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2017-08-13李晶晶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李晶晶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摘 要] 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主要依附于手机和计算机等媒介,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逐渐普及,新媒体技术对校园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影响,给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校园文化在新媒体技术下的构建模式、人际关系以及地位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结合工作的经验,探讨在新媒体技术下建设校园文化的方法。

[关 键 词] 新媒体环境;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28-02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便捷性、自由性和高度的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校园中,计算机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新媒体环境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传统校园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校园文化的构建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当前校园文化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的概念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的概念在当前社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段话对新媒体进行定义:“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注重使用网络媒体,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互动和传递的一种媒介。”简单地说,新媒体这种媒体形态主要依附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型的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手机电视、游戏和手机游戏这类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以及博客、网站论坛以及网络视频通讯等这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车载移动电视以及数字电视等,其本质特征就是“互动性”和“数字化”。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的概念在当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精神的再塑和传承。校园文化的主导是社会先进文化,校园文化的底蕴是校园精神,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和主体,学习以及教学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校园文化的活动宗旨就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比较脆弱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传统的观念和认知被改变和重塑,行为方式也受到了新媒体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有利的一面来说,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迅速便捷,新媒体给人们的交往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人际交往更加省时省力,即使两个人相隔千万里,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这个虚拟的空间缩小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很多不认识的人通过这个虚拟的空间也产生了交集,在这个虚拟空间内,学生很容易找到和自己有着同样梦想的人,同时也能从这个虚拟的空间内找到给自己归属感的群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媒体环境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归属需求,对校园亚文化的发展和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新媒体环境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新媒体创建的虚拟空间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的,创建出来的人际关系也是虚无缥缈的,极其脆弱,具有不稳定性。部分大学生长期依赖虚拟的空间进行人际交往,最终对虚拟空间产生依赖,而现实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却不断在退化,这种状况很容易诱发学生出现心理疾病,让学生最终选择自我封闭。目前普遍存在于校园中的“宅男”“宅女”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并且这些“宅男”“宅女”数量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疏离和断裂的现象,给校园文化的建设造成了无形的阻碍。

(二)校园文化的价值和功能面临冲击

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和个性,文化是大学中一门隐性的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带来的教育力量虽然看不见,但作用却是巨大的,无时无处不在。大学校园文化虽然形式各异、多姿多彩,但都殊途同归,无论是哪一种校园文化,都是大学特定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方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不仅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交往以及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渗透和影响,还要依赖学生对大学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师生共同维系才能有效展现出来。自从创建大学以来,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就在不断提升和显现,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对校园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击,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和核心价值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便捷,这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师生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调整和重构,使传统校园文化的教育形态也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附载在新媒体上的信息也参差不齐,有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等会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控制、难以把握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塑造的阶段,很容易遭受这些“垃圾信息”的腐蚀,甚至随波逐流。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对校园文化建设既有有利的一面,可以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障碍,拉近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帮助大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但是新媒体创建的虚拟空间逐渐取代了校园中有形的阵地,削弱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学生的主导地位,不断冲击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使大学文化传统难以得到维系,核心要素面临解体威胁,从而导致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也在逐步退化。

(三)传统大学文化建设方式效果不佳

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由校园文化组织者实施,有可控的时间、明确的内容、有形的载体和鲜明的主体。而新媒体的侵入使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经常遭遇瓶颈。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和内容、时间和空间、建设主体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得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法、方式、路径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包括建设空间更加宽阔、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建设对象更加复杂、建设主体更加多元化。

三、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策

(一)依据学生需求构建新媒体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我国高校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媒体平台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包含了一些教育性平台和服务性平台,例如一些信息资源、舆论监督、娱乐服务以及日常生活服务等平台,这些平台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建设新媒体平台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的场所,因此可以创建学习园地的媒体平台,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大学生还需要丰富的业余生活,学校可以在网站当中设置一些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扩大交际圈,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大学生还面临着就业问题,对就业有一定的需求,学校可以和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在网站上创建一个发布招聘信息的就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发布某些企业的招聘信息,还可以提供一些工作指导、与同事相处的技巧、职场技能以及求职技巧等内容,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除此之外,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由校园向社会过渡,交际圈以及接触的信息都在不斷发生改变,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比如交际问题、学习问题、求职问题以及感情问题等,很多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表现得束手无策,难以自我调节。学校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创建专业化的平台,在网站上进行匿名心理辅导。总而言之,在创建新媒体平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平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困难。

(二)建设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新媒体环境给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的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文化观念。我国高校教师对新媒体技术还存在技术水平低、敏感程度低以及重视程度低等“三低”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跟踪各类校园文化建设相关信息难、与大学生有效互动和交流难以及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难等“三难”问题。要解决这个“三难”问题和“三低”问题,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教师团队,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然后对大学文化的策略和思路进行调整,扭转工作中的被动局面,抓住文化建设的主动权。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团委、学校党委等各个部门要不断增强新媒体意识,充分利用和把握新媒体的优势,结合当前学生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

(三)重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新媒体不仅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也形成了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形态。因此,必须要重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丰富、快捷等优势,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其充分发挥出来,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并且要不断提升其感染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新媒体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制作一些有趣、生动的新媒体素材,创造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文化作品,通过文化阵地进行传播。

(四)有机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也有可取之处,在新媒体环境下建设校园文化,需要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发扬和继承经过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好方法和好制度。传统媒体具有经验丰富、公信力强以及导向鲜明的特点,新媒体具有发展空间大、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将两者的优势有效融合起来,优化资源、突出特色,实现双向配合互动,建立两者之间的良性竞合关系。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给传统校园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建设新校园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优势,将新媒体有利的一面充分挖掘出来,同时还要避免新媒体给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让新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健康生活以及思想进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文杰.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3(1):7-9.

[2]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5.

[3]孙宁,孙晨.基于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媒体环境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7):5-7.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