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负性情绪相关性研究

2017-08-16付红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气郁质偏颇评量

付红萍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负性情绪相关性研究

付红萍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抽选的22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中医体质、抑郁及焦虑状况评定。结果:220 例甲状腺结节人群中,中医体质主要偏向于气郁质,占22.73%,其次为血瘀质和阳虚质,分别占15.91%和15.00%,中医体质为特禀质的较少,仅占4.09%。SAS、SDS与平和质得分均存在负性相关,与其他8 种偏颇体质得分均存在正性相关。结论: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主要倾向于气郁质,男女中医体质分布不同,中医体质与负性情绪存在显著关联。

中医体质;抑郁;焦虑;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发生于甲状腺的非炎症性病变,一般早期发现率较低,往往要通过触诊、超声检查等发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注重以及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甲状腺结节触诊发现率为3.0%~7.0%[1],超声检查发现率则高达20.0%~76.0%[2]。甲状腺结节发展为甲状腺癌的概率为5%~15%[3]。既往有研究发现,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持续压力、工作透支等可引起身体内环境发生紊乱和免疫力下降,可能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重要因素[4]。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及其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结节的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门诊就诊和体检中心体检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20 例,其中男71 例,女149 例,年龄(51.49±11.75) 岁。甲状腺结节诊断参照2012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及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编写)。排除慢性肺、心脏、脑、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炎性疾病、传染病患者;甲状腺切除、哺乳期妇女、精神异常者以及依从性不高、听说能力障碍者等。

1.2 方法

1.2.1 中医体质评价

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并实施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6],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评价,将患者中医体质分为气郁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特禀质和气虚质9种。中医体质量表包含9个亚量表,共计67 项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5级计分,各量表各个条目分值相加总和为原始总分,后根据公式计算调整后分数。调整后分数=[(原始分数-该亚量表条目数)/(条目数×4)]×100。判定标准:当平和质亚量表转化分数超过60,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亚量表的转化分均低于40时,则判定为“平和质”;当平和质亚量表转化分低于60,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亚量表转化分超过40,判定为其他8种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亚量表转化分数越高,该患者体质则倾向于该类型。

1.2.2 Zung抑郁自评量表

采用Zung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7],共计20 个问题,包含10 个反向问题和10 个正向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4级评分制,正向问题进行反向评分。原始得分为20题得分累计相加之和,通过将原始得分转化成标准分。标准分=原始得分×1.25。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高。

1.2.3 焦虑自评量表

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8]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共计20 个问题,包含16 个反向问题和4 个正向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4 级评分制,正向问题进行反向评分。总分为20题得分累计相加之和,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中医体质分布采用率(%)表示,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中医体质与负性情绪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本次调查的220 例甲状腺结节人群中,中医体质主要偏向于气郁质,占22.73%;其次为血瘀质和阳虚质,分别占15.91%和15.00%;中医体质为特禀质的较少,仅占4.09%。男性与女性间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345,P=0.000)。

表1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例(%)

2.2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与负性情绪相关性分析

SAS、SDS与平和质得分均存在负性相关,即患者负性情绪(SAS、SDS得分)越高,平和质得分越低;而SAS、SDS与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存在正性相关,即患者负性情绪(SAS、SDS得分)越高,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越高(见表2)。

表2 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与负性情绪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人体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所形成的固有特质,是由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而成,是人的个体特征。本次研究通过分析220 例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发现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主要偏向于病理体质,平和体质所占比例较少。其中病理体质主要集中在气郁质,占22.73%,其次为血瘀质和阳虚质,分别占15.91%和15.00%。男性与女性患者间中医体质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中医体质主要集中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中医体质集中在气郁质和血瘀质。以上结果提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易受到情志影响,压力排解速度较慢,气郁和血液郁积。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考虑也与不同性别在形态结构、遗传、代谢、生理功能等方面差异有关[9]。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注身体物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加大,人们长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节,从而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心理和生理疾病。负性情绪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反应,是人们在情绪低落或不愉快时所产生的恐惧、愤怒、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负性情绪可诱发情感障碍和情绪失控,激发抑郁症发作,影响机体激素调节,最终导致错误行为和不良疾病的发生[10]。既往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失常有关,情志不畅、饮食失调、肝郁气滞等因素是甲状腺结节发生、发展甚至转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11-12]。本次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医体质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患者负性情绪(SAS、SDS得分)越高,平和质得分越低,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越高。这一结果提示负性情绪可通过影响中医体质,进而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人群的中医体质主要倾向于气郁质,男女中医体质分布不同,中医体质与负性情绪存在显著关联。

[1]莫威行,周健,韩志江,等.高强化对甲状腺CT双期增强扫描良恶性结节性质判断的价值[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8):739-741

[2]王优红.高频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浙江医学,2015,37(8):703-705

[3]唐雪,彭松.良性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21-323

[4]冯尚勇,朱妍,张真稳,等.江苏社区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6):492-494

[5]亚明宏.2012年中国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6):917-920

[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7]王敬斋,张树荣.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的测评[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6,28(3):150-153

[8]郝艳冰,陶华洁,乔秋阁.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53-56

[9]迟海燕,周玉萍,李元宾,等.威海地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年龄分布及其甲状腺功能调查[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4):24-25

[10]周雪江,王艳丽,韦群英.参与型护理模式对喉癌术后情感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85-88

[11]朱海峰,杨瑛,李炯佾,等.青岛某集团职工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3):228-232

[12]常孟然,林燕,李文静,等.中医通调法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04-106.

1671-8631(2017)08-0587-03

R473.5

B

2017-02-19

(本文编辑:张荣梅)

付红萍(1970— ),女,江西省临川县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健康体检工作。

猜你喜欢

气郁质偏颇评量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体质及其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30例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