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考

2017-08-29任启哲黄珍

国际商务财会 2017年7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任启哲+黄珍

【摘要】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呼吁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财务共享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被许多大型企业集团所采用。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变革,如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财务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财务管控能力的增强等。来自于实务界的创新性发展必然会对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产生显著的冲击。为了应对财务共享的冲击,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该通过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以及更新课程体系等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优化高校的人才输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5

一、引言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该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呼吁和支持下,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都逐步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了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以此降低公司成本和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在我国,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为了未来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逐步普及,我国的实务界面临财务集中、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财务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财务管控能力的增强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变革,进而导致传统的会计人才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受到了影响。因此,在财务共享趋势下,如何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是目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财务共享的特点

财务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美国企业集团,如福特汽车和通用电气等,该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集团面临的“大企业病”、公司成本的增加、财务风险的加剧以及财务决策效率的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结果显示,超过50%的财富500强公司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2005年中兴通讯首次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由此拉开了中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帷幕。

借鉴张瑞君等(2010)、何瑛和周访(2013)等研究,本文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依托于信息技术,通过集中并统一处理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的财务基本业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控制财务风险等。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财务业务集中并统一处理的新的财务组织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前,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是建立在契约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但不同理论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何瑛和周访,2013),而本文主要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从本质上来讲,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集中后进行财务流程再造(何瑛,2013),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张瑞君等,2008)。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是分散式的财务核算,这种管理模式更适用于公司发展的初期。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业务模式的更新,分散式财务核算的弊端逐渐凸显,而采用集中式财务核算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则更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详见表1。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较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实现了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效率

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的相同業务集中在一起,通过资源整合,最终实现财务共享。而在财务共享之前,实现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是基础。以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过程为例,张瑞君等(2010)研究指出,中兴通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的第一阶段是财务统一阶段,实现会计编码、会计数据、财务制度和财务流程的统一,为下一阶段的财务集中和财务共享打好基础。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只有实现了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才可以在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下将大量的重复性和分散的分子公司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其中,财务核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则决定了财务共享中心整体的工作效率,而标准化的执行程度则决定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张庆龙,2015)。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实现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进而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及效率。

2.降低了公司财务运营成本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精简和优化了组织结构设计,实现了财务核算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了财务核算人员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核算程序的分类和细化,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进而降低了对从事该项工作的员工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这两个方面都有助于通过降低员工的雇佣成本来直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刘汉进和方阳(2012)明确指出,中兴通讯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公司节约了50%~70%的财务运营成本,而其财务处理效率也由原来的平均2.8天提高到了现在的0.22天。

3.强化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能力,有助于加速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组织决策的效率,进而很难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地反馈。然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集中核算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集成网络财务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可以随时通过数据库调动相关财务与业务信息,如实现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的电子化,进而实现对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管控。通常来说,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目标定位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可以实现公司战略与公司财务、公司财务与公司业务的相互融合(李心合,2008),进而有助于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加速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目标定位和公司的战略目标(王德宇,2015)。

三、财务共享对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大型企业集团的逐步普及和应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受到影响。具体来看,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和素质要求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培养模式无法提供满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的财务人员。

(一)财务共享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显著降低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海尔等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很多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之一是借助信息技术和财务共享实现财务核算的规模经济,精简财务人员的数量。通过信息技术和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将会计核算职能集中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统一处理。对于大量重复性的、同类型的经营业务,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专业化的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提高经营业务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批量化处理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显著削减财务人员的数量。毋庸置疑,这对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就业规模将产生巨大冲击。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对于高校来说,会计专业到底应该扩招还是缩招,会计专业的既有优势是否依然存在,会计专业的未来前景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

(二)财务共享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显著提高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现在及未来的必然趋势。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实现财务核算职能只是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地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为公司内部的各项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发展。以中兴通讯为例,在财务人员专业化的过程中,基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需求专门成立了业务财务部和战略财务部。其中,业务财务部更侧重于对各业务单位的价值评价和决策支持,而战略财务部则负责为公司的总体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现财务职能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战略财务管理的职能(张瑞君等,2010),这就必然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注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对于预算、投融资决策等财务决策方面、业务流程方面以及公司战略方面的素质培养。这要求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在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现有的培养模式脱离实践

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主要采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会计手工模拟实习、ERP沙盘模拟实训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虽然通过这些实习或实训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业务处理,并能够根据多变的经营环境来制定正确的企业决策。然而,这种培养模式与实践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无法使学生快速融入企业的实践中。针对目前逐渐普及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说,更是如此。与传统的电算化和ERP系统相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基于流程再造的财务管理变革,与各高校现有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根本无法相对接。因而,如何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高校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是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财务共享趋势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冲击下,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更新课程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做贡献。

(一)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促进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型

目前,我国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更侧重于财务会计,即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财务会计的重要性逐渐弱化。在政策方面,我国财政部也在逐渐推进和加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财政部于2014年10月27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2016年10月21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财会[2016]19号),进一步指出要“全面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推动管理会计有效应用”。

在这一系列的政策呼吁和支持下,作为培养会计人才摇篮的高校也应该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促进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型,降低核算型人才的培养,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冲击下,随着财务人员需求数量的降低,传统财务人员必然面临角色的转型(唐勇,2015)。对于高校来说,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管理会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财务人员的角色转型。

(二)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高校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因此,高校可以转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重视校企合作类实践教学。除了在现有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会计手工模拟实习和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发现并吸纳优秀的会计人才。另外,校企合作也可以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到高校做讲座、讲课等来予以体现,最终实现会计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未来顺利走向实务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更新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安全意识和外语能力

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孟焰和李玲,2007)。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实务界对于会计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易玄和刘冬荣(2012)以1999~2001年间和2009~2011年间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设置与实务需求相脱节以及教育目标模糊等问题。因此,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各高校应该更新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安全意识和外语能力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这就必然使得兼具信息管理能力和會计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具有优势,而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对于其未来的会计职业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目前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公司通常都是大型企业集团,甚至很多都是跨国企业。因此,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提高会计人员的外语能力是其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07:57-64.

[2]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59-66.

[3]何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J].管理世界,2013.04:182-183.

[4]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03:19-27.

[5]张庆龙.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案例启示与对策思考[J].会计之友,2015.22:2-7.

[6]刘汉进,方阳.基于内部资源整合的企业共享服务述评[J].管理学报,2012.10:1562-1568.

[7]李心合.信息化与财务流程再造[J].财务与会计,2008.04:61-63.

[8]王德宇.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05:160-163.

[9]唐勇.财务共享服务下传统财务人员的转型[J].财会月刊,2015.19: 18-21.

[10]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 会计研究, 2007.03: 55-63.

[11]易玄,刘冬荣.环境变迁、需求变化以及大学会计教育改革——来自我国大学的实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156-161.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化下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