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02杨道军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校园

杨道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展开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对于校园文化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和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对此,一方面,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不同观点的碰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在此,将从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入手,针对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中小学可以说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作为一种潜意识下的教育力量,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认为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对于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讲,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内硬件条件的改善,更是一种积极向上、求知若渴的学习风气,是一种培育人格、塑造人格的良好校风。

教育理论界对于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几种不同的观点。首先,有些教育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属于校园环境中的一类亚文化,它并不隶属于正式的文化范畴。其次,有些教育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群体性质的文化,是由群体性关系所建构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学习交往和日常互动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再次,部分教育学者也将校园文化的各类影响因素看作一个整体,将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等都划归为校园文化的概念之中。最后,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它将学校教育进行了完善,使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之中有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各中小学不仅重视课堂教学,更重视运用教书育人、风气塑人等多种教育形式,尤其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心理素质等内在素质的培养。同时,很多中小学也都在致力于校园的美化程度、学校的建筑设计水平等方面的提升。目前,各中小学校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鲜明特征,便是注重从多个方面、多个主体、多个层次来进行教育,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步发展,注重用环境来影响师生的意志、行为、心理等。

综上所述,从学科研究成果和广义的角度来看,中小学校园文化指的是在中小学校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環境的背景下,研究学校领导者、学生和教师等各类主体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结构,并且这种文化是在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展开、形成的。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许多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园文化趋于表象化。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只是一种单调或是表面的活动,并不具有实质上的价值和意义。从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来看,学生受当前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价值观念的侵害,受网络文化中多重文化形式和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当前的中小学生经常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渐限于自己窄小的小世界中,而不去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可见,校园文化还未能完全深入人心,改变学生生活状态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足。虽然我国在极力倡导推行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等多种原因而导致其进展缓慢。许多中小学并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重视不足,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中小学的教学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不仅没有完全呼应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和追求,有些学校甚至是只重视学科间的竞赛和考试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能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著名教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而目前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还不能完全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的心灵,同时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很多课外作业也影响了学生开展学习以外的校园活动。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较为松散。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面地去整合各类因素,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但目前,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还没有达到整合各方资源的水平。究其原因,部分可以归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没有完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育的最终目的还不太明晰,缺少文化自觉性,没有完全意识到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能很好地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再加上资金不能周转、学校场地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活动场所缺乏等因素,有的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陷入困境。布局不合理、考虑不周全、艺术性不强等问题,都是校园文化建设松散的后果。

四是校园文化欠缺人文关怀。目前,有的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较为欠缺,对于人格和品性的培养还较为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去明白社会的秩序和规范,去适应这个社会所规定的制度和法律。当然,教育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力量,感受到教育对伟大人格的塑造,这也是我们一直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原因。例如,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方面,学校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将社会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传授给学生,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教育的重要追求之一,但是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校园文化还需要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中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尊重,获得人生的准绳和理想。所以,对于目前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人文精神的欠缺仍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是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深度。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存在趋于表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明确,未深入。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将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学生当作客体去教育。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总是在“填鸭式”地灌输教学计划中所需要教授的知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独立思考。由于教学过程的单一化,才使校园文化的最终作用者——学生没有体现出教育的本质精神,没有体会到求知若渴的文化精神。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不仅需要学校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去赋予教学一种创新性和生命力,更需要学校领导去加强学校文化活动开展的意义性和时代性。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校园精神是学校内的成员经过长期熏陶而内化在心中的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而校园文化优秀传统形成后,必然会感染每一位师生。因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各中小学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如国外中小学会设立专门的校史陈列室,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除此之外,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也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更是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和提升校园文化质量的中流砥柱。因而,提升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他们有效配合,也需要校方领导的足够重视。

三是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多重因素。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校园文化的积极发展也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顺利构建的,它需要整合多方因素,動员学校的各种力量,并最终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承。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开展文体活动、完善校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参与校园文化的研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因而它需要一种科学、冷静、客观的研究精神去探究。统筹和整合各方因素,不仅需要校方将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有机结合,更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提升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正如前文所说,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是校方将精力和重点放在了物质文化建设的范畴之内。因而,提升学校的人文关怀,就需要中小学去提升师生对精神内涵的追求和渴望。正如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斯普兰格所说:“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对人性的唤醒,对心灵的解放。提升人文关怀需要学校摆脱对校园文化的定势思维,去挖掘校园的深层价值。校方不仅仅需要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的建设,更需要加强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追求。虽然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培育和传承,但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也是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

综上所述,目前中小学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各个类型的学校也面临着不同的教育困境。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在取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校园文化的不断培育和完善也必将对一代代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刻久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