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及其发挥

2017-07-10陈立影

教育与职业(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高职

[摘要]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好高职生就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高职生提高个人的竞争价值。针对目前高职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变就业指导为就业服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陈立影(198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硕士。(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71-05

就业是每个高职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是高职生人生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扩招,大批高职生走向社会后,获得的社会评价反而越来越低。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作为“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需要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使高职生步入社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完成从角色到意识、从技术到心理的彻底转变。可见,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而就业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方法。所谓就业指导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指导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展现更多的个人价值,找到适宜个人和社会发展平台的教育工作。简言之,就是帮助高职生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教育形式。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生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目前高职生在就业初期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不足。

首先,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心理落差较大。受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固有的精英情结的影响,很多高职生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精英阶层作为就业目标,而对于成为“普通劳动者”不屑一顾。结合高职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来看,这样的就业目标显然过高,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落差或迟迟未能就业也就成为必然结果。高职生普遍缺乏脚踏实地的择业观,这是就业指导工作首先面临的问题,由于与社会固有观念相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而是需要长期的思想教育,才能转变学生的功利化就业目标,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目标。

其次,自我认识不足,导致不正当竞争。自我认识是每个人做出决定的基础。不恰当的自我认识,无论高低,都将导致错误的决定。我们经常看到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慌、自卑等情绪疾病,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而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又会对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的高低进行盲目攀比。甚至一些高职生为得到优异的工作机会,运用家庭关系、个人关系,或伪造学历证明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过早地沾染上社会的不正之风。高职生普遍反映出的自我认识不足问题,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尤为突出,急需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以使之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最后,缺乏职业素质,导致适应能力不足。职场不同于校园,作为职业人,职业素质是必备素质之一。当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并不高,“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的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是高职生最大的职业竞争优势。但是,很多高职生放弃了自身优势,将白领、教師等工作作为就业目标,显然是职业角色认知出现了偏差。同时,也表现出对岗位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缺乏敬业精神与自我塑造意识等,这些心理问题也呼唤在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教育。

每个高职毕业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旦出现偏差,将会直接折射到实际工作中,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影响,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歧途,因而就业指导中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学生端正“三观”,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找到适宜自身发展的职业平台。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从而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社会思想品德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独特教学特色的学科,对高职生思想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在学生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职生充足的正能量,引导高职生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而就业正是高职生走向社会所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人生抉择。做好高职生就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高职生提高个人的竞争价值,以阳光心态和积极心理去迎接社会的考验。

(一)提高思想认识,关注心灵成长

就业是一项复杂的职业选择行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就业压力,是积极面对,还是畏难退缩,是由就业的思想意识决定的。就业作为高职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需要树立参与社会竞争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学生对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因素的客观认知,这些认知则来源于科学的自我评价。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正是自我评价过高、对社会的认知过于理想化等心理不成熟问题的体现。

尽管高职院校在三年级普遍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职业角色、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但这样的目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期望值。教育者对职业的期望,很容易传染给教育对象,加之由于就业压力所产生的负面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对高职生的负面影响,种种因素导致高职生形成了功利的职业角色追求。一些学生甚至运用就业、面试技巧来获取工作,获取工作后通常又呈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由于期望值过高,高职生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去实现个人价值,而这种行为是很难实现自我价值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所掌握的技能进行相应的岗位推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及用人单位的背景,提高他们的就业信心,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升职业道德,关注素养打磨

职业道德是职场人的必备品质,在应用型人才的同质化标签越来越显著后,用人单位更关注人才的职业道德,甚至很多企业都将道德品质列为选才的首要标准。所谓“做人先立德”,职业道德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与诚信。在当今社会,这两样都是无比重要的,也是社会对人才进行综合评定的首选标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有的高职生为了找到称心的工作,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惜铤而走险,伪造学历凭证,因而触犯了诚信底线,使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格、价值产生怀疑。在今天,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这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只关注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即使形而上学式地增设了思想教育,而没有形成切实的就业评价机制,仍然无法达到让学生清醒地认知自我、准确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的目的,而对于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提升也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高职教育开设思政教育的宗旨是提升高职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其行为。就业指导工作对高职生的意义是多重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高职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道德品质的关注,应引起每一位高职毕业生的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它促进了高职教育从“育人”向“育才”的转变,也使高职就业指导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三)转变思想观念,关注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生都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为真正步入社会提前调整心态。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种,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通常熟悉生产或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直接从事一线生产与社会活动,因此属于技术型人才的范畴,是国家承认的人才。但是,偏偏有很多高职毕业生希望自己成为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进而将这些人才对应的社会岗位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职业角色定位上的错位导致了其就业率不高,形成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中,可有效促进高职生就业观的转变,使其正确地认识技术型人才的社会价值,也了解负面心理对就业及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政教育通过科学的评测手段,使教师更彻底地了解高职生的心理诉求,找到引导其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

可以说,从学科教育特性、高职生就业过程中折射出的问题,以及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就业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思想、道德和心理三个层次关心高职生,帮助其平稳度过社会角色转型期,也引导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清醒的定位,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客观的规划,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落到每位高职毕业生心中。

三、高职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毕业生来讲,正视内心,客观评价自己的职业价值,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对其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尽管高职院校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把为高职生提供就业机会与平台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之一,但关注高职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渡过社会角色转换的难关,则是就业指导工作更深层次的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变就业指导为就业服務

就业指导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帮助高职毕业生找到满意的、适宜的工作。而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却最难做到。因为满意与否,与高职生的就业目标、就业观念都有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就业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职生的个性体验影响。因此,要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放思想观念,正确定位职业角色,科学构建就业观,也就是要变就业指导为就业服务。当然,高职就业服务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还要运用现代科学来服务就业的每个环节。

首先,公开专业招聘信息,使高职生从踏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解职业世界,时刻以职业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认知自己。思想政治类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通常从高职一年级起开设,可在教学中多融入职业世界的介绍,列举学生所学专业的一些真实案例,使高职生对职业世界有初步认知,将就业服务工作前移,延长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时间,更进一步地了解职业角色,从思想上正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增设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全程跟踪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在每个阶段都设立专人来对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运用科学的心理评价表对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尤其关注焦虑、暴躁、自卑等情绪问题,对不好的苗头提前进行心理疏导,以便于学生平复情绪,缓解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就业奠定基础。

最后,通过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使之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为高职生提供与社会不同侧面接触的机会,使高职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就业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不同层面去了解社会,有助于高职生开阔视野,从社会大环境的宏观角度来认知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自己所设定职业角色的社会价值,为踏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用人单位、社会环境对应用型人才的接受度来看,职业道德是关键性指标之一。职业道德展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人格和品质。单位是一个组织,而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是组织中的一员,个体的职业道德会影响企业文化,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职业道德不高的员工,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用人单位非常重视人才的职业道德。而从高职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职业道德也有重要的影响。试想一个人如果长期充满负面情绪,那么负能量在影响周边环境的同时也会对自身造成影响,使自己长期处于负能量的恶性循环中。

在就业指导中,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加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一方面,通过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来观察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组织高职毕业生相互打分,树立职业道德模范,以影响周边同学升华思想。另一方面,由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实习单位联合,对参与顶岗实习的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在内的综合评估,用企业的视角来品评高职生是否适宜所实习的岗位,并将评估结果、用人单位建议和实习教师建议一并发给相应的学生,以供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进行参考,同时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三)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就业导向。一切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都需要服从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故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服从于这一目标。要结合职业教育突出实践特色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思想交流,甚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可以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学生在实习中仍然保持学习的思想状态,保持班级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为高职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与社会接触的渠道,增长了学生的见闻,也可使学生转变观念,由理论知识学习转向实践经验积累,从实践中体悟职业角色。

当然,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还需要围绕就业的总体目标,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在就业指导阶段定期开展关于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职业角色等主题的论坛,为高职生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另一方面,在思政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不同行业进行短期实习,以了解不同行业特性,激发潜在兴趣,即使高职生体会到不同的职业角色,了解不同行业的艰辛,也能帮助高职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就业是高职生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校方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帮助每位高职生顺利度过就业期,彻底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充分融入社会,适应岗位的各种需要。尽管当前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过于重视就业率、忽视毕业生的心理波动、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责任认识不足等,但这些问题正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改善。在就业指导中加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住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合力作用,才是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Z].2007-12-28.

[2]谭小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1[2017-01-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301&filename=1012483115.nh&v=MDY0NTExVDNxVHJXTTFGckNVUkwyZlllZHNGeXJtVzczS1ZGMjZITGV3SGRETnFwRWJQSVI4ZVgxTHV4WVM3RGg=.

[3]王霞,王臨霞,孟宪生.基于人的本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价值[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

[4]董鸣燕.人才分类与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界定[J].世界教育信息,2015(24).

[5]郭荣,王平.谈实践共同体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黑河学刊,2012(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高职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