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2017-06-14马滋悦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困生初中

马滋悦

【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发展,情感态度教育成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强调教师要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⑴学习动机能帮助学困生克服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始终保有学习热情。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动机理论为基础,针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提出一系列策略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关键词】初中 学困生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236-02

随着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发展,情感态度教育成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强调教师要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1]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业水平出现分化的主要时期,如果学习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严重阻碍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 改善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关键因素是学习动机。如果一个学生拥有较强学习动机,他能克服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会在稳定动机下始终拥有学习热情。因此,针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激发策略:

一、根据年级差异因材施教

因为初中各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比例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年级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应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学生入学之前的学习态度和基本水平。然后抓住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树立起重新学好英语的信心。初二年级英语教师应该提前向学生介绍未来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比如虚词的比重会增加,动词会由于时态的不同而出现新的变化。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这些困难是可以通过付出努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被克服的。教师在保护好学生现有动机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初二年级也是训练学习结果归因的重要时期。对于初三年级英语学困生,教师要缓解他们的习得性无助情绪,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目标,认识到英语知识的拥有将是日后实现成功的有力助推器。同时,英语知识的积累取决于时间和努力程度,并不是智商的高低。另外,通过课堂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利用食品包装上的英文说明,讲授日常调料的英文名称,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以及其对未来生活的必备性。

二、体验学业成就感 形成积极归因

归因理论指出,当学生多次得到不好的成绩后,他们就会逐渐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即低能。因此,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引导学困生认识到学习中的失败是由于平时学习欠努力以及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造成的,让学生看到这种失败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扭转的。当学困生的学习稍有长进时教师就该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让学困生知道这种长进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而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成功或失败的控制点在其自身内部的意识。形成了这种意识后,学困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这样的心理疏导只是帮助英语学困生形成积极归因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要为学困生的学业成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成就感。

三、拓展课外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变化多端的,并且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言文化目标,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根据知识迁移理论即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同一英语知识在不同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共同要素,促进学生在日后的运用中形成知识正迁移。通过提供相关的课外知识,一方面有助于为学生实现知识正迁移积累情境,另一方面还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

四、调整学习目标 增強学困生的安全感

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说中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阻碍学生对语言输入的接收。[2]我们发现很多英语学困生在课堂上都存在紧张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有安全感的、自尊不受威胁的学习气氛下学习,其学习动机会更高。大量研究表明在现实中的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中(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最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3]在合作型的课堂目标结构中,成员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互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种环境下,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会像在竞争型结构中那样因屡次与成功无缘而逃避或是消极参与,相反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会与组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4]合作型的课堂目标结构很容易与英语学科教学找到切合点。带有信息差的阅读就是一项具有合作特点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向他人询问有用信息将自己手头上不完整的资料补全完整,从而实现对阅读材料的全面掌握。[5]

五、满足学困生对关爱的需要

研究表明,家长的辅导与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学困生的一部分成因就是家长疏于管教。教师应该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这些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并且在具体细节上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家长的参与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而且让学困生感受到家长对其学习的关心,明白学习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明显属于外部压力型。促进学生为学习付出持续努力的重要动力是内在兴趣。[6]为了促使学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家长要避免过于看重分数和排名,应多关注孩子是否有英语学习兴趣、其兴趣点具体在哪方面、孩子喜欢如何学习英语、在一段时间里增加了多少英语知识、语言技能有了多大长进、对英语文化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等。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7]

同时,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对每一名学困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智慧的,只要给他们一点希望的火花,他们就会释放出惊人的光芒,从而引导学困生重拾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74-276.

[2]Willam Littlewood.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3-57.

[3] 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2-24.

[4]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4-226.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学困生初中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