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教学组织形式的问题与改革途径的探讨

2017-06-20杨惠娟王景张洪映张松涛史宏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班教学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

杨惠娟+王景+张洪映+张松涛+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分子生物学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息息相关,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是生物学相关课程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与技术,本文特对分子生物学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途径进行一些探讨,建立更好、更完善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小班教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33-02

现代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注重教学的组织模式,教学的内容被以引导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授课听讲模式,通常是一个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座位上似听非听,待下课铃响起,该教学环节即完结。然而关于教学效果如何,却很少被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放在一个不可推卸也不可避免的主角地位,一节课讲授内容的多少、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讲授过程和讲授方法有很大关系。通常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校会把评估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师的身上,比如,教案准备是否完备,电子课件是否美观大方,讲授的知识是否有条不紊,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本人自然而然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组织工作。然而,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呢?学生是否感兴趣呢?学习效果如何呢?教师讲是讲了,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只有到整个课程结束,一张卷子评估了事。教师把讲课当成任务,学生把学习当成负担,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一个缺点。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在教学过程中又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那么,教学的组织模式就是重中之重。

分子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农业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所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开课的学生通常是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及一年级硕士研究生,那么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会有一些改变,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比如,针对本科二或者三年级学生讲授的内容比较偏重理论,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分子生物学非常陌生,他们需要接受一些基本的、理论性的专业知识,这个时候就只能填鸭式的进行灌输,效果却甚微。对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则在保持一些重要理论的基础上添加相当大部分的生物技术知识,因为考虑到研究生都是要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的,所以会把重心放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培养上,然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反复思考过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模式传统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对于遗传物质、基因、表达、沉默等一些名词的解释只能依靠文字,然而学生仅仅通过文字除了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和技术,因为该门学科的极度抽象化导致了学生对该课程极其枯燥乏味的认识。其次,实验设备的欠缺使得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的有机结合。分子生物学可以说是一门实验科学,当然有不可缺少的理论支撑,但是技术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分子生物学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使学生在实验室当中进行多课时、多实验的实践学习使得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仅仅只能停留在文字水平。学生无法把抽象的理论技术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动手的现状。第三,学生人数偏多使教师很难同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通常同一课程同一年级的教学模式是把所有班次放在一起进行大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节省了时间,然而多数时候只有少数学生在认真学习,而作为一个老师要在课堂上照顾到上百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间非常困难可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由此,教师也只有一味的讲授自己准备的授课内容,而对学生的关注将到了最低。可想而知,这种讲课和学习的模式使得双方都当成一种任务,取得的效果自然甚微。

据此,针对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进也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了,提出了可以实施的几点措施。

首先,可就具体要讲授的内容寻找文字以外的资源来辅助教学。因为分子生物学抽象,所以就需要文字以外的一些手段来使学生能形象地接受、理解分子生物学知识。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音像、视频、动画、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比如讲授DNA结构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DNA的结构模型,对照着模型讲解DNA的组成部分及结构特点,那么DNA双螺旋的结构就形象地摆在了学生面前,自然学生也就在观察过程中记住了其结构特点,同时对其结构的组成部分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布方式也有深刻的了解。再比如,在讲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时,可以制作成动画模式,以过程演绎启动子与转录因子的结合过程,然后启动基因的转录,以及信使RAN的生成及转运出细胞核的过程。甚至连RNA的转录后剪切过程都可制作成动画模式,然后配上讲解,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其次,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比例。分子生物学无疑是一门以大量生物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主要战场,当然也离不开一些相关仪器设备的硬件支撑。所以,试验课时至少要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而不是现状态下的四分之一左右甚至还要少的比例。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切身体会分子实验技术的应用及操作过程,并能更好的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针对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更应该占到绝大部分,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实验条件也是应该改善的一部分。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改善实验教学呢?如果有条件达不到的实验比如需要大型荧光显微镜、或者大型的序列测定仪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进行讲解,至少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水平。对于一些对实验条件要求较低的实验,比如PCR扩增基因,基因的克隆、载体的构建以及植物的转染等实验,应尽量加大课时进行开设。只有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学习时间才能切实的让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第三点,就分子生物学该课程来说,应以小班教学为主,尽管对每一个班的教学内容都基本相同,但小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大大优于大班教学。尤其实验课时比例大的学科,小班教学更应该是主要教学模式,甚至可以作成小组教学的模式,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小班教学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生认为的难点,以便进一步进行讲解。相信如果在以上方面能做出改进,分子生物学的课程教学将会取得极为有效的效果,也将成为最有利于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应改变一贯的试卷式的考试模式,可以采取理论及实验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在理论考核环节,可以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及相关应用进行考试,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以及一些操作技術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再实验技术的考核环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以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动手能力,最后的实验结果是评判实验考试环节的依据,且小组成员将根据本组实验结果情况取得相同的实验考试分数。这样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将会更符合课程的性质,学生也会通过考试掌握到一些基本的必备的实验技能。

分子生物学是农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且大多数的研究生都会用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那么对其理论和技术掌握的情况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和项目开展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从事该领域教学的每一位老师应该做的一项教学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以其为主导思想,突出主体地位,以适当的方式和形式将教学的过程做到最好,也是教学应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和研究将会对教育改革起到极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小班教学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活泼的英语小班课堂教学中有关纪律优化的尝试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