分

基础等级39分+发展等级18分=57分

猜你喜欢

教父格斗传统武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半个世纪前,《教父》朝我们走来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第八道格斗料理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从未被翻拍
西西里大主教禁黑手党当“教父”
格斗料理
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