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钓鱼的启示

2017-06-26李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鲈鱼汇报钓鱼

李华

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本组课文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专题编排。意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因此,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既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赏等能力,又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而设身处地地读文章,更多地涉及读者个人的生活体验。

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内容比较深奥,要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能化难为易,学生才能感悟文本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紀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 学 法: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再看题目,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①“是”“非”是什么意思?②道德实践难在哪里?

3.明确学习目标

4.出示学习要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到底“难” 在哪?

5.学生自主学习

6.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一:可以从以下两或三方面着手准备,选择一方面进行汇报

(1)“我”为什么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2)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3)“我”的心情变化(找到相应的语句)

得意——( ) ——( ) ——( )

温馨提示二: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完成“有感情朗读”这一目标。

7.汇报展示

(1)作者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①小结原因:好不容易钓的 鱼大 鱼美 没人看见

②指导朗读。

(2)作者心情变化

①想象:面对儿子委屈的泪水和乞求的目光,父亲会说些什么?

②出示原文的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③指导朗读。

(3)抓重点语句品味父亲的心理活动

①反复诵读父亲的话。

②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引读。

师:我从黄昏到月亮升起一直在湖边钓鱼,直到深夜我才钓到一条鱼。我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把这条鱼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生读(出示句子):“我和父亲……翕动着。”

师:当父亲看完表后发现距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不到时,他坚决地说:

生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到湖里去。”

师:爸爸的这句话犹如这黑夜中的一道闪电让我一震。

生:“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师:父亲还是那样的平静 生:“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师:这大半夜的怎么会在这么幸运呢?我很委屈。生:可是……。

师:当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的影子。 生: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生: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3)理解鱼和“鱼”的意思

①对于建筑设计师的我面临的诱惑人的“鱼”是什么呢?

②举出我们生活中诱惑人的“鱼”。

(4)父亲怎样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导读父亲告诫“我”的话。)

(5)感谢父亲。

8.在学习中你有哪些疑问还没解决?

三、写话:文中哪些语句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完成课后第四题)

四、推荐阅读:

《举手》 《巧克力的诱惑》

总结

1.学习方法2.预习情况3.课堂表现4.取人之长

板书: 13 钓鱼的启示

鱼 “鱼”

悟 拒绝 诱惑

猜你喜欢

鲈鱼汇报钓鱼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一叶舟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