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设计中的价值观体现

2017-06-01袁崇雯张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建筑设计

袁崇雯,张璜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中国近代设计中的价值观体现

袁崇雯,张璜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近代中国经历了重大的历史转型期,在这动荡的年代不论是社会还是人的思想都在经历着巨变,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文章立足于设计,以研究近代设计来提炼中国近代设计中的价值观。

中国近代;设计;价值观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中国近代设计萌芽

从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型期,近代中国设计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从传统的手工业社会向近代机械化工业社会的艰难巨变,在这种艰难的巨变中,“实用美术”“工艺美术”替换掉了传统工艺,近代中国逐渐从传统手工艺转为现代设计。近代中国受日本影响引入“实用美术”“工艺美术”,注重在强调设计功能意义的同时注意设计的审美,强调与传统文化如绘画、雕塑等直接的关系。但“实用美术”“工艺美术”并不完全切合近代中国的国情,虽涉及到一些现代机器生产技术,如造纸、铜版印刷和摄影技术,但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上海这样一些工商业迅速发展开埠较早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繁荣,艺术设计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滋生发展起来,从而近代设计在实用、工艺、商业美术发展的基础上兴起。

笔者根据时间段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将中国近代分为三个阶段,即1840(鸦片战争)-1911(辛亥革命)为第一阶段,1912(民国建立)-1937(抗战爆发)为第二阶段,1937(抗战爆发)-1949(新中国建立)为第三阶段。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少不了有外国人参与的身影,一方面他们对近代中国进行殖民,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如此产生的文化冲突和交流导致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虽然此时的转型带有殖民色彩和残存的封建色彩,但其所展现的影响却比其他任何时期都要积极。传统封建社会与民主社会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交流也使这一时期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

二、中国近代设计

中国近代设计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形势,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展示橱窗广告招贴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等设计思想在近代萌芽并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尤其以建筑设计、展示橱窗广告招贴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最为突出。

(一)近代建筑设计

由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导致中国近代建筑类型也各有特色,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展现;其一是外来式,即外来古典和外来现代样式;其二是中西融合式,既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外来建筑风格;其三是传统中式,即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

“外来式”建筑形式是完全按照外国人的思维和设想进行设计的建筑。1843年上海开埠引来了大批传教士和外国商人,这导致对外贸易的加速,从而使上海变得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更加凸显在设计中。上海外滩出现了许多西式建筑,风格迥异极富特色。这些建筑并未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所用的木质材料,它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这导致了建筑结构和施工方法都非常不同。而且这些西式建筑也使用石头墙面包砌建筑,这使得建筑更具古典气质。中国当时风靡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装饰艺术运动及新艺术运动的现代设计风格等。如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沙逊洋行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贴花岗岩石和泰山石。1911年建成的清华学堂一院大楼则体现出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设计风格(图1)。美国建筑家亨利·墨菲1920年设计建造的清华学校大礼堂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图2),外形与罗马的万神庙十分相似。

> 图1 北京清华学堂一院大楼

> 图2 清华学校大礼堂

> 图3 南京中山陵

“中西合璧式”建筑形式源于当时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他们或留学国外,或从中国自办的现代建筑教育中学有所成,设计中或多或少带有西方建筑痕迹。中西合璧式的代表建筑非南京中山陵莫属(图3)。它既有中式的庑殿顶和牌坊,又有西式的大穹顶;既选用中式的琉璃瓦(碑亭和牌坊所用琉璃瓦均为当时的广东裕华公司烧制),又选用了西式的石料和水泥(祭堂正中高4.6米的孙中山着长袍马褂,双腿并坐且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为法国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巴黎用意大利白大理石雕刻完成)。吕彦直协助墨菲设计了燕京大学校舍,校舍在采用欧洲建筑材料和设计样式的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风格,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中式”建筑形式是中国古典风格建筑形式,代表作是民国时期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图4)。大楼于1933年落成,设计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设计采用中国古建筑宫殿式结构,屋面中部采用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梁柱为斗拱结构,梁枋上均有涂漆彩绘。该建筑外观传统,但内部设计颇具实用功能,水电设备一应俱全。

(二)展示橱窗广告招贴设计

由于大工业向中国传入使得近代中国工业蓬勃发展,工业的发展导致了设计行业的兴起,这使得平面广告设计逐渐发展起来。上海是最早开埠的城市,它无疑是近代商业广告的源头和发展中心。报纸广告、书刊杂志广告、包装设计广告、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等都是近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展现形式。近代广告设计主要以商业发展销售商品为中心思想,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销售广告形式,其中尤以月份牌广告设计最为突出。上海当时非常流行月份牌的设计,由于月份牌广告画对产品推销的奇特效果,各界业者纷纷仿效,遂使月份牌画为之流行。月份牌广告可谓一枝独秀(图5),曾在1920-1950年代风靡城市乡村。其中较出名的月份牌画家有周慕桥、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徐青等,他们的画被大量运用在包装和商业广告中。

城市和商业会带动设计的发展,如商业美术则在上海得到了迅速发展。先施公司是上海南京路上第一家经营环球百货的大型商店(图6),建筑外观具有欧洲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相混合的特征。商场内部陈列亦出现传统与现代混合的面貌。大型百货如何进行产品的推销推广?这成为了橱窗设计的发展源头。橱窗设计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更加注重装潢与商品陈列,这种形式不同于传统近代商铺的“看板”形式。橱窗陈列设计能更加直观的将商品展现在消费者眼前,并能有效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阮之江曾在《先施公司二十五周纪念册》中撰文反省:“最近所筑之店屋,于店之前,均有窗橱。盖窗橱者,将以陈列店之样品,以示予外人者也。其所布置之法……使顾客一过其门,见其货之美,有不购不已之势。故窗橱之功……实等于店友之立店前招待指示也。今之商店咸趋向之此。”①

(三)工业产品设计

20世纪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产品在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之中简单循环,缺乏独立再创造,市场上极少有中国自行设计的工业产品。上海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民族工业的产品设计大多仿照自欧美国家进口的工业品,基本上呈现中西融合形式。这一形态促使民族工业者举办南洋劝业会寻找出路。南洋劝业会的举办促进了西方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且加快了中国设计思想的转变,它是近代中国设计思想转变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苏金成在《民国时期上海设计艺术的中西融合特征》中从工业设计艺术方面阐述中西融合的特征。在第四章里作者这样阐述:“民族企业家们为了自己的工业产品能迅速占领市场,往往要求工业设计师设计出流行式样的工业产品外观。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华生电扇厂和上海亚蒲耳电器公司生产的台扇和吊扇的式样就是典型范例,这两款电风扇造型都是当时人们喜爱的国际流行式样。但由于还要照顾到当时上海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很多工业品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造型还具有民族化的特征。”②由此可看出中西融合风格是民国时期上海设计艺术的重要特征表现,当时的设计中更带有民族精神价值观。

三、设计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索什么是设计价值,总的来说设计价值是设计创造,且设计创造是设计价值产生的关键。人的生存状态、历史因素、生产技术水平都会对设计价值的产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生活实践又直接地促使设计创造出新的符合人们生活更高要求的物品。例如,在工业化社会,人们在生产与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符合大工业生产和普通民众生活所需的现代主义设计物品和设计体系。相对于之前的人类创造物而言,现代主义设计摆脱了那些繁琐的装饰因素,在功能和形式上,在生产方式上,在设计理念上超越了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设计样式和标准,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价值关系也产生出新的变化。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上,在设计实践中,又产生出弥补现代主义设计缺乏感性因素、缺少人情味的后现代主义实践,这是人们经过生活体验之后建立起的新的设计方式和思想,借此来调节人与物、物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设计价值关系又产生出新的变化。从人类历史上产生出第一个设计价值关系,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20世纪发生一系列急促的设计价值变化,都是人们生活实践活动所带来的。而设计创造正是由生活实践所调节,不断适应、满足着生活、社会所需,并产生出设计物对于人对于生活的价值意义。

> 图4 民国时期的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 图5 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

> 图6 上海先施公司西装部

设计创造在设计价值产生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丰富,而呈现出物的系列化并拓展出新的造物领域。例如高科技产品设计,原有物与人的价值关系就突破了局限,物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而人类丰富多样的发展又与物建立起新的价值关系。因此,设计价值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改造事物力量的呈现,也是一种能动设计所创造的结果。设计创造一方面是设计创作主体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又要在设计创作客体物与人的生活社会活动之间作出协调与调节,解决供需服务之间的矛盾问题。设计的最高标准是设计价值的实践和人本身的获得满足,所以设计其实就是价值的追求。关于近代建筑设计价值的描述,王俊杰在《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第五章中写到“民国时期南京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观中说到建筑的‘民族性’在于追求建筑的文化价值,为建筑打下我们自己民族的烙印。对建筑‘民族性’的追求,为近代中国传统民族风格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特别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建筑的民族性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③

李立新在《价值论:设计研究的新视角》中说到,“在价值观念的基点上,中国设计艺术始终是以儒家的中庸思想来指导设计的。中庸的核心思想是避免设计行为中的‘过’和‘不及’,这是中国设计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所做的审时度势的设计之道,对中国设计影响极大,这很可能是中国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近代以来,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出中国人的独立自主意识,社会进步和人性的解放,带来对个体生活价值的重视和保护。中国设计在这一历史时期,学习西方设计思想,借助社会潮流而建立起了设计的个人幸福观。”④中国近代的价值观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所谓传统到现代其实也可以说是从带有儒家思想的手工艺群体设计价值观,经过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刺激,从而转变为了功能决定形式的个人价值观。

四、中国近代设计中的价值观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近代中国的设计产生了巨变,从重传统手工业转变为崇拜机械化大工业的生产。各类书籍海报设计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设计艺术在各大开埠城市一度繁荣,历史的进程无疑带来了设计价值观的转变。近代设计价值观也从传统的重艺术形式的价值观逐渐演变成了技术功能为主的价值观,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大于形式的价值观展现。且利用这种价值观设计,第一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第二有利于降低成本使普通民众都能消费。我们可以说使普通民众都能消费这是近代中国平等的设计价值观的展现。第三我们从各种招贴海报、包装、民族工业产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追求富强的象征主义设计价值观,因近代中国人民内心向往着富强,所以在一系列包装或者海报设计中都运用了很多类似“华生”这种象征中国繁荣的词来给品牌命名,更在各种包装上印上吸引国人眼球的高科技产品等,这无疑是人的精神在设计产品中的凝聚。然而在近代中国由于受到传统儒家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碰撞,我们还保留了设计手工艺价值观与机械化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保留了传统却又大力创新,这在许多设计上均有体现,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我们将住宅修建成洋房但却在内部装修上保留中式建筑特色,我们将旗袍改良,这都是融合设计价值观的展现。

在近代中国设计中充斥着许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历史的展现,更在设计发展进程上起重要作用。他们为近代中国过渡使它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人们也在苦海中挣扎求生,这些思想的碰撞使中国近代设计找准了发展的方向,从而使中国在战后发展得越来越好。■

图片来源:

图1、图2、图3、图5、图6:陈瑞林.中国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3.

图4: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旧址//新浪博客[OL].[2016-04-11]http://blog. sina.com.cn/s/blog_b5a4aa0e0102w6h8.html

注释:

①阮之江.二十五年来中国商业之变迁//先施公司二十五周纪念册[M].香港:先施公司,1924:69.

②苏金成. 民国时期上海设计艺术的中西融合特征[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③王俊杰. 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D]. 河南大学,2013.

④李立新. 价值论: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02).

[1]袁晓莉. 设计的哲学高度[J]//设计价值论.装饰,2012(02).

[2]李立新. 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

[3]陈瑞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4]陈晓华. 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郭恩慈,苏珏. 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Values Embodiment of Modern Chinese Design

YUAN Chong-wen,ZHANG Hu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Moder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major historical transition. In this turbulent era, not only have society and human thought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but also values. Based on design, the thesis is about to extract design values of modern china by studying modern design and its values.

modern china; design; values

J0

:A

:1008-2832(2017)05-0026-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价值观建筑设计
我的价值观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