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块化教学法”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2017-06-14陈秋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平面设计教学模式

陈秋梅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学中大多存大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学生一直停留在一定意义上的功能介绍和基础命令的操作层面,使得学生缺乏主观能力及创意思维的能力,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以COREIDRAW平面设计课程为例,尝试使用模块化教学,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教学模式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15-02

一、模块化教学的构想

高职院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某一项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转岗转职业的能力。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探索运用模块化教学法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具体学习任务。《COREIDRAW 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和理论教条,尝试用模块化教学,利用商业平面设计案例进行模块化划分,详细讲述了各类平面设计的创意思路、表现手法和技术要领。使得学生能得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轻松完成各类平面设计工作。

二、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

本次进行模块化教学采用的教材是源自麓山文化出版的《COREIDRAW X6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经典108例》,根据书本的案例内容,本人把它分为几个大的模块进行教学,模块划分内容如下:

1.插画设计:装饰画类、人物类、风景类、风光类、剧情类(三点曲线工具和贝塞尔工具等);2.卡片设计:名片、会员卡、优惠券、贵宾卡、贺卡、烫发卡(图框精确剪裁命令、矩形工具等);3.海报设计:美容类、运动类、生活类(导入命令、钢笔工具、文本工具等);4.报纸广告设计:地产类、交通工具类、服装类(透明度工具、焊接、文本工具等);5.杂志广告设计:运动类、包装类、健康类;6.DM单设计:生活类、商业类、饮料类(自定义形状工具、立体化工具等);7.画册设计:饮料类、地产类、产品类、书籍类;8.标志设计:影像类、食品标志类、媒体类;9.户外广告设计:地产类、媒体类、饮料类(折线工具、基本形状工具等);10.工业设计:日用品类、电脑配件类、电子类、体育类、生活类(交互式立体工具、三点曲线工具、折线工具等);11.书籍装帧设计:教材类、动漫类、文化类;12.包装设计:食品类、医疗类、科技类。

三、课程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此模块化教学采用的是6周时间,总共为48个课时。此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具体安排如下:

1.插画和卡片设计:要求完成装饰画类、人物类、风景类、名片、会员卡、抵用券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2.海报和报纸设计:要求完成食品类、运动类、生活类、交通类、服装类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3.杂志广告和DM单设计:要求完成运动类、生活类、交通工具类、商业类、饮料类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4.画册和标志设计:要求完成饮料类、地产类、企业类、影像类、环境类、网站类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5.户外广告和工业设计:要求完成地产类、生活类、媒体类、日用品类、电脑配件类、电子类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6.书籍装帧和包装设计:要求完成教材类、美容类、杂志类、影像类、食品类、医疗类、科技类等作品的制作及命令工具的使用。

四、检查评估(作品展示)

模块化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评价上给予体现。为此,我设计了合理的评价方式,首先给小组进行初步评分.然后再进行个人小评。即个人在此项目活动中的得分=个人JPG作品和源文件(50%)+个人制作报告(10%)+小组合作与表现能力(20%)+个人创意能力(10%)+个人平时成绩(10%),其中个人制作报告、小组合作与表现能力、个人评价能力这三块成绩均是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过程性评价,而每个人的得分有70分完全靠自己取得的,20分是本组的综合评分,这样就使得同学们不仅想着自己,更要想办法为小组出力,同时每项评分细则我都以评分表的形式在项目一开始就发给学生,这样可以通过评价来约束和指导他们的行为。

五、总结

经过《COREIDRAW平面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得出和传统教学方法几点不同的地方。1.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在哪个模块出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2.能够让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更加衔接。使学生懂得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3.经过分组进行模块化教学,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模块化教学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模块化教学法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羊裔高,张伟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5).

[2]李巧萍,陆博,刘娟.大学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5).

[3]高丽娜,韩丽艳.基于“模块化教学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4).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平面设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