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

2017-07-18陈彩霞刘畅杨建

哈尔滨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浅部舒适度插管

陈彩霞 刘畅 杨建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

陈彩霞 刘畅 杨建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目的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同期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在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患者舒适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中出现的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天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粘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有着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浅部吸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全性

机械通气目前是临床上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会逐渐丧失吞咽功能,抑制咳嗽反射,影响呼吸道正常的黏液纤毛运动,出现痰液滞留的情况,导致呼吸道阻塞[1]。目前在成人吸痰深度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对机械通气患者实行安全有效的气道护理是目前临床的关注重点。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机械通气患者,对比浅部吸痰、深部吸痰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年龄18~80岁,均经口气管插管,插管时间≥24 h,患者均对研究情况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时间控制在15 s内。实验组患者采用浅部吸痰,将吸痰导管插入一定的深度,不超过气道套管的终末端,即吸痰管头部深度在气管插管内部最前端,再加上与密闭式吸痰管相连接的连接管长度2 cm,即浅部吸痰长度。对照组患者采用深部吸痰,吸痰管超过气道套管的终末端,遇到阻力后向上稍提起1~2 cm。护士每小时进行一次听诊,根据患者的肺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吸痰,吸痰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有以下指征即可开始吸痰:急性呼吸窘迫、床旁听到痰鸣音、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降、呼吸机报警器到压力突升、患者无有效自主咳嗽能力、怀疑胃内容物或上气道分泌物误吸[2]。

1.3 观察指标:通过心电监护仪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通过呼吸机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压的变化情况。记录吸痰前后痰鸣音的变化,消失记3分、减轻记2分、未改善记1分,并记录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吸痰后患者的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一共10分,患者的分数越高则表示舒适度越低,由患者自主选择。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吸痰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实验组患者在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1。

2.2 吸痰效果、舒适度、机械通气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在痰鸣音改善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上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吸痰前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吸痰效果、舒适度、机械通气时间对比(x±s)

2.3 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天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变化(x±s)

表3 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在传统的吸痰护理中,一般仅注重翻身、叩背以及湿化气道等措施,但是在吸痰深度方面仍旧没有统一的标准[3]。在治疗中,要注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减少呼吸道内的残留,降低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判断吸痰是否彻底、气道是否通畅、方法是否正确,以气道峰压降低、血氧饱和度增加、呼出潮气量增加为标准[4]。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增加、气道峰压降低方面无明显差异。痰鸣音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痰液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吸痰后在痰鸣音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浅部吸痰可以达到和深部吸痰同样的疗效,不存在痰液残留等情况。

本研究显示,浅部吸痰的安全性较高。实验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有显著差异。和浅部吸痰相比,深部吸痰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大,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深部吸痰需要插入患者气道,可能会引发气管痉挛或狭窄,导致患者呛咳等反应,提高耗氧量,使交感神经兴奋,引发患者心率加快[5]。同时,缺氧对心肌细胞代谢较为敏感,也会引发心率加快的症状[6]。气管中的隆突是最敏感的部位,由吸痰管刺激后很可能引发气道黏膜损伤,甚至糜烂出血的情况。而浅部吸痰法则能大大降低对气道黏膜的损伤,降低了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7]。综上所述,浅部吸痰能有效吸出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降低对气道的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范丽丽,王小敏,秦彦骅,等.两种吸痰方式在胸外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65-67.

[2]徐恒艺,王钱荣,姚煜明,等.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气管插管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799-1800.

[3]陈婧.探讨密闭式吸痰管与一次性吸痰管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0):195-196.

R562

B学科分类代码:32024

1001-8131(2017)03-0274-02

2017-01-03

猜你喜欢

浅部舒适度插管
更 正 声 明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