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后抑郁焦虑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探析

2017-05-31张金秀

中外医疗 2016年36期
关键词:卒中康复治疗

张金秀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卒中之后抑郁症状对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恢复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1例,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患者划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在进行康复治疗后,再通过卒中评分量表(ESS)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做出评定,然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效果。 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的ESS评分为(69.79±15.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2.91±16.27)分,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4,P<0.05)。 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有明显的影响,保持健康心态或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关键词] 卒中;抑郁焦虑;神经缺损;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c)-008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on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strok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acute cerebral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 in 7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9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n through the stroke scale score(ESS) to assess the los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the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ESS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SS score was (69.79±15.93)poi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2.91±16.27)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ESS score fo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774, P < 0.0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Post stroke depression anxie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maintain a healthy state of mind or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Strok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erve defect; Rehabilitation therapy

腦卒之中后所出现的抑郁,是卒中患者较为多见的并发症。在患者的中枢神经受到损伤以及神经功能缺失后,分别会引起神经递质方面表达异常与自理能力的下降,进而导致心理变化,这样就很容产生抑郁症状[1]。对于脑卒中后有抑郁的患者来讲,其对接触的事物与环境都明显减弱了兴趣,且往往对康复治疗采取不配合的态度,而这类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其具有乐观的心态,愿意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2]。为了探讨脑卒中之后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对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恢复的影响,该院方便选取在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1例,全部患者都达到了国内第4次举办的有关脑血管疾病的学术讨论会所给出的诊断要求与标准[3],且通过了MRI或者头颅CT的验证;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案的第10版(ICD-10)以及我国精神病的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ⅡR);该研究排除了起病之前有抑郁症以及有严重内科疾病无法做康复训练者、无症状脑梗死与资料不完整者、以及失语、痴呆与意识障碍等患者。在做康复训练时,先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治疗以前按照SDS得出的评分,将患者划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57.2±13.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5.9±11.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都实施了内科治疗,病情处于稳定,没有出现内科方面严重的并发症,且采取了适合的康复训练。主要方法为:使患肢保持在功能位并做有效的功能训练,所选择的训练设备是T-2-AW型自动化康复机。

1.3 评定指标

以欧洲实行的卒中评分量表(ESS)[4]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做出评定;常规检测的指标为:血脂与血糖、还有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等,两组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与之后的第3个月分别评定1次,且要将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完整记录。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来对所得的数据做综合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形式来进行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的ESS评分为(69.79±15.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2.91±16.27)分,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4,P﹤0.05),见表1。

3 讨论

许多脑卒中患者都在肢体功能方面有着轻重不同的缺失,给平时生活增添了困难,使得患者因此产生抑郁感,从而引起卒中之后的抑郁症。该文分析的71例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后,病情都处于稳定,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通过SDS评分可看出,有32例产生抑郁,也验证了以上结论。

C. Brown等研究[5]认为,许多在卒中之后出现抑郁的患者会觉得自卑、并有焦躁感或者过于冷漠,常表现不爱言语、主动沟通差,对自身的病状漠然处之,使得内心压力不能及时通过沟通来释放,自己的病情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而被拖延;卒中之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往往表现的消极,对病情的恢复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所以,不愿意参加有效的康复训练,亦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该文分析发现,和治疗之前相比,在治疗3个月之后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无论是否出现抑郁,对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都非常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可显著改善预后状况。

有学者认为,在实施康复训练之后,能使5-羟色胺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神经再生、以及加快非损伤区的相关功能代偿,从而减轻患者抑郁的程度[6-8]。从该文分析还看出,观察组的ESS评分为(69.79±15.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2.91±16.27)分,该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74,P﹤0.05)。这和郭凡荣等研究[9-10]基本相符[(该研究中的观察组ESS评分为(71.5±16.1)分],該结果提示,卒中之后出现抑郁患者的ESS评分在实际上要低于卒中之后没有出现抑郁的患者,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恢复方面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情绪抑郁后,对其预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当然,该文所做的是回顾性分析,没有对康复训练后3个月的全部患者做出SDS评分,也没有证明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抑郁的作用,在后续的分析中,将会增设有关评定指标,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卒中之后出现的抑郁非常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须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心理疏导、以及给药治疗,并为其创造与他人沟通的机会,以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愈信心,从而使其能够转变抑郁状态,这将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湘平,扬宇,刘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9(12):271.

[2] 贺歆彦,付丹飞,陈华向,等.早期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4,35(9):1844.

[3] Henning Schttke,Claire-Marie Giabbiconi.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post-stroke anxiety: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J].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2015,7(11):209-210.

[4] 邓景元,刘亚民,吕雅丽,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3):532-536.

[5] C. Brown,H. Hasson,V. Thyselius,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a conundrum[J].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20115,126(1):133-134.

[6] 徐烨.认知情绪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43-144.

[7] 杨桂凤,王小娟,李芳,等.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09, 23(5):382-384.

[8] 王朝刚,尹明才.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57.

[9] 郭凡荣.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4(2):195.

[10] 陶建华.心理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 11(10):49-50.

(收稿日期:2016-09-27)

猜你喜欢

卒中康复治疗
头针治疗卒中后面瘫的效果观察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