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言文诵读见义教学方式

2017-08-22谭国富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梯度文言文

谭国富

[摘 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以“读”攻“读”的诵读见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即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以发挥诵读见义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见义;梯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23-01

诵读见义是根据课文的字音、语气、节奏、情感朗读而进行的熟悉、感知、理解、记忆文言课文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品味作者的语言,并由此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梯度攀爬复诵见义地诵读课文。在讲究层次、强调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大致可分六个朗读梯度,以达到复诵见义的效果。

一、梯度朗读

1.自读

首先,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预习自读。自读生疑,要特别注意疑难字、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等。遇到疑难,做上标记,通过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其次,要求学生分清句读,千万不可读破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文言文重断句、重语感,在朗读中,应读出语感来,产生对句读的感觉。教学中,我发现分清句读,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于是我让学生在读准字音后,去掉课文标点,要求学生在无标点的情况下诵读课文。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诵读、断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到了不错的诵读效果。

再次,要求学生读出语气。诵读文言文,除了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外,还要把握语气,悟出情感,品出韵味。读出语气就是要把握好轻音、重音和颤音,做到语调错落有致,读出感情和气势。例如,“莲,花之君子者也”要读出陈述语气;“其真不知马邪?”要读出反问语气。

2.范读

范读,即教师把课文读懂、读顺、读通。范读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可让学生在细心聆听时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缩短与文本的距离。

3.竞读

小组竞读,男女生分读。用对比方式引导全班学生在字音、停顿、语气都掌握好的基础上,读准、读齐、读畅,把文章读出味,读出情,读出意。

4.译读

宋代学者程颢说:凡看文字,先須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意不晓而见意者也。通过多次朗读,学生可形成良好的语感,联系所积累的知识,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其内容,为见义奠定基础。

5.悟读

文言文诵读不仅要了解课文翻译,还要在整体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悟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及蕴含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揣摩、分析,以读代悟,让这些深奥难懂的“无味”的文言文活起来,达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

6.背读

悟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寓意、作者传递的感情之后,学生阅读兴致正浓。教师应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二、复诵见义

教育家孔子提倡“复诵见义”,特别重视复诵后的主题理解、感悟体验、评价鉴赏。

那么,究竟什么是“复诵见义”?

“复诵见义”中的“诵”是梯度“诵读”,它具有主动学习的特点。“复”是呈螺旋形上升、梯度攀爬的循环往复,有较强逻辑与层次感。“见义”是指学生在“复诵”基础上,对文言文内容、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的正确理解,对语言的审美感悟,并不断挖掘文言文的深层意境。如教学《陋室铭》时,可以让学生在准确把握节奏、重音和语调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复诵”全篇以“惟吾德馨”主旨句统领,而“山”“仙”“水”“龙”均可作为重音,以类比来托物言志点明主旨,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见义)。最后一句引用孔圣人的话作结,宜用高声调。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文章的节奏美,更能体现主旨美。

可见,文言文教学通过“复诵见义”的方法能让学生“成诵于口、领会于心”。

总之,诵读训练是文言文阅读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积累、感悟以及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进而把握文章情感、主题,便能达到复诵见义。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梯度文言文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强Wolfe线搜索下的修正PRP和HS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