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之“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7-08-15韦镇仁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形成学科思想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高中生物课堂模式的调整、课堂教学实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物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形成学科思想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高中生物,按照目前广西普通高中常规的生物科周课时安排(高一2节/周、高二3节/周、高三4节/周)要求完成必修1、2、3和选修1、3等五册教材的教学,是有难度的。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理综生物的试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查面广(5册教材),考题少(11题),即:6+4+1(6道选择题,4道必做的非选题,1道选做题)=11题,这让我们生物教学特别是高三生物教学增大了难度:考试不定向,复习广撒网。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让我对此颇有感触:很难按计划完成备考复习工作,即使完成,也会觉得复习效果不够扎实!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水平,我的教学曾专注于两个方面:一、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认真按照考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梳理,课堂上力求面面俱到,避免知识点的遗漏。二、通过选编大量各式各样的习题给学生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以适应高考。但教学也因此产生了矛盾:为了全面梳理知识,老师占用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未能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训练与强化,绝大部分的练习只能放置于课后完成。由于其它学科在课后亦布置有相当的练习,因而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很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如何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一直思考着……

通过思考我逐渐深刻认识到:要想让老师在课堂上轻松,学生在课后不再为完成练习而疲于奔命,那就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上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从2015届的高考备考复习开始调整了自己的课堂模式,调整后常规课型的复习为:一堂课40分钟,将其分成四个板块,15分钟用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回顾章节的核心内容),15分钟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当堂训练,5分钟的教师点评(指出学生解题存在的问题,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问题的突破口),5分钟学生进行自主消化(对知识方法的强化理解记忆)。这样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的课堂效益提升,课后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了。从我校2015和2016的高考成绩反馈情况来看,生物科成绩在所有学科中表现最为突出。

在实践过程中我有过这样的担心:课堂模式的调整主要体现了课堂时间的合理配置,调整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课堂时间,那是否会导致老师讲得少了,课堂复习的全面性没有了,使得学生知识的遗漏增多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的教学实例:在《植物水分代谢》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中,我没有象以往一样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而是紧紧抓住高考的必考题型“实验设计”这一核心,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活动。

一、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1)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2)探究某种分子(如:淀粉分子和碘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3)探讨半透膜的面积与渗透作用的关系。

二、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讨:(1)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2)判断某些盐碱地适应种植的植物类型。

三、围绕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引导探究:(1)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除了蒸腾作用是否还有别的因素);(2)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分的蒸腾;(3)探究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4)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还用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以上的实验设计虽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比如渗透作用的原理、所需的条件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围绕实验设计这一核心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提升,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为即是有为”。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理念已不局限于一般的新课或复习课,而是对其进行了拓展——比如讲评课(习题或试题讲评),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讲重点、难点、易错点,学生已经会的、自学会的、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训练课,习题不求多不求难,力求突出重点,力争一题多练、一题多解,归纳整合、多题一法,努力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课堂上面面俱到,讲得多,教得辛苦;学生课堂上忙于跟随老师,课后忙于应付各学科的练习,学得很累。只有以突破核心问题为目标,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课堂时间,有的放矢,才能实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梦想,才能拥有真正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生物技术世界》,2016 (2):267-267

[2]冉春學---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研究 《学周刊》,2016,31 (31)

[3]孔凡海---课堂教学中的“三讲”与“三不讲” 《红蕾·教育文摘旬刊》,2011 (6):30-31

作者简介:韦镇仁(1979.12—)男,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人,桂林市七星区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8届的高三教学经历。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无止境”的教学态度,在生物教学方面用心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曾获广西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广西生物奥赛优秀指导教师、柳州市高考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2012-2015年被聘为柳州市高中课改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2016-2019年被柳州市教育局聘任为柳州市高中课改项目组成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