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层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举措研究

2017-05-30陈平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分层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呈现出政治认知分层化、政治情感多元化、政治动机功利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为价值目标,通过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细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教育与细化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教育,强化学生政治实践环节与细化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举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阶层分化,激发他们的政治需求,促使政治认知转化为政治认同的情感与行为。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认同; 大学生; 社会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77-06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快速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导致改革开放前长期存在着的、相对单一的社会阶层结构已逐渐分解,一个阶层位序明显、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然形成并趋向定型化,社会成员依据占有社会资源的方式与多寡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表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在社会分层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分化甚至矛盾、冲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阶层分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解决由此派生出的社会问题的路径不一而足,重视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无疑是当前最为迫切与重要之举。政治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延伸,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与利益诉求,“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运作的同向性(一致性、肯定性)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1]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有助于维护与强化现行政治体系的执政基础,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具有现代公民素质,引导人们以正当途径与方式保障权利、实现利益诉求,对维系社会秩序和规范政治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社会分层背景下,不断改进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性、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大学生政治生活的参与性的职责所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题中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教化者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所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主要包括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府认同、政党认同和政策认同等几个方面。[2] 138作为一种政治性情感与行为,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学得政治文化、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产物。

美国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其持续过程“贯穿人们一生。”个体对政治文化的“态度可能早在孩提时就已形成,但随着每个人的政治经历和社会经历的发展,总在不断变化”。由于认识态度是个体对政治文化更高一层的态度,它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形成比较复杂的智力结构”,故个体对政治任务的认识态度往往是“在人生的青少年和成年时期形成的”。[3] 83-84换言之,尽管個体政治社会化的发端并非始于大学,可由于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故而也是个体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关键时期。

个体政治社会化既是个体学习、内化、践行特定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的过程,也是特定政治集团向其成员传播其政治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3]83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家庭文化、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技能,都可谓“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社会结构。然而,家庭、同辈与传媒并非专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其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具有随意性、非系统性,且可能存在着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矛盾、冲突之处,难以胜任帮助个体成为合格“政治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是以国家名义开展的对其社会成员进行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导向性教育,其目的是整合社会政治利益,规范社会政治行为,形成广泛政治认同”[4] 175,能够履行专业政治社会化机构的职责,教化个体成为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者与支持者。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党建、团组织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等,涵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所需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等各个环节。通过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形势政策等教育、教学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操的基础上,发挥着培育大学生政治心态、灌输执政党政治价值观念、传授参与政治生活技能的政治教化功能,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启迪、导向与定性作用。

二、社会阶层分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的产生背景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与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无法逃避的社会生活环境,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忽视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必须面对的社会客观现实。

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生活及社会成员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积极与消极并存,其中包括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此时,我国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化形成的阶层已逐渐趋向稳定、固定,社会分层结构趋于定型化,突出表现为人们的阶层意识明晰、家庭文化的阶层特征鲜明。大学生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家庭,家庭是他们社会化的最初与最密切的环境,“由家庭成员的行为、品德、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以至价值观、人生观等构成的家庭文化”,[5] 309-310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与塑造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个体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性因素,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态度、学习能力和参与动机具有前摄作用。

总体上,“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深化。”[6]但受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认知分层化、政治情感多元化、政治动机功利化等现象与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知分层化

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主体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基础与首要环节。个体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认知,才能够对认同对象进行认识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认同活动。由于政治认知作为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个人在对政治认同对象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升华而成的理性认识,个人在生活阅历、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他们在政治认知方面的不同。国内外相关研究均已表明,家庭对个体早期“政治认知的影响至关重要”,且家庭的经济地位与个体政治认知程度呈正相关。[7] 72

社会学研究表明,受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影响,即使在平等气氛最为浓厚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群体也因家庭收入差异而“形成了明显的分层现象”。[8] 83受家庭影响,出身各异的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出现分化,“思想政治意识阶层清晰。分属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贫富差距、先富与后富、个人与集体、公平与效率、诚情与竞争、义与利等诸多重大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均具有不同阶层意识的特征。”[9] 11

(二)政治情感多元化

政治情感是认同主体在政治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对现行政治体系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认同形成的感情基础。政治情感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非理性部分,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政治制度及其活动内容、活动结果的认识与感受的产物。个体认同一定政治系统的目的在于认为它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这意味着个人政治情感的产生及其倾向取决于既有政治体系对其社会利益的满足程度。

当代大学生大都社会阅历浅薄,缺乏政治生活经验与政治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理性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往往基于个人直观、现实的感受来认识、评判、推断社会现象与问题,情绪、利益、情感、好恶、从众等非理性因素对他们政治认同的“影响相当明显”。[10] 233大学生社会认知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看待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时,极易受父母及其家庭成员所属社会阶层的经济状况、社会需求及思想状况的影响,对现行政治体制、政府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情感。由于多元化社会中,任何政党或政府所实施的任何一项政策都难以兼顾社会所有阶层或利益群体的需要,因而,使得大学生基于各自家庭所在社会阶层利益得失状况所产生的政治情感各异,具有多元化特征。

(三)政治动机功利化

政治动机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之上产生的,是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政治动机由认同主体的需求和目标有机构成,以对政治生活的愿望、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规定和影响着主体政治认同的目的和认同的行动。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从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为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11] 47-50当划分人们社会地位的依据由“社会身份指标”转向“非身份指标”时,以往政治性、身份性等先赋因素在决定人们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性下降,由个人后天努力所致的成就性、个体性的获致性特征作用增强,激发了个人的主觀能动性,促使人们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独立意识等的萌发,有利于人们主动、独立地关心和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事务。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占有金钱、财富等物质资源成为个人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加之权力、名气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物质资源,使得权力与名气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

社会政治生活现状影响着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心态,他们对政治事务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与个人现实利益直接相关的改革上,务实性特点明显,部分大学生中亦存在着政治动机功利化的现象。笔者的相关调研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出身的大学生都将“增强就业竞争力”排在入党动机的第一位;将“努力读书,认真工作”与“奉公守法,有公德心”排在尽社会责任表现的前两位;70%以上的大学生均将“个人的就业前途”作为最关心的事务。[12] 108-112

三、强化与细化: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思路与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不仅要代表社会发挥政治“教化”的功能,更要履行教育本身促使个体“转化”的职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有机统一。在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将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追求,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强化教育力度,细化教育手段,引导和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转化,以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

(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细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作为一种相对持续和统一的信仰、理想与价值观,“意识形态是政治认同的理念性资源,是政治认同最原初的构成因素,也是较为持久的因素。”[13]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此统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针对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负面影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以发展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的眼光看待和分析我国社会分层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成员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内容,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导就是要强化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帮助他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体会三者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树立正确的公正、平等与权利意识。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利益的保障,政治认同便丧失了基本的纽带;而同时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政治认同亦失去其基本的动力。”[14] 77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细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鉴于社会分层中阶层分化明显、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在高校直接体现为大学生群体的贫富分层,那些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因其家庭在社会资源占有中的弱势地位,在学习、生活、就业中遭遇的困难相对多些,因而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甚至对未来灰心失望而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共同理想产生不信任感。对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细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切实帮助以贫困生为重点的各阶层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个人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让他们在脱困中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认识到社会分层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以及党和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所采取的举措,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情感认同、制度认同和政策认同。

(二)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教育,细化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教育

从个性心理倾向角度论,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的政治需要、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高度统一,其中,认同主体的政治需要是形成政治认同的第一步,它产生于个体认知和感受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阶层的人对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对政治生活的感受和体会不同,政治期望、政治诉求的内容和迫切性等都不同,这些不同都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社会化,造成他们政治认同的偏重和差异。调研发现,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政治需要、政治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如出身于“党政机关领导”“企业中高层”“私营企业主”和“商业服务人员”家庭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上显示出消极、负面的情绪偏多,正向认同率不高;来自“基层公务员”家庭的大学生显示出正向认同率最高、心态最积极,总体上表现为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认同度远高于其它社会阶层的大学生;来自于“个体工商户”家庭的大学生正向认同率较高,政治态度务实性强,但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关心程度不高。[12] 108-11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受教育者对外部信息的接受过程,大学生个体的政治需要与政治态度对他们政治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由于家庭所属的阶层文化从“主体的需要意识、观念体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素质等”[15] 137方面构成大学生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接受图式,使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等表现出不同的接受心态和参与态度,制约着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效率和深度。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激发大学生个体的政治需要、培育政治认同的主体意识作为重点,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教育与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加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共同社会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另一方面,细化教育手段,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大学生的不同成长、发展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他们的政治需要和政治参与意识,帮助大学生超越家庭社会阶层的限制而达成政治共识、促进政治认同。

(三)强化学生政治实践环节,细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政治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更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行为,它是认同主体在学习一定的政治知识,实践一定的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在体验和参与现实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是产生政治认同的心理基础,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外化表现,也是政治认同教育的归宿与目标。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规律,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拓展学生政治实践路径相结合,着力使大学生对政治价值的接受过程和政治行为的实践过程相统一,促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转化为政治行为。

首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对政治价值的接受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的主要手段。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认同教育功能,应着力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完善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增加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学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学常识,并且密切关注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点,重点探讨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以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另一方面,探索和应用灵活有效的、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家庭出身不同的大学生思想认识分层化、政治需求多元化的现象,积极借鉴和应用“学习共同体”理念,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互动,建构平等、民主的教学平台,以对话、交流、合作的方法组织教学,为出身各异的学生提供“围绕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而进行社会交互的机会”,使之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知识也获得情感和思想上的沟通,“在形成共同体的共识性知识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16] 24

其次,拓展政治实践路径,丰富政治实践形式,加深政治实践体验,促使大学生政治认知转化为政治行为。较之于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状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当属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由于大学生个体成长经历简单、社会阅历浅显、政治生活实践机会欠缺,政治认知大多为纸上得来的知识和概念,因缺乏实际生活体验难以真正转化为政治行为能力。政治认同的核心在于“认同”,而“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个体在“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涉及了自我建构及个别化的过程。”[17] 2-3因之,政治认同教育中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體验、反思、感悟的机会与空间,使之能在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中深化对所学政治知识的领会,促进政治认知向政治行为转化。为此,高校应大力拓展政治参与的方式与路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实践活动,如利用网络,建立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制定激励学生民主参与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引导扶持学生创建政治性的理论学习与研究社团;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校园内外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政治行为能力,实现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的统一。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青年人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代社会分层的背景下,唯有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增强政治教育力度,才能提高大学生对现行政治体系的信任感、认同感,将大学生培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方旭光. 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生活[J]. 学习论坛,2012(7):52-55.

[2] 王晓燕. 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138.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 曹沛霖,郑世平,公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3-84,83.

[4] 王增收,张飞. 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认同的连接点[J].湖北社会科学,2007(3):175-177.

[5] 刁培萼. 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309-310.

[6] 教育部. 2015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EB/OL]. [2015-05-1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505/188174.html.

[7] 季乃礼,李志亮,王炎. 家庭与儿童的政治认知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69-74.

[8] 孙立平. 失衡:断裂社会运作的逻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3.

[9] 李辽宁.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

[10] 陈英涛,李晓丹,李文,等. 论政治认同中理性的局限及非理性的作用[J].东南学术,2012(1):230-236.

[11] 李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8(5):47-50.

[12] 陈平,刘润刚,龙涌澜. 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8-112.

[13] 李素华.意识形态:政治认同的理念性资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5):23-28.

[14] 梁丽萍. 政治认同的理论发展[J]. 浙江学刊,2012(1):76-82.

[15] 王嘉, 张亚丽. 论接受图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价值[J]. 探索,2009(3):136-139.

[16] 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4.

[17]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 夏铸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

Educational Measures of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Under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Background

CHEN Ping

(Huaide School, Changzhou University, Jingjiang,214512, China)

Abstract: Hierarchical political cognition, diversified political emotion and utilitarian political motivation are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stratified society.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should be the goal of the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fining daily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mmon education to all students and fining the differential education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practice and f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teaching, by such measur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out social stratification could be corrected, their political needs could be stimulated, their political cognition could be turned into emotion and behavior of political identit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olitical identity;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cial stratification

責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社会分层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黄岛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研究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从“国家视角”走向“底层关怀”:“异地高考”政策制定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