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山东汉崖墓乐舞百戏俑研究

2017-08-07刘于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百戏抚琴陶俑

刘于源

(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四川 乐山 614000)

乐山东汉崖墓乐舞百戏俑研究

刘于源

(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四川 乐山 614000)

我国古代墓葬中人俑的出现是厚葬制度下产生的文化现象,象征着社会的进步。乐山东汉崖墓中的乐舞百戏俑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在陶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淳朴写实的表现手法揭示出东汉乐舞艺术特点;印证了史书记载的乐舞百戏热潮;从侧面反映出乐山的繁荣经济、统治阶级对乐舞的推崇以及包容的文化特性。作为我国古代珍贵的陶塑艺术品,乐舞百戏俑具有文化与历史的双重价值,是研究汉代乐山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乐山;东汉崖墓;乐舞百戏俑;历史文化

“乐舞”文化作为古代君王的一种统治手段,是对当时社会发展兴衰的折射。根据《后汉书》等史册记载可知,乐舞艺术在东汉社会生活中十分普及,崖墓中成组出土的乐舞百戏俑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乐舞百戏俑作为东汉丧葬中使用较为普遍的随葬明器之一,不仅直接反映当时丧葬礼仪文化、乐舞文化特征,也从侧面映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体现当时整体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东汉乐山墓葬特点

“四川一带盛行的崖墓,以乐山崖墓规模最大。”[1]乐山,秦汉时称南安。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建郡,乐山归属蜀郡;而后汉承秦制,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犍为郡,南安划归犍为郡,一直沿袭至两晋。

西汉晚期崖墓作为新墓葬形式出现在我国四川,东汉时期风行一时,并一直延续至蜀汉两晋南北朝。乐山崖墓作为我国东汉崖墓的典型代表,其规模大、随葬明器种类较多。根据前人考古发掘可知,崖墓陪葬品主要是罐、钵、碗等生活器具以及陶俑、陶房、陶畜禽、陶田塘等随葬明器,其随葬品种类、组合形式体现出“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丧葬中心思想。[2]据《华阳国志》中对南安、武阳(今彭山)士人的评价中可知,东汉社会推崇“忠孝仁信节义”思想,再加上当时乐山封建大家族的发展,在忠孝等封建观念思想的指导下,忠与孝以丧葬隆重与否作为判断标准,形成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观念。[3]崖墓的凿山为室、仿生人住宅的墓葬特点直接体现出东汉时期的厚葬观。

考古发掘资料及前人研究表明,东汉崖墓随葬品与墓主人现实生活具同一性,反映其生前的生活状况。如1981年乐山瓦厂坝出土的一组由舞俑、抚琴俑、击鼓俑、歌唱俑等组成的乐舞百戏俑,其生动形象精确地刻画出墓主人生前歌舞陪伴、纵情享乐的生活,在死后追求浪漫美好的极乐世界,将生前的享乐带入阴间,在陵墓中以乐舞俑陪伴主人度过孤寂夜晚,这不仅体现出东汉时期“事死如生”的丧葬观,也表明乐舞百戏俑在陶俑中的重要地位。

二、乐舞百戏俑

陶俑作为随葬品的出现象征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乐舞百戏俑成为诸多陶俑中的一个经典类型,精美生动的乐舞百戏俑直接体现东汉陶俑艺术特点,反映当时的乐舞文化艺术特征,是研究汉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物资料。

(一)东汉乐舞百戏俑艺术特点

东汉陶俑在西汉陶俑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规格与形体小于秦俑,其造型艺术生动活泼,轮廓线条流畅,表情欢快,体现出典型的东汉时期特征,社会富足安定,国力强盛。秦代与西汉早期的俑像性质多以兵马俑为主,到东汉时已发展成侍仆乐舞俑为主流,兵马俑鲜有出现,造型对象多以乐舞、侍仆、农夫等为主。

东汉乐舞百戏俑整体造型精美,独具特色,是汉俑中的一枝奇葩。[4]常见的有抚琴俑、舞俑、击鼓俑、吹箫俑、歌唱俑、杂技俑、俳优俑等,乐舞百戏俑一般成组出现在一座墓中,表现出一种完整的舞乐场景。如乐山东岳庙出土的一组乐舞俑(现存于乐山大佛博物馆),由舞俑、抚琴俑、击鼓俑、吹箫俑等组成。其中,舞俑(图1)通高95.5厘米,女性,头戴卷云冠,颈上配有饰,颈下着曲领,穿着宽袍,腰间束带,胸部隆起,左手提裙,右手上举,舞巾搭于肩上,正热情洋溢地为主人舞蹈。击鼓俑(图2),通高52.5厘米,男性,头戴高帽,身着圆领右衽衫,跪坐,右手举鼓槌(已断),左手抚鼓,作击鼓状,笑逐颜开。吹箫俑(图3),通高57.5厘米,男性,头戴小圆帽,跪坐,身着右衽衫,紧口袖,双手持箫竖吹,轻启朱唇,吹响乐曲。抚琴俑(图4),通高49.5厘米,为男性,头戴圆帽,身着圆领右衽衫,跪坐,双手抚琴,琴置于膝上,两眼专注琴弦,神态喜乐,作弹奏状。上述该组四件人俑神态各异,均面带悦意,嘴角上扬,正陶醉在乐舞中,呈现出一幅欢愉的乐舞场景。另外从这组较为完整的乐舞俑中也可看出东汉时期乐舞俑以男性居多,该组四件人俑中除舞者为女性外,其余三者均为男性。

图1 舞俑

图2 击鼓俑

图3 吹箫俑

图4 抚琴俑

东汉乐舞俑具古朴、稚拙的艺术表现,大气、不拘于小节的表现手法,与写意写实相结合,独具特色。上述图一舞俑,身着圆领右衽衫宽袍大袖,右手挥动着长袖身体微微向前倾,热情洋溢,在音乐中翩翩起舞,仿佛陶醉在这歌舞之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其面部刻画生动简练,服装线条流畅,人体形态干脆利落,注重整体效果,寥寥几笔便将舞者舞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动作虽稍有笨拙但给人厚重朴实感,真实流露出东汉陶俑的古朴气息与大气风格,展现东汉的审美特点;造型艺术较秦时期相比,也由呆板变为生动写实,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能让所见者感受到舞者的饱满热情,优美的舞姿,这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乐山崖墓出土的陶俑大多带有“喜乐”神情,表情柔和轻松,放松自在,与秦陶俑形成鲜明对比。乐舞百戏俑质朴、纯真的笑容,让人忘却烦恼,儒雅的神态,展现出内心的平静安详,没有秦人枕戈待旦的战争紧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安定的轻松感与国富民强的自豪感。乐舞俑朴拙风格、豪迈气势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构成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使得汉代陶俑艺术对我国现代陶瓷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

(二)东汉乐舞文化特征

根据乐山崖墓中大量成组出土的乐舞俑及史书记载可知,东汉时期包括四川在内的社会甚为普及乐舞艺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5],出现举国上下从君王到臣民的乐舞热潮。汉代的乐舞是一种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形式,舞蹈、音乐和杂技常常是同台表演,合称乐舞百戏。[6]

东汉时期的乐舞风格继承于西汉,繁荣的汉代乐舞文化是雅乐的衰微、俗乐的发展[7],从崖墓中出土的舞俑、乐俑、百戏俑中不难看出,汉代乐舞文化在继承先秦乐舞文化的基础上,雅俗共赏,形式多样,规模主要是以中小型为主。乐舞艺术由封闭的以“祭祀”“娱神”为主逐渐向“娱人”转变。乐山崖墓群出土许多舞俑、抚琴俑、说唱俑、击鼓俑、吹箫俑、谐趣俑等表现当时各种乐舞形式的陶制人俑,如击鼓俑(图5),乐山麻浩崖墓出土,头戴小圆帽,身着圆领右衽短衫,席地而坐,右手高举作打鼓状,左手持小手鼓于膝下,笑逐颜开;抚琴俑(图6),乐山麻浩虎头湾出土,头戴尖顶小圆帽,身着圆领右衽衫,琴斜置于腿上,两眼平视前方,双手拨动着琴弦,别有一番情趣;说唱俑(图7),乐山麻浩虎头湾出土,其上身赤裸着,下身着长裤,凸肚,赤脚,右手高举并抓住独髻,左手扶腰,表情丰富,正夸张地演出;谐趣俑(图8),乐山肖坝出土,头戴小尖帽,身着左衽衫,跪坐,具浓烈的地方色彩,虽其双手已断,但仍能明显感受到幽默气氛,其面部表情诙谐,应当属于汉代百戏的主角——小丑。据崖墓中各类乐舞百戏俑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以小型乐队为主,鼓作为常见的乐器,在崖墓中也常见击鼓俑;乐俑如吹箫俑、抚琴俑、击鼓俑等常与舞俑配合出现,在乐舞中充当起和音伴奏的角色,突显了东汉的乐舞艺术形式特点。东汉时期四川乐舞文化在受到中原与外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乐舞文化,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乐器种类较多,民间音乐空前发展,参与人员广泛。[8]

图5 击鼓俑

图6 抚琴俑

图7 说唱俑

图8 谐趣俑

三、乐舞百戏俑的时代背景

乐舞百戏俑是具写实性的随葬艺术品,结合史书资料,可还原东汉时期乐山的总体发展,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具有文化与历史的宝贵价值。

(一)繁荣的经济

乐山东汉时期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崖墓以及生动形象的乐舞百戏俑所反映出生活中乐舞艺术的普及,从侧面映射出当时乐山经济的繁荣,一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是前提条件。乐舞百戏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也暗示出当时人们生活无忧无虑,富足安康,国家繁荣稳定。根据史书记载,乐山历来都属于蜀中经济发达区,农业是其经济的主干,有着“沃野千里,土壤膏腴”[9]的美誉。《华阳国志·蜀志》中南安的“多坡池”描述以及崖墓中出土的陶田塘反映出当时水利灌溉的发达;土特产黄柑桔“大如升,色苍黄”、“南安、武阳皆出名茶”颇为有名;盐业与铁铜冶炼业的发达,盐官与铁官的设置以及地处川西重要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优势,均足以说明当时的乐山经济以农业为主要支撑并占据四川经济的重要地位。

乐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才足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出现了乐舞艺术甚为普及的社会现象,才广凿崖墓、雕刻生动形象的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乐舞百戏俑。

(二)统治阶级的推崇

在繁荣的经济基础支撑下,崖墓中以乐舞俑陪葬的社会现象以及现实生活出现的乐舞百戏热潮离不开统治者的推崇与参与。乐舞艺术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在汉代独尊儒术的思想推崇下更是得到充裕的发展。乐舞文化作为君王的一种统治手段,在汉朝建立后不再是以“祭祀”或统治阶级专用,或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是逐步转化为以“娱人”为主的、维护阶级统治的乐舞文化形态。在宫廷中设有乐府,皇宫庆典、祭祀或宴请时都少不了乐舞百戏表演;民间乐舞亦盛行,俗乐发展,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老百姓似乎人人都能歌善舞,随时随地均可歌舞。据乐山崖墓中出土发掘的乐舞百戏俑可知,四川在当时虽属较偏远地区,但似乎并未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丰富,随处可见乐舞百戏场景。

(三)包容的文化

两汉时期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当时包容的文化特性对乐舞文化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是其发展的动力。汉代是一个开明、开放的封建朝代,其乐舞艺术在继承前秦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民间的乐舞文化精华,以民间俗乐为灵魂的乐舞也获得国家的认可,与多民族多地区的艺术进行碰撞与融合,形成雅俗共融、内容丰富的汉代特色乐舞文化。

乐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历来都是蜀中发达地区,民间对乐舞百戏的喜好也丝毫不亚于中原地区,在对中原文化以及外域文化的吸收借鉴下形成的特色地方文化,也同样具有乐舞雅俗共存、兼收并蓄的时代文化精神。

四、结语

乐舞百戏俑作为印证汉代乐舞文化的历史文物资料,同汉画像石一样,其传达出的历史信息与史料文献相互印证,并弥补了文史资料中的不足。乐舞百戏俑作为丧葬随葬品,具有朴实大气的表现手法,是一种纯朴的写实性陶制艺术,其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时期乐山繁荣的经济,百姓丰富多彩的乐舞文化生活,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既是我国古典雕塑珍品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24.

[2]唐长寿.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7.

[3]唐长寿.乐山汉崖墓石刻画像概述[J].东南文化,1986(2):58-65.

[4]朱静丽.论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J].旅游纵览月刊,2012(2):32-33.

[5]穆田恬.汉代乐舞百戏的游艺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2.

[6]刘琰.汉代社会生活中舞乐热潮现象及原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168-171.

[7]冯建志,吴金宝,冯振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

[8]王玲.论汉代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J].山花,2008(15):158-159.

[9]唐长寿.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1.

On Pottery Figurines of M usicians,Dancers and Acrobats in Cliff Tomb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Leshan

LIU Yuyuɑn
(Leshan Grand Buddha Scenic Spot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The figurines in the ancient tombs are the products of elaborate funeral system,representing progress of the society.The pottery figurines of musicians,dancers and acrobats in the cliff tomb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in Leshan are elaborately carved with vivid images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ottery figurines nationwide.They embody the musical and dancing feature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rough a simple and realistic approach,confirm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a boom of dance,music and acrobatics,and indirectly reflect the economic prosperity,the worship of dancing and music by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cultural inclusiveness at that time.As the precious ancient pottery artworks in China,they have double values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nd are valuable heritages for the research in culture and history of Eastern Han Dynasty in Leshan.

Leshan;Cliff Tombs of Eastern Han Dynasty;Pottery Figurines of Musicians,Dancers and Acrobats;History and Culture

K879.3

A

1009-8666(2017)06-0066-05

[责任编辑、校对:王菁]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6.011

2017-03-29

刘于源(1989—),女,四川乐山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现在乐山大佛景区大佛博物馆工作,从事藏品研究。

猜你喜欢

百戏抚琴陶俑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伯牙抚琴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陶俑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