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近期疗效比较

2017-07-18李志超

哈尔滨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低位开腹直肠癌

李志超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安阳455000)

不同术式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近期疗效比较

李志超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安阳455000)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术式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近期疗效。方法病例选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并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80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组)8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保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肛64例,对照组保肛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存在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更少等优势,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且可提高保肛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

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且病死率逐年升高[1]。低位直肠癌可影响患者学习、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巨大压力[2]。因复发率高、治愈率低、保肛率低且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使得低位直肠癌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3]。近年来,微创技术取得较大发展,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开始在低位直肠癌治疗得到应用[4]。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近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并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80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组)80例。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7~80岁,平均(62.44±12.76)岁;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10例,腺癌恶变15例。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27~79岁,平均(62.47±12.56)岁;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34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1例,腺癌恶变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Dukes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开腹低位直肠癌Miles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且均按TME原则施行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低位直肠癌Miles术。观察组使患者采取头低足高截石位,保持术野清晰,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明确腹内脏器转移及腹腔种植情况。

1.3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皮下气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保肛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1例,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保肛率比较:观察组保肛64例(80.0%),对照组保肛47例(58.75%),前者较后者保肛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从侧面反映因存在微创性明显优势,手术切口小,降低术中出血量。而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提示因术中几乎无干扰、切口小、炎症反应较轻,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更快,出院时间提前[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比较略长,这可能于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治疗上运用还处于发展阶段,团队配合还不够默契,相信随着经验积累,团队配合提高,将大大缩短手术时间[6]。本研究中观察组淋巴清除数量基本与开腹手术效果无区别,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性直肠癌具有安全可行性。观察组不存在切口发生情况,说明腹腔手术存在切口小优势。除保留肛门功能外,对盆腔神经保护程度,是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操作关键。临床实践表明,治疗低位直肠癌时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盆腔神经保护效果更佳,并且更加符合TME原则,与传统手术相比,对肿瘤造成压力明显减小,根治效果因此提高。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保肛率分别为80.0%和58.7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术野,视野可达盆底深处,较开腹手术操作限制小。

综上所述,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存在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更少等优势,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且可提高保肛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1]李未名.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2).67-68

[2]张素芬,高志英.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2):189-190.

[3]韩善亮,方树青.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外科治疗现状[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4):766-768.

[4]郑邦瑞,庄洪财,陈少逸.腹腔镜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4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88-89.

[5]陈文,吴雄辉.手助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4):26-28.

[6]张广坛,申朝辉,张学东,等.手助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7):675-677.

R735.3

B学科分类代码:32067

1001-8131(2017)03-0246-02

2016-12-26

猜你喜欢

低位开腹直肠癌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