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促进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实践研究

2017-08-07张玉韩映虹王永银

林区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同理同情实验班

张玉,韩映虹,王永银

(1.天津师范大学a.津沽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山东省宁阳县罡城镇中心小学,山东宁阳271416)

绘本促进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实践研究

张玉1a,韩映虹1b,王永银2

(1.天津师范大学a.津沽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山东省宁阳县罡城镇中心小学,山东宁阳271416)

同理心是构成完美个性、良好品德的要素,是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在某公立幼儿园中选择60名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为期6周的绘本阅读实验干预,用问卷来测评绘本促进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同理心绘本实验干预,实验班幼儿较对照班幼儿同理心水平有较大发展,同理心的各维度差异也十分明显。

幼儿;绘本;同理心

前言

1.研究背景

同理心在幼儿社会性品质中居核心地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富有同理心的孩子一般性情温和,乐于助人,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更易于适应社会;缺乏同理心的孩子一般性格怪异,人际关系也会出现危机。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意义

著名思想家亚当斯密曾指出,同理心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幼儿各方面品质和行为的发展,也是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因素。诸多研究表明绘本阅读容易引起幼儿共鸣。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绘本为载体了解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状况。此研究不仅为教师和家长运用绘本促进幼儿同理心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绘本教学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同理心是体会他人的情意,设身处地为人设想的能力。郭静晃、吴幸玲(1994)指出,同理能力是从婴儿期开始的。儿童约2-3岁开始,已能了解别人的感觉,例如幼儿有过受伤的经验,因此见人受伤,便会明白别人的伤痛,会表示同情。幼儿同理心是指幼儿可以感受或体会另一个人的观点、态度及感觉。幼儿会注意关心他人的特质可能与先天气质有关,但也与后天的环境影响有关,早期的社会互动经验也可能影响幼儿对他人需要的适当和不适当反应的发展。

2.幼儿同理心的相关研究

研究者提出的辨识他人情绪即属认知同理心,感同身受即属情感同理心,想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的表达即属动机同理心。而幼儿的思考特性尚未脱离自我中心,在引导同理心技巧时必须加以考虑(韩映虹,2008)。李江雪(2000)等研究表明,幼儿的同情观念与同情行为发展不协调,同情行为较同情观念的发展则有些滞后,幼儿同理心发展与性别并无明显差异。胡金生(2004)研究表明各年龄阶段均有部分儿童未产生同情体验,3-5岁幼儿平行苦痛体验占优势,5岁以后应答的担心体验开始超过平行苦痛体验而占优势,而且女孩的同理心发展水平总体上优于男孩。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幼儿在此阶段已经产生了同理心,只是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因此,以绘本为媒介来了解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状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某公立幼儿园两个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共34名幼儿,对照班共34名幼儿,男孩32名,女孩36名。主要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法对小班幼儿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前测,教师对本班的每位幼儿分别进行同情心发展水平的评定;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为期6周的绘本阅读实验干预,每周阅读1本绘本,一周阅读两次(周一、周五),每次大约20分钟,对照组不进行绘本干预,其他一切活动两组一致。最后对两组进行后测。

本研究采用胡金生编制的《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进行幼儿同理心测评。共发放问卷136份,有效问卷为120份,有效问卷率为88.2%。问卷包括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三个维度、六个特质。同情体验指能激发利他动机,对他人境遇的情绪反应。问卷的信度克隆巴赫系数为0.923。根据问卷中划分的三个维度六个特质,选取适于促进3-4岁幼儿同理心发展的6本绘本,设计绘本教学方案。同情体验绘本《床底下》《鼹鼠和小鸟》;同情理解绘本《小黑鱼》《谁的脚印》;同情行为绘本《爱哭的猫头鹰》《我想要爱》。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前测同理心水平无显著差异(p=0.090>0.05),在进行实验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同理心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后测同理心水平差异尤其显著(p=0.000<0.001)。

表1 实验班前后测同理心水平差异

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班幼儿前测同理心与该班幼儿后测同理心水平差异显著(p<0.001),实验班幼儿后测同理心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班幼儿前测同理心水平。在绘本实验的干预下,实验班小班幼儿同理心水平有显著提高,且各维度都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情绪理解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实验干预后实验班同理心的发展显著高于对照班。以往研究发现3-4岁幼儿同情理解发展较为缓慢,本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种理论,这一阶段的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该年龄段幼儿心理正在处于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3-5岁幼儿处于情境信息的描述和自己经验的投射阶段,随情绪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的同情观念呈增加的趋势,而情绪认知对同情行为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质的方面。

结论及建议

(1)经过绘本阅读实验干预,排除前测的影响,实验班幼儿较对照班幼儿同情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同理心的各维度上差异也十分明显。绘本阅读教育方案切实可行。

(2)小班幼儿在同情体验和同情理解两个维度发展比较明显。

(3)小班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情绪认知能力提高最快。

根据研究建议家长与教师首先应积极建立孩子正向的自我概念,正向自我概念的孩子较易对别人有正向的看法,有好的感觉,希望孩子懂得体谅同理他人之前,应让孩子自我肯定,喜爱、接纳与同理自己;其次应多和孩子做情感的对话,可以利用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及周遭的人、事、物,引导孩子设想他人情感和想法,对孩子的情感敏觉性应有帮助。只用理性教导孩子是不够的,兼具感情才能得到孩子情感的认同。

[1]胡金生.儿童同理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

[2]李江雪,申荷永,廖凤林.学前儿童同理心发展状况研究[J].社会心理学研究,2000,(1).

[3]韩映虹,李幼穗,周坤.幼儿同理心发展的心理干预[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Practical Research on Promoting Kindergarten Children's Empathy Development by Using Picture Books

ZHANG Yu1a,HAN Ying-hong1b,WANG Yong-yin2
(1.a.Jingu College;b.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2.Gang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Ningyang 271416,China)

Empathy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a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a good moral character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to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This study chooses 60 children in the two small classes in a public kindergart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Experimental classes children read picture books for six-week.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ituation for promoting the empathy development of small children.The compa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empathy of experimental classes children who were taught sympathetic picture books for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comparative classes and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empathy are also obvious.

kindergarten children;picture books;empathy

G444

A

1008-6714(2017)07-0102-02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7.046

2017-03-24

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图画书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实验研究”的资助(BHA160095)

张玉(1987-),女,山东泰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韩映虹(1965-),女,天津人,教授;王永银(1964-),男,山东泰安人,小教高级,从事小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同理同情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不该有的同情
避免同理心耗竭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