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现状及培养对策

2017-09-01汪燕春

老区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生培养

[提 要]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大众生命健康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对于即将承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神圣使命的医学生来说,其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令人堪忧。在客观分析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现状及危害,探究原因,提出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培养有效途径:一是为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养成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二是积极营建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三是以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汪燕春(1981—),女,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心理咨询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西抚州 344000)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多层渗透培养策略研究”(16DQ33)

生命责任意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生命责任的自觉意识,是生命道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的生命负责外,还必须对他人或他类生命负责,正确处理与他人、他类生命以及人类生命繁衍和社会发展的关系[1]。如今,受信息多元化发展的冲击及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淡薄,轻视生命、浪费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医学院校应在严抓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培养。

一、医学生的职业特点凸显其生命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古人云“医者父母心”,它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而且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要有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敬仰。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称赞医学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崇高的工作,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务人员具有很强的生命责任意识。现在有些医学生对所要从事医疗行业的特点、职业要求知之甚少,缺乏应坚守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笔者对学生的心理与职业规划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急需对医学生进行职业认知的教育,培养生命责任意识,提升其职业胜任能力。

二、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一)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

医学生责任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自身的身心健康意识淡薄。生命的第一含义是维持生存的健康,医学生虽然平时学习各种医学知识,但很多不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做出一些浪费生命、透支生命的行为。如男生吸烟成瘾、酗酒、通宵上网熬夜,女生上网聊天甚至婚前行为等等。另外近年来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甚至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轻视生命。据某医学院对208名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有26.8%的人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3.4%的学生有自杀行为[2]。

2.对他人生命责任的淡漠。部分医学生学医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他们漠视他人生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职业道德趋于淡化,出现职业倦怠,敬业精神缺失。一份對某医学院500名医学生生命观状况调查发现,对于伤害他人的行为,有12.87%的学生表示理解,有2.03%的学生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3],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淡漠。另外有的医学生生命敬畏感缺失,甚至残害他人他类生命。

3.对生命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临床医学由于专业性强,社会需求学历层次高,专科生就业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医学毕业生忽视对更高生命价值的追求,忽视“为何生存”的价值关注,而更倾向于对“如何生存”的关注。

(二)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要危害

1.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由于医学生服务对象特殊性,专业性强,所学科目繁多,实践性强。调查发现,与其它专业相比,较多的医学生SCL—90因子达到中度以上痛苦水平。如没有积极的生命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更谈不上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立足和发展。有的医学生职业适应障碍日趋严重。

2.对社会和谐产生消极影响。积极的生命责任意识能规范、约束和指引人们的行为,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许多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医生有无责任心,对患者生命是否敬畏的问题。医护人员消极的生命责任意识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医患双方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

三、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有限,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学生生命教育的主导作用。结合我院实际,医学生学习、职业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

1.为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养成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发挥学生本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其生命责任意识的自主养成。通过黑板报、校园报、微信、微博等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生命教育学习资源,让学生领悟生命的价值,知感恩,珍爱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敬畏。以团支部为单位,通过主题教育的方式再现医疗事故实例,如在实验、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纰漏、差错,会给患者带来危害。让学生提前意识到行使医护人员责任义务的重要性,为今后从医做好铺垫。

2.积极营建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学校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学生中积极营建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命责任教育。医学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发挥学科教育在学生生命责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如《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是认知生命的基础;课程讲解中引导学生呵护自我生命的健康成长,也要推而知之他人的生命亦弥足珍贵;在生物课程中,以生命为题解释人类的生、老、病、死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死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并做到敬畏生命;《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则让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成长不易”,懂得生命是和父母息息相关的,从而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另外,医学院校在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如传授学生对中暑、意外伤害、溺水、心脏病发作等常见疾病的急救技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总之,生命责任教育应成为医学院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医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知识,从而对生命形成全面的认识。

积极营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心理因素通常会成为主导生命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勇于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当前,医学生作为特殊大学生群体所承受的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大。调查表明(见表2):种种压力交织在一起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目前医学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角度,通过心理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来及时缓解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通过开设《医学心理学》(48个学时)、《护理心理学》(32个学时)、《大学生心理学》(16个学时),任课教师要结合医学生实际,讲解医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方式,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生命观。

3.以校园志愿服务为载体,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责任实现能力。生命责任实践,是一个将自我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4]。这些都有助于医学生重新审视自身生命的价值,并关爱他人生命和培养生命责任意识。依托校园志愿服务平台,知、行、思三者合一,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增强责任实现能力。

我院自2007年开展校园志愿服务以来,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志愿服务体系,设立了实验室服务岗、班导岗、环保岗等16个志愿服务岗位,把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从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另外,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利用所学知识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到社区、农村进行医疗知识宣讲等,使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增强职业角色意识和生命的责任感。志愿服务能够增进学生对劳动过程的体验和劳动成果分享的喜悦感,从而培养他们“我服务,我快乐”的良好品格,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如我院志愿者在完成志愿服务后分享心得体会,普遍感到志愿服务有利于改进自身的不足。如2015级护理2班的一位学生谈到:“志愿服务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也改变了我自卑的性格”。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尤其对一些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增强其家庭责任感。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应正视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識缺失表现及危害,致力于其生命责任意识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许海元.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基于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的调查[J].道德与文明,2009,(3).

[2]周贤君,胡慧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3]贾国燕,王雯妲.论医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

[4]单江林.校园志愿服务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医学生培养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