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对二尖瓣反流的调查与分析

2017-06-09樊金銮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调查组反流左心室

樊金銮

苏州市张家港市澳洋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215600

彩色多普勒对二尖瓣反流的调查与分析

樊金銮

苏州市张家港市澳洋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215600

目的通过对彩色多普勒技术进行二尖瓣反流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二尖瓣反流患者分布趋势。方法该文根据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51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心脏检查结果进行调查研究,以514例患者为调查组,另取超声未见心肺病的健康人以285名为对照组,分别对调查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进行调查;按性别、年龄两项因素对二尖瓣反流患病率以及各年龄组病因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被调查者中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反流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少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中老年组则以冠心病、高血压病、退行性瓣膜病变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技术能够进行二尖瓣反流检查,不同特征人群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二尖瓣反流病因分布不同。

彩色多普勒技术;二尖瓣反流;分布趋势;调查

二尖瓣生理解剖结构包括瓣叶(前瓣和后瓣)、瓣环、瓣下装置(乳头肌及键索),乳头肌附着的室壁和瓣叶的周缘连接的左房心肌,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结构。任意一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均会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出现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越来越多[1-2]。病理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直接加重左心房、左心室负荷,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全心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该文根据彩色多普勒技术进行门诊及住院患者二尖瓣反流检查结果,分析二尖瓣反流患者分布趋势。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该院超声科及苏州附属第一医院心超室2015年6月—2017年2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门诊患者161例及住院患者353例,共计514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具特殊二尖瓣反流形态的患者229例作为调查组,其中男性144例,女性85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4.2±25.8)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心肺疾患的健康人285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6名,女性79名,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3.1±24.7)岁。两组调查对象在性别比例、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应用GE vivid 7,GE vivid E9,GE vividq,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均为2~4 MHz,探测深度15~18 cm,扫描角度为900~1 200,帧频>120帧/s。患者取左侧卧位,分别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左室二尖瓣短轴;对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各项指标每一测值取3个心动周期的均值。观察二尖瓣形态结构及启闭运动,并将观察情况摄片记录以供分析。采用等速表面积法对有效反流口反流起始处宽度进行测量。

1.3 调查项目

分别对调查组与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指标进行调查;按性别、年龄两项因素对调查对象中二尖瓣反流患病率进行调查;分别对各年龄组病因分布进行调查。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观察指标病例数(n),计算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调查

经调查,调查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调查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调查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LVEDD(mm)LVESD(mm)LVEDV(mL)LVESV(mL)LVEF(%)调查组(n=229)对照组(n=285)tP 61.4±0.84 45.7±0.91 3.264<0.05 50.2±0.98 32.5±1.15 3.347<0.05 178.2±16.40 95.5±3.40 4.874<0.05 115.4±2.10 59.8±0.77 3.948<0.05 63.5±4.60 62.7±4.90 0.084>0.05

2.2 不同性别、年龄二尖瓣反流患病率调查

经调查,女性被调查者中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为51.83%,男性患者被调查者中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为41.1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被调查者中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为24.90%,中老年被调查者中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为62.45%,经比较二尖瓣反流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少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二尖瓣反流患病率比较[n(%)]

2.3 各年龄组病因分布调查

该次调查中,青少年组引发二尖瓣反流的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占65.57%。中老年组引发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前3位分别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37.50%;高血压性心脏病,占25.59%;退行性瓣膜病变,占19.64%。详见表3。

表3 各年龄组病因分布分析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技术能够直接显示二尖瓣反流束在左房内的空间分布,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射流宽度、射流长度、射流面积或射流面积与左房面积的比值作为参数实现针对二尖瓣返流进行半定量的诊断方法,并对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级[4]。有学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有17%~55%的患者合并有二尖瓣反流,心肌梗死后二尖瓣反流的出现往往提示严重心衰与高病死率[5]。

二尖瓣反流分为急性二尖瓣返流和慢性二尖瓣反流,急性二尖瓣反流为缺血或梗死室壁的运动障碍、乳头肌急性缺血引发的功能障碍甚至断裂,慢性二尖瓣反流为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所致。临床上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证据的患者,以及有心绞痛症状或有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抬高,T波低平、倒置,病理性Q波等均可初步诊断存在二尖瓣反流的可能性,经胸与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无创、方便地了解二尖瓣瓣膜形态及反流程度,并能观察左心室整体或局部的重构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综合评估二尖瓣反流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6]。该次调查根据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51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心脏检查结果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调查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进行调查;按性别、年龄两项因素对二尖瓣反流患病率以及各年龄组病因分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技术能够进行二尖瓣反流检查,不同特征人群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二尖瓣反流病因分布不同。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技术是二尖瓣反流检查有效的检查手段,影响二尖瓣反流发生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龄、性别等,不同年龄组二尖瓣反流病因分布亦不同,在未来的有关研究中应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1]巢亚伟,朱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治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6,43(1):19-21.

[2]邓连桂,王晓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殊二尖瓣反流形态与二尖瓣(装置)病变的关系[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 (4):10-12.

[3]袁宁,周丽,纳丽莎,等.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危险因素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5):556-558.

[4]付玉英.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81-82.

[5]吴胜楠,许香广.缺血性二尖瓣返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21(12):754-755.

[6]姬玲.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4):50-51.

R445.1

A

1672-5654(2017)05(a)-015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159

2017-04-03)

樊金銮(198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

猜你喜欢

调查组反流左心室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最高检先于调查组入津,查什么?
真的记住了
憨厚的老农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