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淆分布与成因分析

2017-07-01LuuHonVu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联词虚词现代汉语

Luu Hon Vu

(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越南胡志明市800010)

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淆分布与成因分析

Luu Hon Vu

(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越南胡志明市800010)

因事是原因和目的的合称。文章以“为、为了、因、因为、由、由于”6个因事关联词为研究对象,对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淆现象进行考察分析。以混淆频次超过2次、混淆率在10%以上为标准,确定了5对易混淆词。混淆集中在当用“因为”时却误用其他词语的情况。导致混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知识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因事关联词;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母语环境;易混淆词

一、引 言

“目的的概念和因果的概念有密切关系”,“目的和原因(尤其是理由)相通:来自外界者为原因,存于胸中者为目的”,“原因可以换成目的说,目的可以换成原因说”,“原因和目的原是一事的两面”(吕叔湘,1942~1944/1982:403-404)。正因为原因和目的有相似之处,陈昌来(2002:189-191)主张把它们合为一个语义成分——因事。用来表示原因和目的的关联词可称为因事关联词。

在对越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经常混淆因事关联词。例如:

(1)*高兴【为】看见了妈妈。

(2)*【为了】我很想她所以我决定写信给她。

(3)*【因】证明她的想法是错的,她的男朋友秘密给她报名。

(4)*今天我给你写信是【因为】请你来到我的家乡。

(5)*我有很好的成绩。【由于】有很多女朋友羡慕我。

例(1)中,“因为”误用为“为”;例(2)中,“因为”误用为“为了”;例(3)中,“为了”误用为“因”;例(4)中,“为了”误用为“因为”;例(5)中,“因此”误用为“由于”。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淆词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如:张博,2007、2008;付娜、申旼京、李华,2011;周琳、萨仁其其格,2013;苏向丽、莫修云,2014;张连跃,2014;苏向丽,2015等),但是涉及到越南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研究成果尚少,而关于因事关联词混淆现象更是鲜有人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越南学习者汉语因事关联词的混淆情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越南学习者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5年版)[1]的母语环境分库的初级汉语水平部分(该部分语料的规模约为21.76万字)(下文简称“中介语语料库”)为语料,考察因事关联词的混淆情况,探讨混淆成因,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二、因事关联词的选取

因事关联词包括因事介词和因事连词两类。其中,因事介词是介引因事的介词,因事连词是连接因事的连词。

关于因事介词的范围,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统计结果。傅雨贤、周小兵等(1997:15)认为,有“由、由于、为、为了、因、因为”6个。陈昌来(2002:189-191)认为,有“为、为了、为着、以、因、因为、由、由于”8个。

关于因事连词的范围,目前学者们没有专门的统计,而经常将它们与表结果的合并在一起,董大年主编(1998:543)认为,因果、目的连词有“因为、因、由于、鉴于、所以、因此、因而、可见、以、以至、以致、以便、以免、省得”14个。周刚(2002:37)认为,因果、目的连词有“因、因为、由于、因此、因而、所以、难怪、为的是、是因为、是为了、是由于、以免、以致、以至、省得”等38个。

本研究主要考察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用状况。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又重点参考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普及化等级词汇表)。该词表中出现“为、为了、因为、由、由于”5个因事关联词。由于教学中发现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还经常使用因事关联词“因”,因此我们也将“因”纳入研究范围之内。本文所研究的因事关联词只包括“为、为了、因、因为、由、由于”等6个。

三、汉语因事关联词的混淆分布特征

我们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检索了“为、为了、因、因为、由、由于”6个因事关联词。这些词在使用频次和误用频次如表1所示。

表1 汉语因事关联词的混用情况

注:误用率=误用频次/出现频次

张博(2008)认为汉语易混淆词有4个特点:一、词语误用的频率较高;二、具有广泛的分布;三、从易混淆词的词际关系看,有一对一混淆、一对多混淆和多对多混淆等类型;四、从易混淆词误用方向看,既有单向误用,又有双向误用。表1中的混用情况包含了一些学习者个人的误用,具有偶发性,不具备易混淆词的上述特点,有必要将它们予以排除。

萧频(2008)以“在样本语料中出现过3次以上且误用超过2次”为混淆词对的确定标准。然而,有些词语出现频次特别高,误用频次较低但超过2次,若将它们归入易混淆情况就不太合理,因为它们的误用率很低。因此,我们认为确定混淆词对时除了考虑误用频次以外还要考虑误用率。在我们看来,当某一词对的误用频次超过2次,且其误用率为10%以上即可将它们看成易混淆词对。

表1中满足我们上述确定标准的易混淆因事关联的词对有5对:为-因为,为了-因为,因-因为,由-因为,由-由于。这些词的误用关系如图一所示(箭头由误用词指向当用词)。

图一 汉语因事关联词间的误用关系图(误用方向与词际关系)

从图一可见,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用情况不太复杂,词际关系以一对一为主,误用方向凸显了单向误用。在5对易混淆词中,有4对是其他词语(为、为了、因、由)与“因为”发生混淆。可见,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间的混淆集中在当用“因为”时却误用其他词语的情况。

“为、为了、因”只与“因为”发生混淆,属于一对一关系。此外,在当用“因为”时误用为“为、为了、因”,在当用“为、为了、因”时不误用为“因为”,属于单向误用。例如:

(6)*【为】书城离我们学校不太远,所以我们骑自行车来书城。(为→因为)

(7)*原来爸爸妈妈离婚不是爱情冷淡而是【为】爸爸外遇的事,让妈妈无法承受与原谅。(为→因为)

(8)*他跟妈妈去买东西,【为了】贪恋看玩具,不注意妈妈,所以才走失了。(为了→因为)

(9)*妈妈,不要哭了,是不是你【为了】我的事所以不开心。(为了→因为)

(10)*她跟我说她很相信我,【因】她觉得我是好人。(因→因为)

(11)*让我对别人有信心很难,【因】我有几次被朋友骗了。(因→因为)

“由”则可以与“因为”、“由于”发生混淆,属于一对多关系。此外,在当用“因为”或“由于”时误用为“由”,在当用“由”时不误用为“因为”或“由于”,属于单向误用。例如:

(12)*但是今暑假对我来说是一个最有意思的暑假,原因是【由】今年我参加了一个叫做“暑假蓝衣青年情愿活动的战役”。(由→因为)

(13)*【由】近海的地形,所以海防人的性格很坚强。(由→因为/由于)

四、汉语因事关联词的混淆原因

影响二语学习者习得目的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训练的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Selinker,1972),其中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我们认为,因事关联词的混淆现象主要是受到了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知识的双重影响。

(一)目的语知识的影响

在我们考察的6个因事关联词中,混淆偏误主要集中在表示原因时当用“因为”却误用其他词语的情况。这有可能跟它们的语法特点有关。我们综合了六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对“为、为了、因、因为、由、由于”6个因事关联词的解释得到表2。

表2 汉语因事关联词的语法分布

从表2可见,表原因时“因为”比“为、为了、因、由、由于”用得广泛,在句法位置和语体色彩两方面都不受限制。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忽视了这些因事关联词用法上的不同,而把它们等同起来。这就是以上混淆偏误出现的根源之一。

1.为→因为

(14)*这是我的错,对不起,【为】我从来不记得你的生日。

(15)*以前我不会说汉语,【为】我是越南人。

“为”和“因为”都表示原因。例(14)、例(15)中方括号位置的虚词具有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的作用,但“为”没有此功能,故这两例应当用“因为”。

2.为了→因为

(16)*但是【为了】学习很忙所以没有机会。

(17)*【为了】这个原因,我决定学好中学会上大学选择那课中国语言。

“为了”表示目的,“因为”表示原因,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例(16)、例(17)的“学习很忙”、“这个原因”都表示原因,却用了“为了”,句子不成立,故这两例应当用“因为”。

3.因→因为

(18)*我今天才有空给你写信,【因】我的工作最近很忙。

(19)*于是,我不能继续去旅行,【因】没有钱。

“因”和“因为”都可以用来表示原因。但“因”的书面语色彩浓,“因为”则既用于书面语,又用于口语。此外,“因”所连的“原因”偏句只能放在正句前,不能放在正句之后;“因为”的偏句不受此限,它可前又可后。例(18)、例(19)都具有口语色彩,其“原因”偏句都是在正句之后,却用了“因”,句子不成立,故这两例应当用“因为”。

4.由→因为

(20)*这儿是河内最有名的地点,是【由】它有美丽的风景。

“由”和“因为”、“由于”都可表示原因。但“由”表示原因的时候动词是有条件的,动词一般要有[+引起]或[+造成]语义特征。另外,“由”是介词不能连接分句;“因为”、“由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可以连接分句。用“由于”时,“原因”偏句要放在正句之前,不能放在正句之后,“因为”的用法却不受此限。例(20)中正句在前,“原因”偏句在后,故这两例应当用“因为”。

5.由→由于/因为

(21)*我【由】急忙,所以不注意到这件事而主观不准备钱。

“由”和“由于”、“因为”都可表示原因。但“由”不能跟“所以”搭配使用,“由于”、“因为”却不受此限。例(21)应当用“由于”或“因为”。

(二)母语知识的影响

鲁健骥(1987)曾指出“目的语的词与母语的词之间在意义上互有交叉。这种意义上的交叉有时是很复杂的,而学习者往往简单地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理解和使用目的语的词”。张博(2007)也认为“不同语言词汇系统与汉语词汇系统的对应关系并不一致”。

汉-越、越-汉词典[3]中,汉语因事关联词和越南语因事关联词的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汉-越因事关联词对应表

越南学习者可能受词典的影响认为“为、为了、因、因为”和“vì”对应,“由、由于”和“do”对应。然而,“为、为了、因、因为”和“vì”、“由、由于”和“do”并不完全对应,使用时,它们的句法位置不完全相同,如表4所示。

表4 “为、为了、因、因为”和“vì”、“由、由于”和“do”语义功能和句法位置对比

越南语因事关联词“vì”、“do”参与构成的结构或分句可以位于正句之前,也可位于正句之后。汉语因事关联词中只有“因为”构成的结构或分句时可以位于正句之前,也可位于正句之后。

若将越南学习者的混淆误例直译成越南语,我们会发现它们完全符合越南语的表达方式。例如:

(22)*难过【为】看见妈妈老了。(为→因为)

难过为看见妈妈老了

(23)*我很幸福【为了】有一个那么好的朋友。(为了→因为)

以前我不会说汉语为我是越南人。

(24)*我知道我妈妈很喜欢,【因】是我做的。(因→因为)

我知道妈很喜欢因是我做

(25)*【由】近海的地形所以空气很好。(由→由于/因为)

由地形近海所以空气很好

可见,越南学习者出现这种混淆偏误,是越南语影响的结果。如上所述,词典中将越南语“vì”和汉语“为、为了、因、因为”、越南语“do”和“由、由于”作为汉-越语对应词,但它们的句法位置和语义功能不完全相同(见表4)。正因为如此,越南学习者使用汉语因事关联词时经常出现混淆误例。

五、结语及建议

总而言之,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因事关联词时经常出现混淆偏误,共有5对易混淆词。其中有4对是“为、为了、因、由”分别与“因为”混淆,有1对是“由”和“由于”的混淆。混淆现象的主要来源是学习者目的语和母语知识的双重影响。汉语“因为”的用法比“为、为了、因、由、由于”的广,在句法位置和语体色彩两方面都不受限制。越南语的因事关联词中没有与汉语因事关联词完全等同的对应形式。“vì”、“do”的用法分别比“为、为了、因、因为”、“由、由于”的广。

然而,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近义词词典[4]只注意辨析“为-为了”、“因为-由于”、“因为-为了”的异同,忽视了其他词对的异同。实际上,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的5对易混淆词中有3对“为-因为”、“因-因为”、“由-由于/因为”在这些工具书中却找不到答案。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编纂面向对越汉语教学的近义词词典时,除了涉及“因为-为了”的异同外还要说明“为-因为”、“因-因为”、“由-由于/因为”的异同;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对比“vì”和“为、为了、因、因为”、“do”和“由、由于”的异同,实验研究证明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使用对比分析输入语言(contrastive analysis input)在减少偏误率方面比不使用对比分析输入语言更为有效(Sheen,1996);三、教材编写者要设计一些与因事关联词相关的填空、选择题之类的练习,也可以设计一些越译汉练习,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汉-越语言的差异,有助于减少混淆偏误的出现。

注释:

[1]该语料库为自建语料库,规模约为81.96万字,分为“目的语环境分库”和“母语环境分库”。每个分库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水平。语料分别来自于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越南留学生的写作课试卷(分级的标准是一年级为初级,二年级为中级,三、四年级为高级)、越南胡志明市开放大学、胡志明市师范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胡志明市外语信息大学、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外交学院学生的写作课试卷(分级的标准是一、二年级为初级,三年级为中级,四年级为高级)以及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越南考生的写作试卷(分级的标准是通过为高级,未通过为中级)。

[2]这六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分别是《现代汉语虚词》(景士俊,1980))、《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1987)、《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1999)、《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2001)。

[3]这些词典分别是《越汉辞典》(何成等人,1960)、《汉越词典》(侯寒江、麦伟良主编,1994)、《现代越汉词典》(雷航主编,1998)、、、、、

[4]这些词典分别为《汉语近义词典》(王还主编,2005)、《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赵新、李英,2009)、《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学词典》(朱丽云主编,2009)、《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杨寄洲、贾永芬,2011)、《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赵新、刘若云,2013)、《汉语800虚词用法词典》(杨寄洲、贾永芬,2013)。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董大年主编:《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8年。

付 娜、申旼京、李 华:《韩语背景学习者“爱”类同素易混淆词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6期。

傅雨贤等:《现代汉语介词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课题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何成等:《越汉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侯寒江、麦伟良主编:《汉越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景士俊:《现代汉语虚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雷 航主编:《现代越汉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1944/1982年。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编写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苏向丽、莫修云:《不同母语CSL学习者“时间量度形容词”的混淆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期。

苏向丽:《CSL学习者单音量度形容词混淆的错杂性与不平衡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

王 还主编:《汉语近义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

萧 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杨寄洲、贾永芬:《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杨寄洲、贾永芬:《汉语800虚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

张 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张 博:《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及其研究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张 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张连跃:《英语背景CSL学习者特异性词语混淆探因及对策》,《汉语学习》,2014年第5期。

赵 新、李 英:《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赵 新、刘若云:《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周 刚:《连词与相关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 琳、萨仁其其格:《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1期。

朱丽云主编:《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学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Selinker Larry.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vol.X/3.

Sheen Ronald.The Advantage of Exploiting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96,vol.XXXIV/3.

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Causes of Chinese Reasonable-Intent Connectives of Elementary Vietnamese Learners in the Native Language Environment

Luu Hon Vu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Banking University HCMC,Ho ChiMinh city 800010 Vietnam)

Range of this paper’s study is six Chinese reasonable-intent connectives.They are wei,weile,yin,yinwei,you,youyu.We inspectand analysis the confusable phenomenon of Chinese reasonable-intent connectives of elementary Vietnamese learners in the native language environment.Our standards of the couple of confusable words:the confusable frequency is over two,the confusable percentage is over 10%.We have five couple of confusable wordswith these standards.The confusion focus on the situation ofmustuse yinweibut use otherwords.The causes of confusable phenomenon aremother language transfer and overgeneralization of target language.Base of the study,wemake some suggestions.

reasonable-intent connectives;elementary Vietnamese learners;native language environment;Confusable Words

H195

A

2221-9056(2017)04-0525-08

10.14095/j.cnki.oce.2017.04.009

2015-09-28

Luu Hon Vu(刘汉武),越南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Email:vulh@buh.edu.vn,luuhonvu@163.com。

衷心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文中错漏之处,概由笔者负责。

猜你喜欢

关联词虚词现代汉语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