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供给侧改革在新一轮振兴中的作用

2017-08-18张越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双师供给职业院校

张越男

一、高职供给侧改革的定义

高职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教育体系、专业布局、课程设立、师资培养、国际合作和信息资源的改革、优化、重组、转型、升级。简单地说,就是要充分展现出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厚重性,这无疑赋予了高职教育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1.供给侧改革致力于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结构的改善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职专业的设置应体现以下要求:一是对应产业、行业。二是适应产业升级和新行业出现。三是打通专业壁垒,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四是改革专业设置机制,开放动态的专业建设体系。

2.供给侧改革专注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教育、通识教育已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结构要素。實施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推行专业认识实习、过程跟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以职业为导向的实习考核评价,加强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支持,越来越重要。

3.供给侧改革热心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并积极探索“双师”教师队伍的有效培养途径、模式与机制。高职院校要以专业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双师”能力提高为目标,以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为培养途径,逐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机制,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内涵发展提供支撑,同时这也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高职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破解高职教育面临的生源危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可以选择求学或者创业,也可以选择国外或者境外求学。高职教育在对生源的吸引上,竞争力不足,这造成高职生源的相对减少。需求的相对减少体现了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督促高职院校重新审视专业吸引力及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问题,并通过改革供给结构寻求解决的途径。

2.有利于破解高职教育面临的毕业生相对过剩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市场也将有2400万的供应缺口。2015年上半年,仅北京一地,企业单位净增就业岗位达56.2万个,同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人数23.1万,不足新增岗位数的一半。理论上看,毕业生应当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事实却是2015年成为继2009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第二高水平年。人才红利不断被释放的同时,高校尤其是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陷入了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尴尬境地。

3.有利于破解高职教育面临的投入不足问题

高职院校往往以需求侧的思维,寄希望于从政府、企业、行业争取更多的投入,用“快钱”充实硬件设施,而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布局。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投入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在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内部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三、高职供给侧改革在新一轮振兴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同时也是承担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在这场改革中不会缺席,而且要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一,有助于强化全局意识。在国家宏观层面,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属于供给侧,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关键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的整体提升、产业的调整优化升级、区域新增长点培育等,这些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职业教育的主动调整与适应。

其二,有助于增强供给意识。供给创造需求,职业教育不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适度超前,为未来的产业需求提供“供给”。职业院校确保人才的有效供给,不但要提供合格技能人才,而且要注重人才的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使人才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可以预期,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高职院校会日益完善,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系列、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可或缺多功能教育综合体。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双师供给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供给侧”何以流行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