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

2017-06-17韦农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有效性

韦农

【摘 要】本文用课堂教学实例来分析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从老师“教”的角度来论述学生接受所达到有效性的行为过程,以课程实例来佐证方式方法的运用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26-02

高中政治教育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着诸多与现代化教育不相符合的因素。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厌烦学习政治科目。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并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以社会热点调动学生热情,从而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和理解政治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成效,努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引入时政新闻,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政治课本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参考,但教材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师过多依赖教材资源来组织教学,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政治教学要注重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将教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中,将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运用到教学中。从教学的灵活性来讲,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取材于当下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时事政治学习中理解政治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新闻热点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明智选择,也是提高政治教学时效性的途径。以作者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例经验可知,这种教学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也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现本文将以《警惕和反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这一内容作为实例分析对象。在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内容时,可以用《警惕和反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作为时事讨论材料,具体课堂教学过程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收集到关于文化霸权的相关视频材料,如伊拉克战争视频,阿富汗战争视频,并在视频中嵌入问题文字如“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由谁来领导?”“这场战争给美国和伊拉克留下了什么?”等。教师在讲授文化霸权时,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在视频中有记者提问伊拉克的小朋友:“伊拉克为什么打仗?”两个小朋友的问答是为了“自由”。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这场战争暴露了美国什么样的意图?”学生可能回答是:“美国的文化霸权”。因为该课时内容是文化霸权主义,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意图是霸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的结果。而学生的回答令老师思考一个新问题“文化也可以霸权吗?”由此,教师可做出这样的解释:文化霸权也就是文化入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领土等方面的侵犯,文化入侵也变成了一种手段,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留下了美国所创造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也就是在视频中记者采访两个小孩得到的答案“自由”,这就是美国发动所谓的“伊拉克自由行动”所留下的文化结果。

教师还可进一步地引入政治教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主义的特征是什么?”由此,教师又把教学问题向深处引导,让学生不断去探讨教师给出的问题,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断地提高,有效改变传统政治课堂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而时事新闻的引入,也极大的增添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时效性,丰富了政治课堂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以生活实事解惑课堂内容,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而提高有效性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对政治知识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政治知识同样來源于生活,与教师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政治课堂教学达到“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具体而言,就是将平时的日常生活实事导入政治课堂教学中,用生活实事来解答政治内容,如此既能让抽象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学习,又能在教学上实现政治知识生活化。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对政治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要求教师“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接下来,本文作者选取了《投资的选择》这一课时作为分析对象。教师在课堂讨论前,可以先和学生自由交谈,制造讨论氛围,情景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现在老师正在为关于钱的投资问题发愁,大家说说你们的投资方案让我参考参考。”这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形成讨论的氛围,便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具体说:现在拥有 20 万元存款,没有房产,没有小车,正所谓一人吃饭全家不饿,但是钱放在银行里容易造成贬值,很不划算。而这笔钱完全可以投资产生更大的价值。同学帮我想想投资的选择。说说你们的投资想法是什么?”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开始对 20 万元进行投资分配,这个过程大概占去 5 分钟的课堂时间,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投资分配方案。通过讨论交流形成了三组意见:第一组学生认为应买房子;第二组学生认为应该买股票;第三组学生认为应该买保险。待学生将自己的理由陈述后,教师可对各方观点进行点评:当前社会投资的主要物品就是房子,房价已经很高了,从生活与消费方面说,有从众消费心理,从供给与需求方面来说,商品价格是有变化的,房子的供给会造成房价的上升和下跌。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反问第二组学生,股票是谁发行的?公司为什么要发行股票等问题……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以生活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政治教学融入现实生活中,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达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的。

三、建立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有所获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心理学测试,相比在严肃、紧张氛围的课堂中,学生在温和、愉悦、宽松课堂氛围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反应能力要好、要快得多。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建一种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良好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中。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思维活跃、心情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参与课堂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平等、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做到鼓励学生民主发言,民主讨论。只有充分体现民主性,才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宽松的心理环境之中。其次,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作为平等关系的主体,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在讨论中起到指导作用,而不是批评和指责问“为什么”的学生。

总而言之,实例分析教学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改变了传统政治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齐佩芳,宋立军,蒋廷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用书)[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Z].2004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呼唤教师决战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责编 周伟琳)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高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