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现实的“在场”

2017-06-02高芬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本课财富

高芬华

对历史课堂而言,提供“在场”感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工作。现今的世界,之所以充满着发展与创新的机遇,是因为受到两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今天现代化道路前进的中国有诸多借鉴意义。在此,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教学为例,讨论如何通过一些重大历史的细节呈现历史“在场”感,让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产生真实的体验,引发学生对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思考。

一、现实直达历史——谈教学立意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后,人类社会发展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巨大逾越,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为核心的全球化战略加速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不过,本课的教学立意常常让人左右为难。这是因为教材上占有一定权重地呈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负面评价,如“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而且后续的第19节课“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实质上也是在此课的基础上做一补充。于是,本课的教学立意到底要不要“剧透”这样的历史结论,成为教材处理的难点。

但本课设计思考的核心立意应是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把不足之处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故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可淡化处理。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足是属于事后回看,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来说,讲授这样的“剧透”,提前释放相关信息并不能形成有效的落实,因而不如“弃之”;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进体制+发达科技=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公式,至今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历史“在场”感的有效路径。因此,应把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19世纪70年代以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机械化得到飞越;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世界市场急速扩张,也使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在科技的激励中,近代世界又一次吹响了进步的号角。

为形成呼应,构架完整,本课可设计这样的课后思考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小鱼都被吃完了,该如何应对?通过这种余音绕梁的方式,让学生重新回到现实,体会历史事件的后果恰恰是现实“在场”的支撑点。

二、历史印证现实——谈教学设计

这一课教学设计的关键词为“镀金时代”,凸显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时代特征,即这一时期,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追逐利益、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正向目标。教师可借助细节,运用不同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一特征。

1.融合历史与现实

“镀金时代”是财富突飞猛进的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的结果,让许多人创造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在这一时期成为巨富,过着优越的生活。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可将首富、巨富、财富大鳄等相关的情况在课堂中时不时地提及和显现。

比如,本课可采用“谁是最富的人”竞猜活动进行导入。通过层层推进的提问方式处理,逐一道出目前中国的首富、世界的首富和历史上的世界首富,辅之以2006年福布斯特刊的数据呈现,让学生感受现实中拥有巨大财富的人——马云、王健林,乃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以此逼近现实。而根据2006年福布斯特刊数据分析,教师通过强调一处细节:“前15位富豪中,有13位都处在同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镀金的时代”,进而通过追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创造了如此多的财富奇迹”,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这一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将历史与现实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镀金时代”,这种“熙熙利来、攘攘利往”的逐利活动,今人和古人没有本质区别,以这样的视角解读,有利于学生初步建構这一时代的特征。

2.再现历史矛盾

如何实现利益的有效增长,关键在市场。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实践的结果。但是,这其中蕴含了两种矛盾。

其一,理想状态的市场是永不饱和,也是无限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因此必须想尽办法制造需求、开拓市场,而最容易开发的市场就是与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如飞机、汽车、电话等,从中体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市场把握的敏锐度。通过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这一材料的解读,让学生体会商家的营销之道。

其二,垄断组织的经济理性与道德非议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通过分析了解垄断形成的必然性,即各个企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扩大规模,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优势,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垄断。另一方面,通过史料研读、分析交流,体会马克思所言“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垄断并非只是大鱼吃小鱼的丛林法则,也存在诸多积极、正面的效应。比如,垄断可以使资本集中,有利于投资大型建设,开拓新领域的需求和市场;可以减少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可以推动世界整体化进程等,从而能够形成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3.启迪现实人生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挣钱便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与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的增加,更为可贵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通过洛克菲勒、卡内基之间的理性竞争故事的讲述,渗透这样的观念:在丛林法则横行的时代,即使弱肉强食是现实规则,但是真正的财富大鳄却绝不仅仅局限于一时的获利,而是遵从“合作是理性的成果,竞争并非是获利的唯一模式”这样的理念。通过呈现洛克菲勒、卡内基这些美国巨富们的慈善投资行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样一个追求利益、金钱熠熠闪光的时代,却昭示和警醒着人们“人类的成就感仅仅用财富是无法满足的”,这样的历史获得在今天同样适用。

三、结束语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历史与现实从来不乏联接点。历史的“在场”是恒定的,但是对历史的解读关系着对现实的思考,历史教学不应该游走于现实之外。现代化浪潮迭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解读视角还需不断挖掘,很多的时代规律在今天也许不再适用,但很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仍能作为人们思考现实问题的依据。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本课财富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新财富500富人榜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