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兴趣与考试之间的茅盾

2017-06-30曾爱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个性

曾爱轩

摘要:现在新兴的考核美术教学质量的方法莫过于考试了,除了考技能还要考理论,在此,本人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从激发兴趣的角度而言,越少要求学生去背理论越好。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性教学,往往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他们让学生通过反复临摹、默背等手段来完成考试习题的练习,以达到过关目的,使原本有趣的课堂,变的像种秧苗一样整齐划一,个个画的人物动态几乎一模一样。根本失去了孩子的天真浪漫,没有自己没有个性。

关键词:考核美术 ;考技能 ;兴趣的角度 ; 应付考试 ; 个性

现在新兴的考核美术教学质量的方法莫过于考试了,除了考技能还要考理论,在此,本人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從激发兴趣的角度而言,越少要求学生去背理论越好。一个星期仅有一两节美术课,且一节课仅有15分钟讲课时间,因为通常还要留2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去动手练习,技能的重难点能突破已经不易,如果挤一大堆时间去强调理论的知识点,显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不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而不是放在理论技巧的灌输上,这点教育界已有共识,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如果丢了学生的兴趣去强塞理论与技巧步骤,岂不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吗?

此时管理层又不同意了,那按你的意思就是不要考试啰!那如何检测老师有否认真教学?真的除了考试就无法测量老师有否认真教学?质量是否过关吗?其实不然,从学生的画面上,参赛结果上,作品展示展览上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教学质量;从学生的作品里基本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构图能力,创作思路,造型能力,上色技巧,透视规律,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等。这样即可以省去学生大量的死记硬背的枯燥理论习题的苦脑,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人对目前考题的初步了解,这些出考题的老师还真是花招百出,随便就可以搜出四五百道的考题。提出的问题很多并非课堂教材上要求必须知道的,必须要求硬背的,一但要考试,这些习题都变得必须挤出大量的上课时间去讲解强调,学生也必须挤破脑袋去死记硬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又掉入到把学生的大脑当成知识的袋子——硬塞的教学模式中去。试问,美术院校高考都不以这种方式来“烤”学生,为什么中小学生要以这种方式来“烤”学生。中国学生的脑袋为应付毕业考就已经被知识塞得脑袋爆满,现在却还要再加几道“菜”——现在连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考也要考美术、体育、音乐等技能科,这些技能科的各种习题,几乎把中国学生的脑袋挤破。中国的青少年根本没有时间去搞创新,没有精力去搞自己的兴趣专长。把中国的学子们教育得个个有点像模子里刻出来的书呆子——理论不错,实践不足,会做计划,但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十分凸显。

请听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在那里咆哮“累得脑袋快要爆炸啦——”。

那么就不能给学生的大脑一点点空间,放掉一些,给学生减减负。正所谓术业有专功,让学生有选择的学,有兴趣的吸收自己喜欢的知识,让学生的大脑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比如技能科只考技能,不考理论,又会如何呢?这么多年下来不是也测评得很好吗?管理老师的方法有那么多,为何要选这种最犯学生众怒的方法?不解?仅抽考技能就可以把老师和学生考倒了嘛!比如曾经的一份考试题目是这样的:

请你绘画一幅运动会为主题的画,也可以想象2008北京奥运会。要求:1、符合题意,画面美观,富有想象。2、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除了用去答前面选择题的时间约20分钟外,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能画出两三个人物动态就已经是天才优等生了,可考试题意还要求学生把整个运动会场面画出来,还要画面美观,富有想象,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试问,你给学生的时间够吗?正常情况下要三节课才能画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让一个成年人来画一幅运动会的画都未必画得出来,凭什么要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要能表情达意的画出个运动会场面来?我觉得以上考题拿去考初二的学生,恐怕也能考倒一大片。不知道你们别处的学生是否比我们这里的孩子优秀多少,总之,我们这里的孩子基本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画不出一幅运动会的场面或一幅游乐场的场面。

再来谈谈评述题,如下例:

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知道这幅木版年画的名称吗?请你说说它的寓意,并用几句话谈谈你的感受与发现。(附下图)

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求初步了解绘画的表达寓意即可,但如果要考试的话,则要背大量的相关范例,至少要识得四五十幅范图才算基本能达到应付考试的水平。

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性教学,往往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他们让学生通过反复临摹、默背等手段来完成考试习题的练习,以达到过关目的,使原本有趣的课堂,变的像种秧苗一样整齐划一,个个画的人物动态几乎一模一样。根本失去了孩子的天真浪漫,没有自己没有个性。如此一来,对美术创新,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存在严重的制约,对学生个体发展而言是弊大于利。失去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考试成绩成为了讨好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工具,而非真正出于对学生美育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中的蒙懂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具象思维衍生到抽象思维。小学生能力水平还很低,技能技法不高,创新教学仍然具有较大的难度。考试便成了强加给学生的一道又一道枷锁。小学生们喜欢的是,在玩中学,也在玩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与乐趣,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学生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他们更能激发起美术学习的兴趣。

此时管理层又要发话了,那按你的意思,该如何做?推荐大家看看东莞美术特色校建校方案。

目前,东莞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新风中学的版画教学,石龙三中的钢笔画,道滘的景泰蓝,东莞松山湖学校小幅油画,厚街景湖中学粉印木刻版画,桥头中学的石膏版画,光明中学和大朗一中的书法等,以上各学校还在不断涌现出各自的特色,我觉得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endprint

新课标提出“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如果要考试的话,教师根本不敢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来采纳特色教育,再说也没有时间呀,别忘了一个星期仅有一两节美术课。

兴趣教学是 “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考试目标刚好相违背的;兴趣教学侧重的是美术技能技法强调,考试目标教学侧重的是文字理论的表述,整齐划一;兴趣教学侧重技能技法的随意性创新性教学,看似轰轰闹闹,实则是给学生自由空间走着自由之路,这与当前的教学理念并不违背。当我们在应付考试教学时,是否能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拾到的是芝麻还是西瓜?众所周知,学生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悟性的高低快慢不同,因此关注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在教学内容上应给予一定的弹性。在中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性上的差异,允许学生的“异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只有老师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才不会在课堂上搞一刀切,中小学美术不像高中美术教学强化模块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模块学习,如果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过分重视考试标准,势必造成大量学生厌学,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当看到大量的考题出来后,让我看到了考试教学的弊端,看到了为培养兴趣而教学的美术教学的悲哀,但这种考试形式犹如美丽的衣衫,让人观之美丽,却又及不符合教学实际。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不单是美术教师本身的无奈,也是学校领导非常头痛的无奈,当然也是众多教育界领导的无奈。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会影响兴趣教学的实施,可得迎合上级个别领导的旨意呀。于是大家都沉默,

沉默是金,明则保身,保官帽要紧呀。至于学生高不高兴,反正他们反对无效,管他呢!就像漫性传染病,漫漫渗透,全国蔓延。温水煮青蛙(学生),只要不会死人就没事。尊重学生个性又从何谈起?

总之,中小学美术课堂能在新课标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以学生年龄阶段认知特征相适应,根据本土文化資源,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凸显美术学科特色,以美术知识的普及为优先,在普及中有侧重,积极开展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美术特色教学,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做好总体规划,通过阶段性的实施来形成总体特色。美术教师要有所为就应做大胆的尝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教学,不断进行教学上的反思,为中小学美术常规教学作出有益探索,同时也期盼管理者给予理解和支持,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新课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实小 365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
浅谈数学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
放飞心灵?发展个性
京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山水骀宕 景致漫漫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