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怎样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2017-07-23丁义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养成自主学习

丁义莉

(安康教师进修学校 陕西安康 725000)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使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题和主动地合作,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关键词:养成 自主 学习 习惯

养成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和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学习它是让学生在学习有所收获并感受成功的乐趣,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创造自己。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学生发言频率高、课堂气氛热烈等浅层次目标,应把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环境因素进行学习、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等作为努力追求的方向。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复习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在课堂之前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教会学生最自主学习,首先要教会他们预习。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老师教知识技能,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发现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改变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再次,学生要做到四要:① 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要求。② 要了解文本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③ 要诚实文成课后的练习。④ 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步骤分为:读:读教材;收:收集有关信息;议:与家长或小组成员议论难点、疑点;练:尝试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记:记录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交流。[2]

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一种意识——权威和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创立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对”教师,“打倒”教师。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必须创设一种气氛——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要让学生明白:其一,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都值得去问。大量的事实证明,所有的事物都有“为什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其二,不要怕问题过于简单而丢了面子。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民主、自由、和谐,学生间互相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在学生热烈讨论并指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养成静静地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创设“问”的空间,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其三,让学生“问”有保障,使有效的自主学习得到积极评价。

三、培养学生主动地合作的习惯

很多的习惯都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全体同学的合作学习,可以进行以下活动: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挑战超赶活动;小组竞赛活动;学科拼比活动;定期学习方法研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班内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的良好学习氛围,最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组建好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都要遵循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一般是就近组合,学习小组的成员在教室里的座位应当集中,不要分散,这就需要老师排座时考虑这一点,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3]

四、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

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如果教师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产生自我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因为:一方面,自学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采取不同的策略,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语言技能和谐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我每一次在教新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划出不懂的地方。自己先独立思考做好笔记;第二天上课时再让学生自己汇报情况,然后在上课时解决这些问题。课后,让他们自由组合,自创情景,自编对话,自导自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平时,鼓励他们多看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課外书,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定期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入手;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4]

参考文献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刊论文]《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年 张艳丽

[2]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论文]《速读(中旬)》,2016年 沈少富

[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期刊论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 郑影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感与学生心理健康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5年 罗艳红

猜你喜欢

养成自主学习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