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密《云烟过眼录》版本考述

2017-06-23于少飞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周密抄本丛书

于少飞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周密《云烟过眼录》版本考述

于少飞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周密《云烟过眼录》自成书以来版本颇多,历代文献记载较为简单,后世相关研究也少有关注。总体上可以归为一卷本、二卷本、四卷本三个体系。这些版本之间关系紧密,多前后相衍。一卷本最接近周密初稿,二卷本、四卷本皆为后人增补,已非原貌。

周密;云烟过眼录;版本

周密是宋末元初著名词家、诗人和笔记著作大家,有《绝妙好词》等词集及《齐东野语》、《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等笔记著作传世。其笔记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众多笔记中,《云烟过眼录》(以下简称《过眼录》)是中国第一部以著录私家所藏书画为主要内容的笔记著作。作者记其所见法书名画,各以藏者标目,间有赏鉴品评之语,在中国古代艺术史、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后有元人汤允谟作《续录》①一卷。《过眼录》自问世以来,翻刻影抄,版本较多,难免鲁鱼亥豕、泥沙俱下。诚如张之洞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1]因此研读此书,首先要弄清其版本流传情况,方可择善而从。

据夏承焘《周草窗年谱》考,此书大概成于作者入元以后。周密原稿,早已失传,历代藏书目录关于此书的记载也多繁杂。以下笔者将从历代文献所记《过眼录》版本情况和当今学界关于此书版本的相关研究入手,对其众多版本进行梳理,辨其优劣,以期不仅为研究者选择底本提供便利,更对整个中国古代艺术史、文化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云烟过眼录》版本的相关记载及研究

宋元时期的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和地方志中均无《过眼录》版本情况的相关记载。自明代始,记载逐渐增多,但所记多简单。如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著录一部,范钦《天一阁书目》著录一卷。至清代,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收录四卷,未及《续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四卷,钱曾《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读书敏求记》收录抄本一卷,徐乾学《传是楼书目》著录四卷,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收录一卷,钱大昕《元史艺文志》收录四卷,《续录》一卷,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著录冯舒藏本一卷等等。

清代诸多学者的著作中也有关于《过眼录》版本情况较为详细的记载,如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著录四卷(《宝颜堂祕笈》本),《续录》一卷(《奇晋斋丛书》本),并云:

原书乃其入元以后所作,皆记所见古器奇玩,及法书名画,各以所藏之人标目,间加以赏鉴之语,然记载颇夥,足资参考。……仲谋所续,体例颇与原书相似,虽止三十九条,亦足以补其阙。其书世无传本,故《唐宋丛书》祗收原书,不及《续录》,近陆梅谷得都元敬手钞本,刊入丛书,并为之跋。[2]

汤允谟之《续录》世无传本,目前所知最早为明代收藏家都穆的手抄本,后由清人陆煊收入《奇晋斋丛书》,并为之跋曰:

周公瑾《云烟过眼录》,说类中概不一刻矣。独汤君《续录》则世多未见,《御定书画谱》曾一采之。煊访求十余年,近始得都元敬手抄本,相其体例错杂,当是未完之书,然代改时移,宝迹良散,而独存此蠹余数页。[3]

可知都穆手抄本亦非完本。将《奇晋斋丛书》本《云烟过眼续录》与《志雅堂杂钞》进行比对,可以发现《续录》中有多条来自《杂钞》,可见汤氏《续录》乃参考《杂钞》而成。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收《过眼录》二卷,题“宋齐人周密公谨”撰,记曰:

某氏手跋曰:弁阳老人所著《云烟过眼录》中附叶森、文璧二氏所见,与汤允谟《续录》数页,非尽周公之书也。世所传抄与刻本皆僞舛不可读。此为张青甫所校,犹有未尽。余复重加考正。然其中错乱无序者尙多,聊且录出,以备遗忘。戊午三月廿二日,京师横街,时余病日糜,食粥一月矣,林村题。[4]

此二卷本即陆氏所刻《十万卷楼丛书》本,“某氏”即为林村,不得考。张青甫乃明代收藏家张丑。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过眼录》四卷,《续录》一卷,并对该书的版本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

其命名盖取苏轼之语。第考轼《宝绘堂记》,实作“烟云之过眼”,旧本刊作“云烟”,殆误倒其文。然钱曾《读书敏求记》载元至正间夏颐钞本已作“云烟”,则讹异已久矣。曾记“夏本”作一卷,而此本四卷,或后人所分欤?观所记收藏之人,盖入元以后所作。中有汤允谟、叶森、文璧之语,盖点勘是书,各为题识,传写者误合为一。[5]

后世也有著作对《过眼录》的版本情况进行了标注。如邵懿辰撰、邵章续《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对明清、民国时期的抄本、刻本记载得较为详细:

明刊本;祕笈本;《唐宋丛书》本,无续;《奇晋斋丛书》本,无前录。

《续录》:元至正夏颐抄本,佳;明隆庆周曰东抄本,佳;能居士手抄本二卷,又《别录》二卷,亦草窗作,所记乃年月观于某所;清抄本,罗以智过录,严元照校语;《十万卷楼丛书》本;《美术丛书》本。[6]

此“明刊本”即指尚白斋沈德先刊印本,实际正是《宝颜堂祕笈》“正集”本,邵氏另记“祕笈本”,误以为两者不同。

收录《过眼录》版本最多的是《中国丛书综录》,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卷本:《云烟过眼录摘抄》(《玉说荟刊》本),《续集摘抄》(《玉说荟刊》本);[7]

二卷本(附《续集》一卷):《十万卷楼丛书》(三编)、《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美术丛书》(二集第二辑);[8]

四卷本:《宝颜堂祕笈》正集(万历本、民国石印本)、《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附《续录》一卷)[9]

其中,《玉说荟刊》为摘抄本,可置之不论。二卷本与四卷本均为当下比较常见的刻本。

自民国以来,学界对《过眼录》的版本情况关注较少。夏承焘《周草窗年谱》附周密著述考,记《过眼录》四卷:

其书较多于《志雅堂杂钞》,而往往误连叶森注于正文,如卷三“胡存斋所藏玉花尊”条云:“叶森于大德十一年以百一十五锭得之于骨董。”其时草窗已卒九载矣。其他涉及元末者,皆叶氏注也。森称“先师吾真白”云云,盖吾丘衍之徒也。[10]

夏氏认为此书往往误连叶森之注于正文,实则并不止叶森之注,还有汤允谟、文璧之题识、注文。由此可知,《过眼录》中涉及元末者,亦并非皆叶氏之注。

汤清国《周密笔记研究》主要参考了《中国丛书综录》中关于《过眼录》的版本情况,并比较了二卷本与四卷本的异同,但其表述多有讹误。如其记《宝颜堂祕笈》本的体系时,列为“正集本”、“万历本”、“民国石印本”三种。其实《宝颜堂祕笈》之名系约定俗成,实则沈氏所刊之书并无此总名,而“正集”乃其中之一,全名为“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祕笈”,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沈氏尚白斋刊。所以“正集本”《过眼录》即“万历本”《过眼录》。[11]

汤清国还提及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同治年间佚名二卷抄校本:

所据校本为何小山旧抄本,与陆本刻本相较,内容大体无缺,个别处互有缺漏。又分卷起讫不同,抄本卷下始于“胡存斋泳所藏”。[12]

据《藏书家》所记,《过眼录》有曹氏菱花馆所出何煌批校本,底本为《宝颜堂祕笈》四卷本,卷下始于“胡存斋泳所藏”,迭经何煌、顾莼、黄丕烈、陈揆、张蓉镜等大藏书家递藏,何煌通批全书并作跋语。[13]文中所云“何小山旧抄本”即指此本而言。

汤清国《周密笔记研究》虽然依据卷数对《过眼录》的版本进行了分类,但可惜并没有理清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提及更早时期的抄本。此外,刘静《周密研究》亦是将《过眼录》的版本分为了一卷本、二卷本和四卷本,其缺憾处与汤氏同。

二、《云烟过眼录》版本系统

《过眼录》版本虽多,但大致可以归结为一卷本、二卷本、四卷本三个系统。现分别论述于下。

(一)一卷本

据现有文献记载,《过眼录》最早的版本为元至正廿年(1361)秋八月夏颐②手抄一卷本,原本已佚。夏本主要有两个传承系统:

1.周曰东——冯舒——叶奕——刘履芬

明隆庆三年(1569)秋八月,周曰东重书夏颐手抄本,并作跋曰:

往岁嘉靖乙丑腊日,余过东城顾氏何有斋,文四子悱携元人钞本来观,且托少潜文录,寄乃公三桥博士。[14]

通过此跋,可知周氏此本转录自文氏③所藏夏颐手抄本。罗振玉《雪堂类稿戊·长物薄录》亦载明抄本一卷,末有题识二行“至正廿年秋八月夏颐手抄于立志斋中,隆庆三年秋三月周曰东重书一过”[15]。

周曰东手抄本后为明人冯舒传抄。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载:

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载元至正间夏颐钞本,此本即从之传录。卷尾一行云“隆庆三年秋八月周曰东重书一过”,首尾不分卷,与世所行四卷者异,其中序次文字亦互有详略,殆为后人增损与?旧藏邑中冯氏,每叶栏外左角有“冯氏藏本”四字。[16]

可知冯氏所传即周曰东手抄本。冯氏家抄本后又被清代叶奕宝稼堂所得。叶奕于崇祯十年(1637)“从冯定远伟节处得周君手钞本”[17]传录,并作跋文。此后又有清人刘履芬手抄本,卷端有“刘履芬印”、“泖生”、“长洲章氏四当斋珍藏书籍记”等印,可知此本后经清人章钰四当斋收藏。卷尾不仅有“至正廿年秋八月夏颐手抄于立志斋,隆庆三年秋八月周曰东重书一过”等字,还有上述周曰东与叶奕的跋文,以补叶奕本亡佚之缺憾,更为周氏传抄夏本提供了明证。

2.丁敬——鲍廷博——罗以智

丁敬为清代著名收藏家,其所抄《过眼录》今不得见。清人严元照录、劳格校跋本《过眼录》载罗镜泉所抄鲍廷博本有丁敬跋文二则,乃鲍氏知不足斋于乾隆庚辰(1760)四月所记,介绍了丁氏一卷本的情况:

余得一本,乃元人夏颐所抄本,以兰坡赵公所藏为首,与祕笈所刻多不同,惜毁去。

此录当以兰坡赵与懃为首者,是好本子。丙申所引王晋卿即章所为画,样式特详,所记亦比别本详悉。惜余本燬于火,闻汪伯子兄向余言有张米葊藏本,当属善本无疑,当借来影抄之。[18]

可知丁敬本乃传抄夏颐本,惜毁于火,今已不存。丁敬与鲍廷博交好,盖当时鲍氏得见夏颐抄本,并传录之。

此外,国家图书馆藏戴光曾从好斋所藏鲍廷博校本,卷中有“玉磬山房”、“衡山”、“戴光曾印”、“海盐张元济经收”、“涵芬楼藏”等印,可知此书先后为文征明、鲍廷博、戴光曾递藏,后收入涵芬楼。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目》亦有记载。而前文所述,周曰东曾于东城顾氏何有斋观文征明之孙文元发所携元人抄本《过眼录》,可知此本亦出自 夏颐之本。

综上所述,《过眼录》一卷本大致相同,偶有脱误。其基本特点可以总结为:卷上以“赵兰坡都承与懃所藏”为首,详记其所见时间与转徙收藏之轨迹;一家之物往往不载一处,随所见时间而记;文中多处出现“余按”字样,而不见叶森、文璧之题识。由此可知一卷本最有可能是周密初稿。

(二)二卷本

现存二卷本《过眼录》主要有以下两种版本类型:

1.《云烟过眼录》二卷并附《别录》二卷

据史料记载,这一系统最早的本子即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所记“乾隆己卯丁敬抄”二卷本。丁氏有跋文二则书于其后:

乾隆己卯端午日,灯下抄完,俟求他本对过,每以楷书写之。

是本与陈眉公祕笈中所刻又不同,然而祕笈刻本亦可参校也。[19]

丁氏二卷本题“宋周密公瑾著”,卷上以“乔篑成号仲山所藏”为首,卷下以“王子才英孙号修竹所藏”为首。清人劳权以为次二卷本乃后人重编本,其跋曰:

有一人所藏而数见者,乃随所见先后记之。勘以《杂钞》,无不悉合,此本俱归并一处。有偶见一二件,第云某人所藏某件者,此本从一例,前标姓名而列书画于后,割裂牵合,痕迹宛然。又尽削记录年月及转徙归宿及前后重出之语,盖后人重编本。……此本有之,而一卷本不载……予疑一卷本因有脱佚,重编容从《杂钞》增入者。亦有一卷本及《杂钞》俱载,此本所无者,则重编时所遗脱也。[20]

确如劳氏所言,比之一卷本,此二卷本为后人在一卷本的基础上,混以《志雅堂杂钞》中的记载重编而成。而其中有一卷本与《杂钞》俱载者而二卷本无,殆重编时误脱。

此后,清人严元照于嘉庆八年(1803)手抄此二卷本,并作跋曰:

中夏下旬,自武林归,路经塘楼里,访宋茗香助教,观所藏书,借得数种。中有丁龙泓先生手钞《云烟过眼录》一册,爱其记述清妙,新秋始凉,以楷书誊之。录中汤仲谋、叶森、文壁三人皆有附注之语,丁钞或别行低一格,或径杂于各条中,皆非也,其提行分段亦多。灼知其缪者,予悉正之。然讹字脱文,尚不胜擿,俟访它本校之。写既毕,以《宝颜堂祕笈》本校之,补入镇汪张万户一段,其他讹舛相等。此本卷分上下,《祕笈》本为四卷,皆非其旧。据钱遵王所藏元人夏颐钞本,则祗一卷耳。[21]

此后,劳权不仅校跋此丁氏二卷本,还“据知不足斋校龙泓馆传抄元人夏颐抄本覆刻,并记次第墨笔”。又补“兰坡赵都承与懃所藏”十二页置于丁氏二卷本之前,末尾记“已上书画止是手卷大者,不在此数,其中多佳品,今散落人间者往往皆是也”④。

丁氏二卷本之后有《别录》二卷,此乃其好友汪承斋通守所藏祕本。所记多周详,源流并之,足资稽古者考订,极不易得,丁氏以为此即周公瑾属笔之初本。严元照认为前录以所藏之人为目,而此则记某年月日观于某所,多参错不同,其年代次序亦杂乱无章,殆为草窗初稿。而劳权却不以为然,其跋曰:

此《别录》二卷,系从《志雅堂杂钞》中录出,《图书碑帖》一门全录,《诸玩》则录其半,《宝具》取其一则,为此《录》之上卷,下卷全录其《续钞》。《续钞》止《图书碑帖》一门,又有羼入者数条,并疑非全书也。《杂钞》乃草窗著述之底本,其中所载且有见于《浩然斋雅谈》各书者,若此《别录》则又后人钞出,不足存也。[22]

劳氏认为《志雅堂杂钞》才是周密著述之底本,丁氏《别录》二卷乃从《杂钞》中录出。经过比对可发现,《图书碑帖》部分全录自《杂钞》,《诸玩》部分则录其半,《宝器》部分取其一则,这些组成了《别录》之上卷,而下卷则全部录自《志雅堂续钞》。劳氏所言极是。且《杂钞》有元至顺三年(1332)“朱方石岩民瞻氏”序,云:

顷及门叶舍人复出此本见示,书中分类疏记略不经意,间有一二条重见于所著录《别录》中,想随手札记,不嫌互见矣。[23]

可知周密于《志雅堂杂钞》外另有《别录》一书,乃随手札记而成,与《杂钞》有一二条重见。则此《别录》二卷系附《杂钞》而成,而非附《过眼录》而成。由此不仅可以肯定劳氏判断之正确,亦可以说明丁氏《别录》二卷本之来历。

2.《云烟过眼录》二卷,《续集》一卷

上述二卷本《过眼录》末有丁敬跋文,曰“闻汪伯子兄向余言有张米葊藏本,当属善本无疑,当借来影抄之”。张米葊即明代收藏家张丑,其藏本今不存。劳权跋曰:

丁隐君所云张米葊本不可得见,据其《清河书画舫》所载,每与此本合,其次第不同,疑米葊所重定,先书后画,又略分时代先后。[24]

张丑著有《清河书画舫》,著录三国至明代的著名书画作品。考其所载,与《过眼录》多有相合之处,然次第不同。劳氏认为这是张丑将《过眼录》按照先书后画之顺序重订后的结果,此观点需要进一步考证。

后有清人陆心源所刻《十万卷楼丛书》本《过眼录》二卷,《续集》一卷,题“齐人周密公瑾著”。卷末有“光绪十三年岁在柔兆淹茂十万卷楼开雕陆心源校”、“苏城陶申甫刻”等字样。《续集》末有林村咸丰八年(1858)题识。由此题识可知,此本源出于张丑所校二卷本。张丑虽晚于都穆,而《续集》世无传本,直至陆烜刻《奇晋斋丛书》时方才收录,可据此推断张丑校《过眼录》时并未收录《续集》,此《续集》为陆心源刻《十万卷楼丛书》时所补。此本卷上以“兰坡赵都丞与懃所藏”为首,该部分末尾亦有“已上书画止是手卷大者,不在此数,其中多佳品,今散落人间者往往皆是也”等字样,与丁氏二卷本同。以“庄蓼塘肃所藏”分上下两卷,殆陆氏补入“兰坡赵都承与懃所藏”后又另据篇幅所分。

清刻《十万卷楼丛书》本后被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又有民国二年(1913)上海神州国光社铅印《美术丛书》本,题名、分卷均与清《十万卷楼丛书》本同,末有林村手识,但无“光绪十三年岁在柔兆淹茂十万卷楼开雕陆心源校”和“苏城陶申甫刻”等字样。

此外,国家图书馆收有抄本《过眼录》二卷,《续集》一卷,谢□校注,清人周星诒光绪二十一年(1895)校并跋。此本题“齐人周密公瑾著”,卷末有林村咸丰八年(1858)手识。卷上以“兰坡赵都丞与懃所藏”为首,以“庄蓼塘肃所藏”分上下两卷。由跋文可知,周氏于同治五年(1866)以白金十两购此书于福州陈征芝带经堂,光绪十四年(1888)又从魏锡曾处借得陆烜《奇晋斋丛书》残本,以其中所收汤仲谋《续录》覆校,又记鲍廷博跋语二则附于《过眼录》后。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依卢文弨本校改。可知此本与上述清刻《十万卷楼丛书》本实出于同一本。卷首有“翁斌孙印”、“茂苑香生蒋凤藻秦汉十印斋祕箧图书”印。据史书记载,周星诒与蒋凤藻为好友,周氏为官福建之时,亏公款无以偿还,蒋凤藻出重金资之,周氏遂以藏书尽归蒋氏心矩斋。此本后经清末藏书家翁斌孙藏,后其长孙翁之润于1950年将翁氏所藏之书捐赠北京图书馆,此本亦在其中。

此外,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抄本《过眼录》二卷、《续集》一卷,是谢□校注、清人周星诒校跋本的过录本,内容与形式均一致。卷端有“归安陆树声藏书之记”、“静嘉堂现藏”等印。

二卷本《过眼录》主要有以上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前后相衍,不断补充完善。相较之下,陆心源所刻《十万卷楼丛书》本《过眼录》二卷、《续集》一卷在内容上更为完整。

(三)四卷本

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的四卷本《过眼录》为明人陈继儒订正、沈德先校辑《宝颜堂祕笈》“正集”本,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氏尚白斋刊刻。此本未题作者,书名下题“华亭陈继儒仲醇父订,秀州沈德先天生父校”,无《续录》。卷上以“乔达之篑成号中山所藏”为首,卷下以“胡存斋咏所藏”为首。内容与丁氏二卷本同,分卷起讫不同。

此后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文明书局重刻《宝颜堂祕笈》本,前有《云烟过眼录序·就李范应宫君和》,序末云:

今山林贫士既不能徧买书画奇物,又难断博古之癖,愿展是录,作过眼云烟观。则孰成孰亏孰久孰近,总之流转于太虚,又能空诸爱恋贪着之想。东坡云书画奇物,近年视之,不啻如粪土,得毋与仲醇天生参订是录之意同乎?刻成,天生征余序,故为弁之首。[25]

陈继儒、沈德先参订之后,沈德先即向范应宫征得此序,可知此序当与该四卷本成于同一时,然明刻本并未刻录此序,不知为何。此本亦无《续录》。卷四终前有陈继儒跋曰:“周密公谨,齐人,寓居吴兴。其祖少傅公住郡城天圣寺侧。公谨寘业弁山,号弁阳老人。所著书《齐东野语》、《癸辛杂识》。”[26]民国重印时补入,万历本无。

《四库全书》收《过眼录》四卷,前有题要,介绍了此书的内容、命名与价值,还指出书中多处后人混入之语。题“宋周密撰”,分卷起讫与《宝颜堂祕笈》本同,仅在四卷末又附《续录》一卷,题“元汤允谟撰”。

《丛书集成初编》收《宝颜堂祕笈》和《十万卷楼丛书》两个本子,后商务印书馆1939年据《十万卷楼丛书》本排印。《过眼录》前有编者云:

本馆《丛书集成初编》所选《宝颜堂祕笈》、《十万卷楼丛书》皆收此书。《宝颜》原目作四卷,然第四卷乃《续录》,止三卷。《十万卷楼》本二卷,所录多于《宝颜》三卷本,外《续录》一卷亦然,故据《十万卷楼》本排印。[27]

《续录》前云:

本馆《丛书集成初编》所选《宝颜堂祕笈》、《奇晋斋丛书》、《十万卷楼丛书》本皆收有此书。《宝颜》本删节不完,《奇晋》本据抄本刊,多误字。[28]

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据商务印书馆本重印《过眼录》。书前编者之语亦同。然而经过比对,如表一所示:

表一

可以发现《宝颜堂祕笈》本第四卷并非《续录》,编者所谓《过眼录》“止三卷”一说并不成立。而关于《续录》,明万历本、民国重印《宝颜堂祕笈》本《过眼录》均未著录,编者所云《丛书集成初编》所选《宝颜堂祕笈》收有此书且“删节不完”一说实是无从说起。盖其认定《宝颜》本卷四即为《续录》所致。

此外,国家图书馆藏有清人赵宗建校抄本《过眼录》四卷,《续录》一卷。卷中有“旧山楼”、“非昔居士”、“赵宗建印”、“蒲海浮沤”等印。前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范应宫序,后有“清和季子张昞”题识,言其“从眉公宝颜堂获观此书”[29]。然张氏从宝颜堂获观之书究竟是陈氏所刻之书还是所收藏的手抄本,无法确知。《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书目一》著录《宝颜堂祕笈》正续集、杂著之零种曰:“首《云烟过眼录》四卷,周密撰,前《就李范应宫序》,后张昞识。”[30]若此零种真为《宝颜堂祕笈》正集之原书,则陈氏之书刻成之时当收入张氏题识。然流传至今的明刊本和民国重印本并无此题识,不知何故。

《续录》后有赵宗建跋曰:

余病后,偶至陈希诜斋中,见按头有何小山校本,假归,临之,未及半而病复作。俟稍疗,重为临竟。此册脱误殊甚,叶奕善本亦无从正其谬误,是以旧本之足贵也。[31]

可知赵氏此本源于何小山校本,但对于何小山校本的评价却是“脱误殊甚”,“叶奕善本亦无从正其谬误”。赵氏跋后又有张仁美宝闲斋乾隆庚寅(1770)三月跋“其刻讹字极多”[32]则与赵氏“脱误殊甚”正相吻合,可知何本确实脱误讹舛极多。

赵氏此本虽临何本,但又有所补充。卷前不仅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前尚有“云烟过眼卷上,齐人周密公瑾著”等字样,后有赵氏据抄本补入“兰坡赵都承与懃所藏”十一页。后四卷与《宝颜堂祕笈》本同,《续录》源自《奇晋斋丛书》本。此本分卷起讫多有混乱,一方面按照《宝颜堂祕笈》本分为四卷,一方面又将一、二卷合题为卷上,三、四卷合题为卷下。文中尚有多处批改,颇显混乱。

四卷本《过眼录》主要有以上诸多版本,关系密切,然或脱误或增补,均非周书原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过眼录》版本虽多,但基本可以分为一卷本、二卷本、四卷本三个系统,各个系统之间联系密切。一卷本较为简单,最接近周密初稿,有脱误。二卷本乃后人在一卷本的基础上据《志雅堂杂钞》补充而成,系明人所为,较为完整。四卷本系从二卷本而来,仅分卷起讫有所调整,亦有脱误。经过比对,清代陆心源所刻《十万卷楼丛书》本为现今最为完备的本子。然正如罗振玉所言:“考密此书传世者,或二卷或四卷,皆经后人编订,非复旧观……密当时本随笔疏记,故虽一人之物,亦往往分记,不在一简,以所见非一时也。后人编订,不喻此意,乃移易合并,以为整饬,而不知大乱原书之例矣。”[33]现存一卷本、二卷本与四卷本,或有脱误,或经重编者补入其他材料,或经后人调整序次,皆非周书原貌。综上,理清周氏此书的版本源流,掌握其流传的脉络,可以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便利,进而对中国古代艺术史、文化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注释:

①下文所提《云烟过眼续集》与《云烟过眼续录》都是出自元人汤允谟之手,只是后世在传抄中出现了一些脱误。二者只存在次序的差别。

②夏颐生平,今不得详考。叶昌炽《藏书记事诗》疑夏颐为“夏颐贞”之脱误,然王欣夫《藏书记事诗补正》考夏颐有《东园友闻》一书,入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

③“文”指文彭,乃文征明之子,即“三桥博士”。“文四子悱”为文元发,其所携元人抄本当为夏颐手抄本。

④考劳氏末尾所记之语实出自《赵兰坡所藏书画目录》一书中,《美术丛书》收,佚名。

[1]【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略例[M].上海:中西书局,2012:3.

[2]【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八,北京:中华书局,1993:291.

[3]【元】汤允谟.云烟过眼续录[M].清陆烜刻奇晋斋丛书本,国家图书馆藏.

[4]【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皕宋楼藏书续志[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654.

[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58.

[6]【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543.

[7][8][9]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672,909,909.

[10]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372-373.

[11]阳海清编撰,蒋孝达校订.中国丛书综录补正[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10.

[12]汤清国.周密笔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20-21.

[13]齐鲁书社编.藏书家(第十辑)[M].济南:齐鲁书社,2005:54-55.

[14]【清】刘履芳抄.云烟过眼录[M].今藏于国家图书馆.

[15][33]罗振玉撰述,罗继祖撰,萧文立编校:雪堂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290,1290.

[16]【清】瞿镛.铁琴铜剑楼丛书目录[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243.

[17][18][19]【清】严元照校跋并录,【清】丁敬题识,[清]劳格校跋.云烟过眼录[M].国家图书馆藏.

[20][22][24]【清】劳经原等撰,民国吴昌绶辑,王大隆、瞿熙邦补辑.劳氏碎金(卷中)[M].丛书集成续编第71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268,268,268.

[21]【清】严元照.悔庵学文[M].丛书集成续编第19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821.

[23]【宋】周密撰,邓子勉校点.志雅堂杂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

[25]【明】陈继儒.宝颜堂祕笈(正集)[M].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26]【明】陈继儒订正,沈德先校辑.云烟过眼录[M].宝颜堂祕笈(正集)本,明万历三十四年沈氏尚白斋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7][28]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云烟过眼录·云烟过眼录续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29][31][32]【清】赵宗建校抄.云烟过眼录[M].国家图书馆藏.

[30]浙江公立图书馆编.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M].杭州:浙江公立图书馆,1922:19.

(责任编辑:孙书平)

Research on the Edition of Zhou Mi 's Yun Yan Guo Yan Lu

YU Shao-fei

(Higher Institute of Confucian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 China )

Since Zhou Mi's Yun Yan Guo Yan Lu finished, the book has a lot of versions. The literature of each dynasty is relatively simple. Later related research also rarely pay attention to it. In general, these versions can be classified as one volume, two volumes and four volumes of the three systems. These vers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 That system of one volume were closest to the first draft. The system of two volumes and four volumes were all later added, and were not the original look.

Zhou Mi; Yun Yan Guo Yan Lu; version

2017-03-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10@ZH011)的阶段性成果

于少飞(1990- ),女,山东莱阳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从事目录版本学、经学研究。

G256

A

1008-7605(2017)03-0111-07

猜你喜欢

周密抄本丛书
当闺蜜变成姑嫂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照应周密,行文流畅
夏天的风秋天的雾
梅花绽放 满园春香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