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7-14朱建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缬沙坦复方原发性

朱建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中心卫生院 内科,山东 淄博 255424)

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治疗的效果分析

朱建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中心卫生院 内科,山东 淄博 25542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复方利血平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服药4周、8周后的血压控制效果,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分别为24.07%、20.37%,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进行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更为明显,且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利血平;治疗效果;安全性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慢性疾病,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发病年龄日趋降低。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受损,是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肾疾病的重要因素[1],在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患者生命健康亦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虽然都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服用单种降压药血压达标率并不理想,因此多数高血压患者多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以提高降压效果[2]。本研究以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缬沙坦胶囊联合复方利血平片及单纯应用复方利血平片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两种用药方案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例数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实验组54收缩压154.80±12.85139.45±9.74*#134.59±9.26*@&舒张压99.43±7.4690.79±5.94*#84.48±5.25*@&对照组54收缩压153.37±13.11138.54±9.65*135.79±8.87*舒张压98.87±7.5393.54±6.72*87.57±5.76*

表2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8例,均符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3]。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其中实验组包括33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介于48~74岁,平均年龄为(56.48±5.76)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5.78±3.14)岁;对照组包括31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介于49~75岁,平均年龄为(57.32±5.83)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为(5.85±3.27)岁。排除标准:①严重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者;②对同类药物有过敏史者;③胃肠道溃疡性疾病、抑郁性疾病病史者;④伴有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者;⑤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⑥从事司机等机械操作行业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复方利血平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3822,复方制剂)口服治疗,1~2片/次,3次/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217,80毫克/粒)口服治疗,缬沙坦胶囊80毫克/次,1次/天,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观察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4、8周后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血压水平情况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4周后(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4、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

2.2 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服药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塞、腹痛腹泻、胃酸过多等,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为24.07%(13/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7%(11/54),但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差异不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利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是主要治疗手段,而降压药需终身服用,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尤其重要。复方利血平片是临床应用历时较长的一种复方降压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利血平、硫酸双肼屈嗪及氢氯噻嗪,三种药物成分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且持久的降压效果,因其降压效果稳定、安全性高以及治疗成本低廉的优势,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及中期高血压,但该药降压作用缓慢,其降压疗效与钙离子拮抗药、利尿剂及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等类型的降压药相比有所不及[4],本研究中,对照组用药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效果均与实验组有所差距,表明单纯服用复方利血平片控制血压效果不甚理想,需要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

缬沙坦胶囊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机体AT1受体具有高特异性阻断作用,同时激活AT2受体舒张血管发挥降压作用[5]。同时,缬沙坦还能够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逆转心室肥厚,抑制心脏与血管的重塑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且缬沙坦半衰期较长,能够在24 h内持续发挥药效,实现平稳降压的效果[6],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治疗,结果表明,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表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降压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杨玉等[7]研究发现,缬沙坦联合一种或以上降压药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更安全有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复方利血平进行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更为明显,且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1] Murea M,Freedman BI.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risk of nephropathy:a reappraisal[J].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10,19(3): 235.

[2] 孙忠实.药物降压新潮流—固定剂量组合剂[J].中国药房,2010, 21(42):3941.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4] 胡蕾,刘松青.复方利血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34):3219-3223.

[5] 吴宝刚,杨泽宇,李乃静,等.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5):574-577.

[6] Basciftci F,Eldem A.Using reduced rule base with Expert System for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in hypertension[J].Med Biol Eng Comput,2013,51(12):1287-1293.

[7] 杨玉,黄璞,于丽秀,等.缬沙坦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44(6):725-730.

R544.1

B

1671-8194(2017)17-0115-02

猜你喜欢

缬沙坦复方原发性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清热复方抗代谢炎症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