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中有感情朗读目标的落实

2017-06-01邓春红朱益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落实平台朗读

邓春红+朱益峰

摘 要: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语言的终身长远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创设情境,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种“情”于学生心田;课堂中创设情感朗读平台,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和谐统一,巩固用语言来情感表达;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精选练点,锤锤有声,体验情感,巩固有感情朗读。进行有效完成有感情朗读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朗读 情景 平台 体验 统一 落实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目标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可是本人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还不能够得心应手,特别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却不能够有效的把一个个文字符号,按照作者的意境、情感用语言的形式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即使有学生能够勉强模仿老师、伴乐朗读时所领会的一点儿情感,也是情不由衷,学生真正参与度凤毛麟角,使朗读情感目标支离破碎,想要达成有感情的朗读目标十分渺茫。为了赶课时任务,课时中的这一重点、难点目标的落实以草草收场而告终,在课后进行反思,总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目标未达成而留下无奈的遗憾。无奈之举,去听同行的课,抓住机会学他人的技巧和方法来落实这一目标,可结果大多数一样,课堂中,学生悟的形式多,读文本的机会少,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只有目标而却未落实。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并且,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所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语言的终身长远发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本人面对这一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进行摸索尝试,改善了教学中我所处的窘迫感和责任感的点滴做法与同行做一些浅显的交流。

一、生活中创设情境,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种“情”于学生心田

因现在的学生个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被蜂蜜般的环境呵护着,自身的娇惯、任性、自私的心理以及受挫折能力太弱等因素充满心间。与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之情是那么的不情真意切,内心里的情感苍白无力,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处于应付、厌倦、无意间的感觉。所以,在生活当中,他们用语言情感交流好像言不由衷,直白而简单。因此,要把学生内心实在的“情”扶植起来,就要在平时生活中种“情”于学生心田,唤醒起“情”的种子。为此,我经常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如回家时,见到亲爱的妈妈时,在自己无助时得到别人真诚相助时,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亲切交流,让他们观赏美景、图片等,让他们体会应该用真情的语言怎样表达?并及时评价交流场景,让他们尝试体验生活中语言情感交流的魅力,以养成和他人主动交流,以自己的语言打动别人,达到学生的语言和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创设情景培养,大部分学生内心的情感逐渐丰润起来,与人交流的语言表达情感也就情真意切起来。相信,内心有情才言之有情。

二、课堂中创设情感朗读平台,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和谐统一,巩固用语言来情感表达

平时,学生在课堂展示的朗读课文处于应付、滥竽充数、漫不经心的态度,经过“生活中创设情境,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种“情”于学生心田”之后,学生们朗读文本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通过一个个文字符号提供的情感信息,基本上找着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感觉了,但是,他们朗读课文有时“用情过度”,假声假气而又娇滴滴的现象时有发生。看到他们这样“用情”的朗读,令人啼笑皆非。为了使学生把生活中用语言情感交流所得的语感有效的嫁接于文本中的文字符号,本人在课堂上创设情感朗读平台。实行学生朗读文本不求多,而少而精,从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根据文字符号提供的情感信息让学生按照作者的意境、情感用语言的形式合情合理表达出来,实行人人参与,相互寻找感觉、评价,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篇的朗读,久而久之,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的落实才得以实现。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精选练点,锤锤有声,体验情感,落实情感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這里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如 “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如诗歌体裁的课文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有时读得稍重且慢,有时读得轻快而短促,有时读出明丽清脆,有时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有时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落实平台朗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