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7-07-09王炳富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体系构建课程改革

王炳富

摘 要: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在实践化教学思路的指导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促进新教学方式的广泛运用,同时注重对学科教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力求达到更好教学效果。本文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领域实际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2-0118-04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教学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而成的学科,它充分的包涵了人文审美、设计结构、空间布置、材料工艺等诸多学科的理论要点与精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强调学生具备上述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发展出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为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策划与实施提供必要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是围绕着班级授课制进行的,它体现了班级授课制的统一性和标准性要求,这有利于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还可以进行规模化的教学,利于培养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人才。但是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固定,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例如,住宅设计课程被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善相对紧凑的教学内容,居住设计理论、现场实地考查、相关资料收集、方案的设计及相关辅导教学等环节都被要求在固定的班级环境内完成,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相对有限,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方式进行。

1.2 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和积极实践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学生,开展必要的设计理论教学,促进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使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形成必要的设计理念等等。由于教学内容复杂,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所以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呈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形式多样化特征。首先,必须使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有宏观的了解,从而形成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与知识体系。其次,分使学生充分的收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资料,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环境艺术设计的鉴赏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开展创作实践,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第四,还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已便于形成学生的创作风格。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组织形式更加丰富,组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3 应当以实践环节为教学核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质与教学特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实践可以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首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教学方法在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实践活动,力求使学生对设计实践活动充满兴趣,这也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对该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力求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力求使自主实践活动中探讨和验证基本理论。第三,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与理论,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也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和培训机会,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实践技能。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都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偏向于美术领域知识的学习,虽然对实践课的教学较为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没有形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连续性也不强,使学生不具备真正从事具体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

2.1 专业课程教学严重不足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专业课程教学严重不足,学生不能在充分的时间内系统而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由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来源于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這种以培养基本操作技术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已不适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提出的较高的人文素养,有创新性设计理念的要求。由于学生只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就进入了实践培训环节,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以固定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开展创新性的设计,因而学生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体系较为复杂,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从而导致学生用于每门具体专业课的时间过短,学生对专业知识只能略知皮毛。

2.2 课程内容体系过于陈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较快,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不断在更新,再加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跨度大,从而突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陈旧的问题。首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复杂,各实用学科的发展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和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市场联系沟通较为松散,学校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开设必要的新课程,使学生受到某些教学内容的错误诱导。第三,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不能参与到实践课程的指导中,导致学生的实践与行业前沿不能有效的接轨,使学生的行业视野受到限制。

2.3 实践教学形式较为简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学科,理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不同,课程体系的设置不符合实际情况,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形成。首先,实践环节较为集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教学严重分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和有效的教学指导。其次,学生的实践途径有限,只能在学校的实践基地或课堂模拟实践情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第三,学生的实践大量依靠互联网获取设计素材,从而使设计实践缺乏必要的针对性。第四,学生的设计实践不能充分关注学科和行业前沿,从而造成了实践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匮乏。

2.4 教师素质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构建科学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有较高素养的师资队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才能有效的建立起来。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专业的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建设也相对薄弱,从而导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弱化。首先,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只具有进行理论教学而不具备进行实践指导的能力,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其次,相关成功可复制教学经验较少,教师缺少必要的教学参考范例,导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强,相关教学理论发展缓慢。第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训体系没有充分完善,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研讨进修活动相对较少。师资力量是影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和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因。

2.5 学生的积极性相对不高

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影响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普遍不高,特别是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认识出现了更大的偏差。首先,学生普遍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较为复杂,学习的精力相对有限,为了应付当前学科考试,学生很难有精力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其次,实践活动内容与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与应用价值,因此不愿意花费过多精力在实践活动上。第三,高年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影响,往往放弃了实践环节和某些理论课程学习,转而投向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与渠道的寻求上,使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加乏力,无法对学生更有益的影响。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打破以往的课程体系的禁锢,使传统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孤立式教学向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首先,围绕当前流行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理论安排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备更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与技巧。其次,着眼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的操作步骤,在进行传统专业单项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从组织施工到验收竣工的每一个环节的必要基础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的在实践工作中进行项目操作。第三,构建师生有效参与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主动掌握完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的必备操作知识,使学生根据实践需要来开展理论学习。第四,在以往设计素描、建筑制图等专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出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化综合训练课程,进一步为学生独立承担综合性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做好准备。

3.2 建立必要的实践课程平台

按照真实的操作过程制作高度仿真的模拟操作平台,从而使学生更具情境性与模拟性的实践课程进行操作训练,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必要手段。首先,围绕真实的企业环境构建专业课程项目和综合课程项目的实践操作平台,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氛围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符合,以利于解决实践教学仿真度不足问题。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从应用设计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更好的主动完成设计任务。第三,在操作平台基础上引进企业真实的设计项目,使校企联合的方式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3.3 完善必要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体系的建设取得实效,使相关工作能快速推进并认真落实,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应当同时构建必要而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切实转变以往以期末评分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将一次性期末评价向过程评价的方向积极转变,切实加大对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考评,从而使学生更重视参与日常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实践作业、课堂教学任务保持更积极的状态。其次,切实增加专业设计人员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评价作用,使专业设计人员参与到终结性评价活动中来,从而在专业实用性的角度上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品评。第三,经过长期努力,建立必要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能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设计能力、专业素养给予权威评价,以便学生充分就业。

3.4 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重点,还要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上,尽量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做到有侧重点的同时为学生留有未来进行深度学习的空间。首先,完善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更好的容纳行业的新兴学科。其次,加强各门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使各门课程以更为直观有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接受。第三,实践教学与理论普及相结合,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的综合结构,切实解决理论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实践验证,实践验证过程中又无法深入进行理论学习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得到统一的综合发展。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应当从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出发,切实避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基础较为薄弱的现实,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困难进行必要改革,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时代需要,达到全面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景群.基于能力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大众文艺,2016(19):201 .

[2] 薛岩,陈曦.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 现代装饰(理论),2016(10):246-247.

[3] 劉昱晓.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艺术教育, 2014(11):138-139 .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urse

WANG Bing-fu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0,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urse teaching ideas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teaching reform and curriculum system,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ctively promote the extensive use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focus 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chanism reform, and strive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urriculum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modern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urriculum reform; system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 孙学通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体系构建课程改革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