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2017-07-16邓海珠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重要性

邓海珠

摘 要:史料是历史的载体,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了解历史文化。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本文从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重要性;问题;措施

一、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有着其特殊的一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实现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就要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从而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其次运用史料教学的特殊性,它作为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来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供了根据,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还原历史真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活动。最后,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知和主观要求。而现在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是以往传统的做法。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年纪较大的教师,不根据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的传统理念,对教育理念不进行创新,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取得好成绩,至于历史教育的众多优点在学生身上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并不关心。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只是将历史知识以生硬的形式灌输于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死记硬背,让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2.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

从现代的教学形式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盲目的记笔记,学生在课堂上也就失去了主动性。与之相反的另一极端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为了响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将课堂完全交付于学生,布置话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习,这样虽然给了学生绝对的主动性,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混乱,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必须由老师以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其学习效率。

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许多老师在接受创新教学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及需求,也没有考虑学生在接受教材时,是否存在困难,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只是营造了课堂片面的热闹,对学生进行牵制,使学生忙的焦头烂额,致使最后学生失去了兴趣,并且没有学到知识,这样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能力进行教学创新。

三、提高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措施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事业中,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前提与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将不断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根据学生基本能力及需求,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吸纳,从而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明确历史教学的目标

历史教学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构建和认识,在教学的整体目标中,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任务。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挥出自己的鉴别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学生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历史教学的设计目标就是要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应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实际,进行简易搭配,争取将每个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力,参与教学活动,认知历史。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的改革中提出了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用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的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将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转换为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新课堂教学理念下,学生首先应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知识负责引导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学、会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利用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历史展现出来,不但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使学生轻松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初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课本,面对课本中五花八门、绚丽多彩的历史内容,早已看的眼花缭乱。根本无法掌握,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语言及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学习角色,讲述他们所了解熟悉的历史人物,使其进入角色,将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大家,使他们感知历史,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历史史料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中逐渐将感性认知转换为理性认知,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史料教学的特点,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史实和史论,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发展视野。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窦连静.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赤子(上中旬),2016(05).

[2]秦珊.浅谈初中历史史料教学[D]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