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浅析

2017-06-26李雷马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

李雷 马靖

摘 要:通过作者自身的体会,对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 艺术设计 教育

说到艺术设计教育就不能不说包豪斯,包豪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它的三大构成,艺术与技术新统一都是影响日后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同时它所提出的“工厂学徒制”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现象,激发出新的灵感。学校与社会上的工厂合作,将实际的项目拿到学校制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取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使学生在没有出校门之前就完成实际项目的指标,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学生对大项目的整体把握能力。包豪斯的师资力量也是艺术教育应该研究的对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每个教师都有丰富的艺术阅历和设计经验,在与学生们共同完成课题的同时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学生,使得学生渐渐的培养自己的设计风格,通过对包豪斯的研究使得一些新的想法慢慢的酝酿生成,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问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我将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个事物,将事物解构分成三个部分,教育者(教师),教育方法,教育对象(学生)以便对这三个部分进行比较和深入的分析。以往我们看到的很多艺术设计教育的书大多是进行了教育方法的改革或者说是改变,而没有将视线放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上,我们着重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看教育者,教育者应该明确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非常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当代中国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造成了很多高校的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所以很多高校为了增加就业率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计划,更多的教育一些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点是恶性的,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大学本科阶段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明确这个标准,也就是说通过大学四年的教育和学习,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而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要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些问题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前都是要明确的,也许这样会伴随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出现,教师本身就不是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如何培养出设计大师或艺术家呢,这不是一个问题的问题,纵观设计史和艺术史设计师和艺术家数不胜数,但是又有几位出自大家呢?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教师自身应该端正态度,明确使命,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用的教学方法和高年级时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设计风格,这个时候再用低年级灌输式教育来限制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是不得当的,而这个时候的老师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辅助,也就是辅导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改变自己想法来顺从老师的想法从而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80后一代的教育应该与以往其他年龄段的教育不同,80年代是50年代人的后代,而50年代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一代,经历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过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而作为他们后代的80后在思想上对他们是具有颠覆性的,80后的一代是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长大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影响的第一代人,思想上具有以往没有的先进性,这样的性格使得80后具有特殊的思想和个性,同时80后与后现代主义紧密相连,思想上和行为上不喜欢收到约束,所以针对具有这样特征的学生,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同时更主要的是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教育方法改革是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使用的方法是能够影响学生对与知识的兴趣。同时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是紧密联系的,有了好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培养出良好的创作思想来完善设计和艺术作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本身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研究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希望继续深造,这一点本身就是积极的,但是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考研之前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在自我约束能力和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要比本科生强,针对这样对学习有主动性,但对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就应该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试分析国内外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艺术生涯,从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艺术生涯中找到共性的部分,再将这些共性的部分分成阶段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有步骤的完成阶段性的指标,为学生达到最終目标形成一种阶梯式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确阶段性的任务,同时通过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使得学生对学习专业的信心得到增加,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自我养成自我品牌的意识,将自己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在每一科专业课中都融人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品牌的习惯,转变学生以往错误的学习习惯,以往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件非常头疼的科目,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使得设计师职业本身变成了一种无国界的职业,艺术作品以及设计作品更是无国界的,所以在高校中就应该培养学生怀有这种大艺术,大设计的思想,将英语作为一项指标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项指标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打破学生传统上的认为专业课学好了能够弥补英语上的不足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使学生对待英语有重新的认识,为培养未来世界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做基础的准备。

教师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传授设计的基础课,史论课,技术课以及学生心里的辅导课程,使得学生在低年级的耐候就培养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进入高年级的同时基础课部分渐渐结束,是得学生在完成创意表达的时候不再受到技术制约,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灵感,与此同时教师由传授知识见见想辅导帮助学生完成想法转变,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的赛事,完成业内外的指标,这样慢慢的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的同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所完成的设计作品成熟,设计思想先进,知识体系完善,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自我品牌意识强,坚持走自己的设计道路,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样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才是高校应该培养出来的。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星.云.海》
《花月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