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2017-08-24孙慧

化学教与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核心素养

孙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了教学中心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需要我们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借助于有效的师生对话来有效发展学生的化学观念,借助于微课可以实现课堂的翻转,切实提升学生处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化学观念;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1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04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那么對于高中化学学科而言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一、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理论也倡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即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在面临学习困难时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学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化解困难、突破障碍。

此外,在引导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建构化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升探究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这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具体来讲,高中化学中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一般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方式通常是交融在一起的,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在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合作研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再者,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还应该包括随时随地进行探究和认知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种认知能力,更是一种学习态度。便利的网络条件给予了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其中搜集化学学习的素材,从而引导学生以化学研究的视角来研究世界、品味生活。笔者就曾经以一则网络新闻——“俄罗斯55人喝沐浴露致死”为话题,安排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里面的化学知识。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对甲醇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也逐渐形成在生活中研究化学的意识。

二、师生对话,发展学生的化学观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探究的主体,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外界的影响有关,其中老师的引导是最大的刺激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于师生对话来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乙醇的催化氧化”这个知识点教学,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与组织,渗透了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学习后还能带来风险认知的提升。

[教师]酒喝多了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学生1]上头伤身,喝醉以后很难受。

[学生2]动作迟缓,反应迟钝,酒后驾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教师]酒精进入身体,由肝脏生成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又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人的循环和排泄系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代谢掉[7]。

[教师] 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取决于体内脱氢酶的含量多少,若脱氢酶含量多,可以将乙醇及时代谢掉,酒量就大。

[教师]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先后产生催化作用,将乙醇氧化成乙醛和乙酸,承担了大部分酒精代谢任务,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酒精代谢[8]。酒精进入身体,由肝脏生成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又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人的循环和排泄系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代谢掉。

[教师] 通过化学实验来模拟乙醇在体内的第一步变化过程。

[学生3]取一根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待灼热的铜丝变黑后趁热插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紫红色,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然后闻液体的气味。

[教师] 这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就是乙醛(CH3CHO),尝试写出其中反应方程式。

[教师]从乙醇的角度看,乙醇去氢得到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铜丝在反应前后没发生变化,所以是乙醇氧化的催化剂。

[过渡]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身体到底有何危害呢?

[教师]结合开始播放的视频,从化学原理的角度介绍居民服用头孢类药物同时饮酒引发不良反应。

[教师]医学表明,头孢类药物与乙醇联用,在人体内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醇氧化产生的乙醛不能及时氧化为乙酸,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可与人体内一些有机物结合,破坏有机物的活性,导致机体不适。

[问题解决3]农村酿酒的讨论

[教师] 这里是居民在自己家中酿制葡萄酒的系列图片,酿制过程中只添加了酵母,没有添加其它物质,葡萄在玻璃瓶中发酵,形成葡萄酒,最后盛装在塑料瓶中。

[教师]这样的葡萄酒能不能饮用?是否存在某些风险?

[学生5]这不是挺好的吗?自己酿造,没有任何添加剂,应该是绿色环保的食物。

[教师]葡萄酒能否盛装在塑料瓶中?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不能,乙醇是有机物,塑料瓶也是有机物,乙醇可能会溶解塑料。

[教师]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若用塑料瓶盛装酒类,塑料中的增塑剂就会溶解进入酒中,对人体造成危害,饮用这样存放的酒存在风险。打开酒鬼酒中增塑剂超标的新闻的超级链接。

[教师]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看似绿色环保,食用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却经常出现问题,自己家中酿制,缺乏杀菌消毒,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喝了容易拉肚子;同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醇和其它杂醇,对身体有危害,所以最好不要喝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工厂规模生产可以去除甲醇和其它杂醇,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教师]如何解决细菌和微生物的问题?

[学生6]杀菌消毒。

[教师] 这是著名的高档葡萄酒——拉菲葡萄酒的商标,大家关注一下商标中的成分,其中含有SO2。

[学生]议论纷纷。SO2是臭名昭著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元凶,对人体有害,怎么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呢?

[教師] 微量的SO2作为葡萄酒中的细菌抑制剂杀死葡萄皮表面的杂菌,作为一种抗氧化剂,防止葡萄酒变味。只要使用恰当化学物质都可以为人类造福。

教学反思: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化学知识的,在知识学习前他们有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基础,借助于对话的形式可以将学生原有的正确观念和错误观念全部暴露出来,作为最直接的学习资源来探究和讨论,有效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观念和意识。

三、借助于微课,发展学生处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下是“共享时代”、“微时代”,微课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勤于制作微课,在完成录制后,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将其共享给学生。如何共享?有赖于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现在教师将微课视频共享给学生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将其上传到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由学生点击后直接在线观看,也可以将其上传到百度云盘等网络存储终端,并将其共享给学生,还可以将视频发布在班级的QQ群或教师个人的微信朋友圈,让学生下载观看。我们现在的教学以最后一种形式为主,因为现在手机比较普及,学生也更习惯在手机上操作QQ和微信等软件,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此外这些聊天软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进行提问和交流。

例如,当微课视频“氨气的制备实验”制作完成之后,笔者在对应的教学节点共享到本班的QQ群里,由学生进行自主点击下载、观看。微课最大优势就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他们观看视频的次数、进度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掌控,比如某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较强,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非常迅速,他只需要看一遍视频就可以完成学习,甚至在某些基础性内容讲解的时候,他可以选择快放或是直接跳过的方式来节约学习的时间;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可以放慢视频观看的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模块,他们还可以采用暂停的方式,停下来细细琢磨,或是翻看对应的教材和导学资料,当然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从而顺利掌握相关的知识。无论学习能力的强弱,学生都可以通过随堂检测题来完成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陆军.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风险认知及其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04-109

[2] 徐光静.对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风险认知教育的审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0):14-15

[3] 吴志勇.挖掘教学素材探索智慧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5(6):57-59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探究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设问引导探究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