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木垒县民俗、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夹杆运动的形成与价值探究

2017-06-05张娟辉都红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木垒民俗队员

张娟辉 丁 璐 都红梅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昌吉学院体育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木垒县民俗、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夹杆运动的形成与价值探究

张娟辉1丁 璐2都红梅2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昌吉学院体育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1]。针对民俗、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夹杆运动的演变与发展,采用“自观”和“他观”相结合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田野调查法、访谈和观察等具体方法进行。夹杆运动承载了木垒县一定区域内的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现象,选取发源地新疆木垒县一中进行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笔者以自然状态进入,融入其生产生活中去,对新疆木垒县夹杆运动的起源、演进、特征及其发展对策进行探究,以纸笔记录、影音采集为主要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系统的深入研究,为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从民俗、民间体育的角度进行研究,能够使该项目得到更好地挖掘与传承,使之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世代相传。

新疆木垒县;民俗、民间;夹杆运动;形成;价值探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给予很大的关注。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强盛的基础,在我国最受关注的教育领域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是实施学校的课程改革,因此,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密不可分。

一、夹杆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东270千米处,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和草原丝绸之路交汇处,距今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农耕、放牧,人口由汉、哈萨克、乌孜别克、维吾尔等14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34%。木垒县是全国3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2]。

很多年以来,木垒县地区一直笼罩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之下,新疆有30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7个,占自治区县(市)总数的34%,全区贫困人口253万,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96%[3]。木垒县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原国定贫困县,该县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强度大。2003年,该县虽然摘除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但贫困问题依然严峻[4]。

由于木垒县是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开展体育运动的硬件设施较差,因此开展经济投入少、锻炼效果好、不受场地限制、参与广泛、能引起参与者兴趣尤其是中小学生兴趣的运动项目势在必行,夹杆运动是由新疆木垒县一中的一名普通体育教师袁德义老师发明,根据对新疆木垒一中退休体育老师袁德义的访谈,得知夹杆运动始创于1962年,他的灵感来自解放军画报上,士兵练习正步走,为了步伐以及摆臂的整齐度,他们手里拿着跳绳,所以他突发奇想觉得可以改变成一项集体性体育运动项目,由此创造了夹杆运动,起初也是用跳绳,但是太软,跑动时无法达到队伍的整齐,所以将跳绳换成竹竿,当时只是体育课中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实验,并且刚开始练习时为5人夹杆,后改成10人夹杆。开展夹杆运动符合当时木垒县学校体育教材内容与民族化的特点和要求,夹杆运动使用的器材是竹竿,竹竿在当地随处可见,制作成本低,市场价格十分低廉。

1964年夹杆运动正式成为木垒县一中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63—1966年开展了三年的夹杆运动的比赛。1967—1972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影响,夹杆运动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但袁德义老师始终没有让这一项目失传,并且越来越重视夹杆运动的发展与传承,从1973年又开始进行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夹杆运动的竞赛规则不断完善,运动技术的基本成熟和定型,并不断地被赋予竞技、健身、娱乐和教育等现代体育的价值,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目前在木垒县各中学、小学的校田径运动会、木垒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以及木垒县各个乡镇小学,都把夹杆运动作为主打比赛项目。根据近几年木垒县一中校运动会的秩序册来看,夹杆运动一直以来都是运动会开始的第一个比赛项目,因为夹杆运动的那种磅礴的气势瞬间可以将运动会的比赛带入高潮。

二、夹杆运动项目简介

夹杆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木垒县田径运动会中除接力跑以外的集体项目就是夹杆运动。夹杆运动是以队为单位(男女分开,并非男女混合项目),所有的队员站一纵队,左右手分别抓住一根规定长度的竹竿,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大概在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队员之间的身高相对匀称,对第一名队员和最后一名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要相对其他队员要高一些,并且必须每名队员都保持一致的摆臂和步伐,最后是以末尾队员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名次,所有人员必须携手并肩、齐心合力、环环相扣,才能将力量与和谐之美融为一体,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各有特点,只有在高速跑进中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默契,才能达到万无一失,集体的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夹杆运动项目是反映一个团队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团体协作精神,在比赛中得分多、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因此它在比赛场上最具有吸引力。

三、夹杆运动项目的分类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按竞速比赛分类分为三类:五人夹杆、八人夹杆、十人夹杆。

五人夹杆是由每队五个人组成的队伍,应用于小学组,竹竿长度要求在2米以内,完成距离为200米(5×200米);八人夹杆是由每队八个人组成的队伍,应用于初中组,竹竿长度要求在4米以内,完成距离为200米(8×200米);十人夹杆是由每队十个人组成的队伍,应用于高中组,竹竿长度要求在4.2米以内,完成距离为400米(8×400米夹杆)。

四、夹杆运动的比赛规则

(1)比赛前裁判员检查各队参赛人数以及拿皮尺测量杆长,必须是比赛项目规定的人数以及规定的杆长,杆长不得超过所规定的米数;否则视为犯规,取消比赛成绩。

(2)明枪前,叫超过起跑线为抢跑犯规,处罚: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资格。

(3)在比赛过程中,一队站一个跑道,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跑道内参赛,不允许窜道,否则视为犯规,取消比赛成绩。

(4)任一队员在比赛中跌倒或竹竿落地,必须全体队员在落地处重新抓好竹竿后方可继续跑,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五、夹杆运动的特点

民俗、民间体育一旦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来满足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时,它就天生具有娱乐意义,从而使民俗体育逐渐成为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沟通情感、美化生活、增强群体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内容。

(一)传承性

民俗不是靠文字传承的,但它是民众后天习得的知识、行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样式[5]。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同样不是依靠文字进行传承的,主要以口口相传和行为示范为主[6]。

传承性是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于民俗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同样也具有普遍性,民俗体育从产生之时起,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隧道,绵延流传至今,就得益于其传承的力量,因为任何文化一旦形成以后,就会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惯性,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传承性[7]。夹杆运动作为木垒地区的一种体育文化,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惯性,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传承性,正是这种传承性,使夹杆运动项目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续传承和发展,形成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相对稳定的体育运动项目。

传承性表现在民间体育一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有的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大的变化,木垒民间体育是原生态文化的一种,在传承中,一般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农牧民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活动形式,有些还随着经济、文化的变迁,将原本的竹竿改为了铝合金材质的空心杆,为了避免被竹竿划伤,由原本的10人夹杆、8人夹杆逐渐增加了5人夹杆,这也反映了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渐下降。

夹杆运动在木垒县自1962年创始至今以经过五十几年的薪火传承。夹杆运动已经逐渐在木垒县、乡的学校、民间不断开展,在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中以课外活动、趣味运动会、校运动会的形式开展,受到了老师学生的喜爱;在民间以农牧民运动会、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形式展开,因娱乐性强,适用于大众人群而受到农牧民的积极参与和不断传承;并且夹杆运动还在木垒县以外的地方开展,1977年,吉木萨尔县的崔老师得知这项运动后,专程去木垒县一中学习了这项运动,并要将夹杆运动借鉴到吉木萨尔县,在吉木萨尔县中学开展了三年左右,由于崔老师舍身救人逝世后夹杆运动没能在吉木萨尔县继续开展。2011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田径运动会中,也开设了该运动项目,并且取得大家的一致好评。2015年在新疆伊宁市三中趣味运动会中,也开设了夹杆运动项目,并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二)观赏性

民俗体育在其活动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观赏性特征,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俗体育活动时,从民俗体育的内涵中体验到了美,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价值,给运动者和观赏者以愉悦身心、沟通情感、撷取运动感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8]。

据实地考察得知在中学校级运动会中最精彩的项目要数4×100米接力项目;但在木垒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最吸引眼球以及最备受学生瞩目的项目是夹杆运动,夹杆运动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项目,夹杆运动项目具有独特逸趣横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从田径场上比赛气氛就足以体现这一竞赛项目的魅力,发令枪声一响,场外的观众(学生)都会站起来全神贯注、热情高涨地观看,整齐的口号声1..2..1..2..和观众的呐喊声交杂在一起,山为之震动,河为之沸腾的磅礴阵势将整个运动会带入了高潮,在如此震撼的比赛氛围中,不论是参赛队员还是观众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言说的激动与喜悦。

它不仅比集体速度的优劣,还包括在高速奔跑中队员间的默契以及配合的熟练程度,集体的协作精神和战术运用,最后是以末尾队员到达终点的先后来决定名次。夹杆运动项目是反映一个团队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团体协作精神,在比赛中得分多、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因此它在比赛场上最具有吸引力,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三)集体性

民俗体育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以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为模式。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9]。

任何集体项目离不开团队的配合,夹杆运动作为一项由多人组成的集体项目,更多的是体现了团队配合的力量,是需要每位队员之间的配合、协作、默契,并且这个项目是班级凝聚力、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参加比赛的队员都是班级中身体素质最好的,通过训练比赛增强了队员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弥补了一些技术上的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必须每名队员都保持一致的摆臂和步伐,所有人员必须携手并肩、齐心合力、环环相扣,才能将力量与和谐之美融为一体,并且每名队员都会全力以赴,能为班级争光而感到自豪,参赛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不仅要有全面精湛的个人技能,更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旁观的同学们通过观看场上的队员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表现,自觉地融入到比赛中,也热情高涨为之欢呼鼓劲,加油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为运动员尽情地鼓掌和呐喊,大家充分展现出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全体同学自始自终以班级、学校为重,关心关注本班的比赛和成绩。在比赛过程中,速度由慢逐渐加快,队员之间的步伐由小步逐渐变大步,都需要队员之间默契地配合,才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整齐划一的步伐,所以集体的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见图1。

图1 夹杆运动赛场留念

夹杆运动是以集体形式出现,并要求以有效的协调配合才能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夹杆运动逐步养成,这项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以及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六、夹杆运动的体育文化价值

(一)显著的健身价值

夹杆运动的健身价值很高,既能发展参与者的上、下肢力量,又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及节奏感,增强参与者身体素质,使参与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在夹杆运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要不断快速地调整步伐,要与所有队员步伐一致,否则就会导致步伐不统一而打乱整个团队的运动节奏,甚至会导致队员摔倒,在随着运动节奏不断变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及时转换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长期的练习,对参与者提高中枢神经的反应和协调平衡支配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大脑皮质神经系统大脑思维的协调性、灵活性、反应速度等得到明显的提高;夹杆运动时参与者必须经常保持全身各部分肌肉的用力状态,有效地增强了力量素质,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运动,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扩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力量,使心脏跳动有力,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保护心肺功能大有好处,还能使腿部肌肉结实有力,走起路来步态稳健,显得年轻有朝气,增加生活的自信;同时夹杆运动在弯道时,有利于学生灵敏性的提高;在最后几米的冲刺时需要高强度的耐力,锻炼了人体肌肉的抗疲劳能力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抗负荷能力,这使其耐力素质得到了发展。夹杆运动伴随着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助于促进人体机能形态和体能是人体向健康强壮的方向发展,并能有效的培养人们的相互协作精神,对提高参与者的运动节奏感、心肺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地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其显著的健身价值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二)丰富的娱乐价值

民俗体育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人们在民俗体育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乐趣[10]。

夹杆运动技术、规则简单易学并且形式多样,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娱乐身心。在整个夹杆运动过程中,参与者挥洒了大量的汗水,加速了新陈代谢。当运动达到一定强度时,参与运动者身体会产生一种腓肽效应。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11]。它会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可以忘却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可以释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紧张、焦虑与烦躁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和各民族同学相互鼓励、配合默契、相互信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还能在比赛中被同学欣赏和认同,自身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在运动中愉悦身心,同时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从中体验夹杆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目的,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并促进民族团结。

(三)突出的竞技价值

竞技性是体育文化的精萃与魅力所在,竟争取胜、超越自我、战胜对手、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精神的本质内涵[12]。竞技性是民俗体育活动的又一重要特征[13]。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竞技性是指人的争强好胜的心里,表现为以斗奇制胜为快事,民俗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特征使参与者在相互竞争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理的愉悦感[14]。

木垒县夹杆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夹杆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两根竹竿,一条心,一个团队奋力拼搏向前冲的竞赛场面,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更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团结进取、自强不息。夹杆运动是对每个运动员智慧、能力和品德的挑战,也是对各参赛班级的精神风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大检阅,并且因其比赛结果的无法预料性和多变性,更是深深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

(四)独特的教育价值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发和利用民俗、民间体育资源,使得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多样化和校本化。

夹杆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是以集体形式出现,并要求以有效的协调配合才能获得成功,比赛有严格纪律要求和规则约束,从而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夹杆运动逐步养成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品德修养,学生在夹杆运动的训练比赛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和敢于胜利的精神,使学生为之振奋,为之感染,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推动力,鼓舞学生努力学习,今后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夹杆运动进一步拓展了木垒县各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涵,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且学生通过夹杆运动的前期的训练、后期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互相信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并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各民族间精诚团结,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夹杆运动的展望

1.在全民健身及应试教育转变的今天,积极推广和开展夹杆运动的教学和竞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可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了解,有利于增加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和友谊,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2.随着夹杆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价值和魅力被更多的认识,木垒县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宣传与交流,增加比赛次数,多创造各学校相互学习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参与到这项蕴涵当地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别具一格,而又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进步的体育活动中来。

[1]盛琦,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4.

[2]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公众信息网http://www.mlx.gov.cn/mlxzf/mlxq/shfz/2014/80606.htm.

[3][4]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19-247.

[5]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程超民.陈家起.社会变迁视域下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

[7][8][10]涂传飞,余万予,钞群英.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11]姜秀英,梁冬.黎族“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特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1):22-26.

[12]吴昭明.云南彝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

[13]陈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5-7.

[14]陶克祥.徽州民俗体育的特征与价值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10):12-15.

G807

A

1671-6469(2017)-02-0009-06

2017-03-03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TYXY201513)。

张娟辉(199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丁璐(1962-),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昌吉学院西域体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木垒民俗队员
冬季民俗节
生命的源起,种子
民俗中的“牛”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民俗节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组诗:今夜 在木垒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木垒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