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就脱欧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2017-06-05王宇戈

英语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批评性中国日报情态

王宇戈 孙 鑫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就脱欧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王宇戈 孙 鑫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本研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按照英国脱欧公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各选取三篇与脱欧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对比分析两家媒体在词汇分类、转换(被动化)、情态等方面的异同,探究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并揭示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和语言、权力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两家媒体对脱欧事件的报道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中国日报》用词多样化,使用被动化覆盖了较多的受影响者,并且运用可能性适中的情态动词做出推断,而《纽约时报》使用大量名词描述混乱的局面,对欧盟的评论较多,使用被动化着力突出脱欧派带来的影响,并且在推断时语气较肯定,这体现了中美两国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不同,证明了新闻语篇是传递意识形态的工具,揭示了语言和意识形态都受到权力的约束。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能够增强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敏感度,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批评意识。

批评性语篇分析;意识形态;脱欧事件相关新闻

1 .引言

批评性语篇分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兴起,它的发展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并且让语言学家们对语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辛斌,2000,2005)。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者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通常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进行分析,研究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作为政治团体的发语者和舆论的制造者,新闻媒体通过记者先入为主的描写和报道,引导读者的认知和判断。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能探究出不同媒体、不同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增强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敏感度,提高他们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英国脱欧从2013年开始酝酿,于2016年6月23日正式公投。作为欧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英国的离开势必会影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市场和政治稳定。中英建交四十余年,双方一直致力于各领域的合作,在深化中英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中国在此事件中会持什么态度?相比之下,美英两国渊源深厚,一度存在“特殊关系”,这次英国脱欧,美国的态度又是如何?中美均为脱欧事件之外的第三方国家,与英国关系紧密,其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对于研究政治立场和后续的政策变革有重要意义。两者对待英国脱欧一事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通过国家媒体进行表达的,《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就是这两个国家媒体的代表,前者是中国国内最大的英语新闻输出者,后者凭借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竞争力在美国盛行。两者对英国脱欧事件的报道都是立足于本国,放眼于世界,结合本国与英国或欧盟的关系进行叙述和描写。对这两家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能够剖析两国媒体在词汇和语态层面的差异,反映出意识形态和语言的相互作用,并揭示语言的社会性质以及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复杂关系。

2. 文献综述

Fowler等(1979)首次提到了批评语言学,而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从批评视角研究语篇的发展,它拓宽了批评语言学的批评视角。Fowler充分吸收韩礼德功能主义的观点,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新闻语篇分析中,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手段,例如及物性、转换、分类和情态分析了新闻语篇的语言特点。Fowler(1991)在之后的研究中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新闻语篇上,点明了新闻语言和意识形态存在联系。这为批评性语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Van Dij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Van Dijk,1998;Wodak,1996等)认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和心理构建将社会结构和话语结构联系到一起,并研究了权力的作用以及权力如何在话语中重现,这种权力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Van Dijk(2001: 352-371)指出,语言使用者作为社会的参与者既有个人认知又有社会认知,这包括个人的记忆、知识、看法以及那些和整个文化群体共享的想法。这两种认知都影响了社会中独立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语篇的使用。认知是个人和社会的一个重要接口(或者说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个人语篇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接口。

和Van Dijk相比,Fairclough对语言的社会性质研究更加深入。 他(Fairclough,1989)认为话语是潜在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受到社会结构制约,又作用于社会结构,造成社会结构的改变。在他看来,社会实践决定了话语实践的过程,并决定了话语实践的产物——语篇,在此基础上,Fairclough(1992)提出了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一、描述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即通过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转换、情态等角度分析语篇的词汇、语法和语篇结构;二、阐释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的关系,话语实践过程包括语篇的生成、传播和接受;三、解释话语实践交际过程和相应的社会语境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方式过于抽象,但是核心依旧是讨论语言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我国的语言学家在研究和发展批评性语篇分析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早期的陈中竺(1995)回顾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历程,细致地介绍了其发展背景、哲学基础和理论源泉,并且对语言、语篇、语境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还引入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分析工具:及物系统、人际功能系统和转换。辛斌(2000)详细介绍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验证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辛斌(2005)在之后的研究中对前期的成果做出了总结,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并且把重点放在对新闻语篇的研究上。这为我国的学者学习基本理论、实践研究方法提供了范例。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新闻不完全是客观公正的。戴炜华和高军(2002)讨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着重论述语篇、权势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了新闻报道。田海龙(2006)坚持“批评”的内核并探讨了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他认为语篇分析通过与社会学科建立联系,为学者研究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能。顾韵(2006)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了CNN的新闻语篇,从及物性系统和情态系统的角度揭示了语篇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胡华芳(2010)通过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新闻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新闻文本怎样通过语言使用来体现各种意识形态。刘旺余(2012)对《纽约时报》的新闻语篇进行了批评性分析,反映了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

通过中外学者的不懈研究,批评性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发展迅速,并且展现出和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紧密关系,这为学者研究社会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源泉和研究方法。

3. 理论框架

与大多数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一样,本研究也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手段。Halliday(1973, 1985)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每种功能的实现都依靠不同的语言形式,语篇的结构和运用的语言形式是发话人在各种社会因素和话语参加者的目的指导下,从整个语言体系中做出选择的结果,因而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或意识形态意义。概念功能,也叫经验功能,是语言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简单来说就是对主客观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的描述,包括及物性、语态等。人际功能点明了除描述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外,语言表达讲话者身份、地位、态度、推断等的功能,可通过情态的表达体现出来。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中有一种机制,可以将任何一段口头或书面的话语组成连贯统一的篇章,使一个活的言语信息片段区别于一堆随机排列的句子。将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包含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总的来说,三大元功能都验证了语言的社会性质,为韩礼德本人研究社会符号学和批评语言学家研究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提供了分析工具。

4. 本研究

4.1 所选材料来源

本文分别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2016年5月20日至6月24日的20余篇报道中选取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其中,样本1、样本3、样本5选自《中国日报》;样本2、样本4、样本6出自《纽约时报》。样本1与样本2均发表于2016年5月20日,即脱欧公投一个月之前,两家媒体主要预测了脱欧可能带来的影响。样本3和样本4均发表于2016年6月23日,即脱欧公投当天,主要报道了公投进程。样本5和样本6发布于2016年6月24日,即宣布公投结果后一天,主要报道了脱欧公投带来的即时影响。同时期发表的两篇文章长度相似。其中,样本1总词数为659,样本2为587,样本3为516,样本4为671,样本5为1373,样本6为1250。

4.2 研究问题

批评性语篇分析通常依赖于文本的词汇语法来解释语篇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研究主要从词汇和语态的角度进行脱欧有关新闻语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分析,以探究:(1)两家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在词汇分类上是否有差异?(2)词类的转换是否能揭示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3)情态对意识形态表达有何影响?

4.3 评判标准

为避免独立研究存在过多的主观性,研究者邀请另一名研究者一起对所选材料进行分析。两人均为高水平英语使用者,具有多年英语学习经历和使用经验。两人事先未对分析对象进行商讨,在相同时间相同教室选择不同的座位独立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同一群体或同一事件的描述用词,被动化的使用情况以及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时间设定为一小时。两人的分析结果对比,超过90%的结果呈现出一致性。经两人商讨、判断后达成一致,选取以下表格中的分类、转换(被动化)、情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的讨论。由于《纽约时报》有关脱欧的报道中没有能够提取的名物化的成分,所以转换包含的名物化未纳入分析。

5. 结果与讨论

5.1 分类

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体现。受到认知水平和个人感情的影响,人们在词汇选用上具有差异性。这同样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不同记者会用不同的语言去报道同一事件。在选取的六篇新闻报道中,两家媒体的记者对同一事件的描写有明显的差异,词后括号内表示括号前所有词的来源:

表1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脱欧有关新闻词汇分类对比

样本3和样本4是对脱欧公投进程的报道,因此这两篇报道未涉及过多评论性的语言。样本1和样本2报道了对脱欧影响的预测,样本5和样本6报道了即时影响。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中国日报》中预测脱欧影响的词数为15个,实际报道脱欧影响的词数为6个,表现出其对脱欧事件的关注度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纽约时报》对此事件的关注度趋于稳定,预测影响的词数为9个,实际影响的词数为10个。

首先,在描述英国放弃欧盟成员国资格,进行脱欧公投时,《中国日报》指出这是英国和欧盟的“离异”(divorce),分离事件的主体是双方;《纽约时报》则称英国脱欧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trifling matter),并且指出英国自我感觉良好(feel-good),抛弃了欧盟(abandoning the EU)。其次,在预测脱欧影响时,《中国日报》使用了数个具有消极意义的动词,细致地预测英国脱欧会给经济增速、外汇投资、就业率、移民等方面带来创伤,并且担心此举会给整个欧盟带来政治上的不稳定,造成欧洲怀疑主义者数量上的增加;《纽约时报》在用动词表示消极影响的同时,使用了诸如ferment,turmoil,mess,disintegration of the European project,the mother of all divorces等名词或名词词组来概括脱欧可能造成的危机;连续使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名词起到了过分词化(Fairclough,1992: 194)的效果,表现出状态感和影响的持续性。再次,《中国日报》对欧盟只字未提,而《纽约时报》用大段报道评论欧盟,毫不留情地指责欧盟政治动荡、秩序混乱,并且批评欧盟领导集体深受官僚主义侵蚀。最后,在报道脱欧即时影响时,两家媒体都报道了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并且提到了脱欧会造成英国国内的两极化趋势,即苏格兰有可能与英国其他地区背道而驰,但是《纽约时报》使用的Little England与事实的Great Britain意义相反,让读者感觉到美国对英国可能存在某种偏见。

从词汇分类可以看出,《中国日报》通过对英国和欧盟双方的分离进行叙述,客观地报道了对脱欧的影响,体现了作为旁观者对事件参与者的尊重。《纽约时报》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对欧盟进行批判,对英国提出质疑,表现了美国媒体对英国脱欧的偏见和冷嘲热讽。

在词汇选择上的差异,源于两家媒体不同的立场。在对客观事件的描述中加上主观的判断和推测,使文本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并将这种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通过记者本人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和心理构建,把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为语言权势的发展增加了砝码,想通过语言来控制读者的思想,体现了Van Dijk所说的社会认知。此外,美国媒体对英国的主观看法受到两国权力关系的影响,表现为美国媒体结合自身“霸主”特征对英国产生轻视的态度。

5.2 转换(被动化)

被动化通过互换主动语态中的施事者和受事者,减弱行为或过程的动作感,掩饰过程的参加者和因果关系。由于英语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被动结构和表示状态的系表结构相似,所以一旦省去被动结构中的施事者,就能产生话语的状态感。

表2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脱欧有关新闻被动化使用情况

整体上看,两家媒体在对公投后的报道中(样本5、样本6)使用了较多的被动结构,这是因为在报道脱欧影响的时候,会涉及较多的agent (施事)和被影响的对象。两者都有意回避施事,削弱了语篇的动作感,增加了语篇的状态感。

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日报》使用的被动化涵盖了英国人民、英国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以及欧盟,分别叙述了脱欧对上述个人或群体造成的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写出agent,但是不难看出多数动作的施事都是Brexit脱欧事件本身;《纽约时报》只针对英国国内的影响进行报道,并且数次提到了保守党以及工薪阶层,隐藏的agent多为the leave camp(脱欧派)。综上分析,《中国日报》的报道更加全面和客观,覆盖面更广;《纽约时报》把重点都放在了英国本土上,对欧盟只字未提,似乎显示了美方对欧盟的漠不关心。在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的过程中,删去了施事者,突出了受影响的一方,也是对脱欧派负面影响的弱化。从概念功能来看,主动和被动都交待了事件和人物关系;从人际功能来说,它们都表示记者想要向读者传达某种信息;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讲,被动语态侧重的是在语言中刻意回避施事者,以目标为主语,使其处于主要位置,这样可以隐秘地传达意识形态,使读者在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同时,让语篇中的权力得到体现。

5.3 情态

情态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意愿、职责、义务以及对事件的推测。在新闻语篇中,情态帮助记者传达态度,展示该媒体的立场。情态的表达需要借助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情态类形容词和其他能表达情态意义的词。

表3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脱欧有关新闻情态动词使用情况

所选六个样本中,涉及对脱欧结果和相关影响的预测,因此绝大多数情态动词用于表达推测。在表达可能性时,will的可能性最高,could和would次之,may和might可能性最低。从表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中will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中国日报》,说明美方媒体对推测的内容更有把握,对创作出来的新闻报道充满了自信。与之相反的是would的使用情况,《中国日报》中样本1(对脱欧公投的预测)would的使用量就超过了《纽约时报》三篇报道的总使用量,表现出中国媒体对脱欧结果和相关影响留有余地,并没有先入为主,一口咬定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语气更为委婉,态度更加客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日报》三篇新闻报道未使用should、can和may,美国媒体更倾向于将其自身置于高处,来指示或者“敦促”英国应该怎样做。这些情态动词的使用表现记者对断言的有效性做出了判断,并且他们利用情态的表达来隐藏自己的看法,使其看起来不是自己的观点,实际就是为突出自己的意见,实现人际功能中表达态度和推断的功能。

6. 结语

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结合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从词汇分类、转换和情态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脱欧有关新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新闻并不总是客观公正的,而是一个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并且证明了语言和意识形态相辅相成,都为权力服务。记者受到权力关系的影响,并且根据自身的判断和立场,可以在词汇和语态等方面“做手脚”,在制造语篇时把意识形态一同传达给读者。有关脱欧的新闻只是成千上万的新闻报道中的一叶扁舟,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次关于脱欧的新闻报道中观察到中美两国主流媒体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媒体更倾向于全面、细致的报道,选词较为慎重,表达更为清晰,体现了中庸之道;美国媒体受美国价值观的影响,倾向于在报道中有针对性地使用明显的批判性词汇,并且毫不避讳地表达不满、轻视的观点。因此,我们在阅读西方的新闻语篇时,要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要全面地分析,并且进行批判性阅读。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选取的资料有限,缺少关于名物化的分析。其次,由于研究时间有限,研究者只从词汇的角度分析了语言和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没有从语篇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本研究的缺陷。Kress(1985)曾经提出,批评性语篇分析应该将重心放在读者身上,通过武装读者进行批评阅读,从而实现社会和政治上的自我解放。再次,未纳入有关读者的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从读者角度入手,去探究更深层次的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

[1]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2]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 Fowler, R., R. Hodge, G. Kress, & T. Trew.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4]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News [M]. London: Routledge.

[5] Halliday,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6] Halliday,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7] Kress, G. 1985. Discourses, Texts, Readers and the Pro-nuclear Arguments [M]. London and Dover, N. H: Frances Printer.

[8] Van Dijk, A. 1998. Opinions and Ideologies in the Press[A]. 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C]. Maldo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9] Van Dijk, A. 200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D. Tannen, D. Schiffrin & H. Hamilton (eds.). Hand 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C]. Oxford: Black.

[10] 陈中竺.1995.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21-27.

[11] 戴炜华 高军.2002.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6):42-48.

[12] 顾韵.2006.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看CNN新闻语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119-121.

[13] 胡华芳.2010.《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北京奥运会相关新闻的批评性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14] 刘旺余.2012.批评性分析西方媒体政治新闻报道[J].新闻爱好者,(8):17-18.

[15] 田海龙.2006.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40-47.

[16] 辛斌.2000.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1):44-48.

[17] 辛斌.2005.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Brexit-related News in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Based on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the thesis selects three Brexit-related news samples from 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beforereferendum, during-referendum and post-referendum periods and makes detailed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 classification, passivization and modality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reporters’positions and then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mong language, ideology and pow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re exist obvious distinctions between Brexit-related news from two mass media. China Daily uses various words, covers more affected parts and makes prediction with modal verbs which have proper possibility, while The New York Times uses lots of nouns to describe the chaos with few comments against the EU,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leave camp and makes prediction with a solid tone, which embodi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ideologies. The thesis also proves that news discourse is a tool of spreading ideologies and reveals that language together with ideology is bound by powe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can strengthen the readers’critical sensibility and their critical awareness towards news report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deology; Brexit-related news

H0

A

2095-4891(2017)02-0016-06

王宇戈,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化与交际)。孙鑫,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二语习得

通讯地址:116044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6号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猜你喜欢

批评性中国日报情态
本期导读
漫画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都市类报刊批评性报道技巧谈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