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7-05-30周军隋吉原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

周军 隋吉原

摘 要:在糅入“互联网+”的因素已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以常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实际调查,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的方式方法,提出模式架构的理念图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常州市发展“健康之城”、“医疗之城”的城市定位及该市老年人对健康、医疗的实际需求分析基础上,认为常州市应该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互联网+;城市定位;老年需求

中图类分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31-0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虚拟养老”成为了破解传统养老难题的新方式。2015年,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5]992号)更是明确提出了,将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机构建设相融合的养老服务发展的思路。目前除西藏外,各省均已出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规划[1],如南京市(鼓楼区)、常州市、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杭州市(西湖区)等一些城市,已开展了试点项目。从陈福泉(2012)[2]、杨铁等(2012)[3]、高盼(2014)[4]、陈豪等(2014)[5]的报告可见,这些项目虽然形式各异,但其设计理念具有一定共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等、信息传感设备等终端设备,实现定位、远程监控,开展医疗保健、家庭服务、健康监测、精神慰藉以及紧急救助等,而且它们还有向在统一管理下的多平台运作模式发展的趋向。但是,如果从其运行的实际来看,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标准不一,资源分布不均,这些项目普遍存在受惠对象范围较小,服务品种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鉴于江苏省常州市是笔者生活所在地的缘故,从调查便利性的角度出发,本文以该市为研究对象。为此,笔者实际调查了该市各层次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和养老机构,如武进区的A社区(高档)、钟楼区的B社区(普通)、新北区的C养老公寓。结果发现,即便是同一座城市,限于人力、物力、財力的制约,受到老年人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养老服务仍以人工为主,智能化程度较低。在糅入“互联网+”的因素已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如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有待探讨的紧迫课题。

一、常州市的“互联网+”养老服务的现状

据《常州晚报》报道,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4.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0.4%,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6]而且,在2020年,老龄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24.1%[7],因此,《常州日报》刊文称,常州市的人口“不仅‘老龄化,而且已趋向‘深度老龄化”[8]。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常州市的社会各界一方面积极提倡和弘扬孝文化,如在竺山湖修建了孝道园,营造了养老、敬老的氛围;另一方面,在“十二五”期间,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多方养老平台。[9]何可凝(2012)对常州市天宁区居民养老情况的调查显示[10],这些平台以社区为中心,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托服务中心、助餐配送服务中心,有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参与,形成了老年人的生活由机构、亲属、自身照料的养老机制。但是,笔者在2015至2016年的调查中却发现,常州市的居民养老服务情况更加复杂,并呈现出了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态势。如,A社区是高档社区,属于高端收费项目。此类社区基于“CCRC3+1”的服务管理理念,为老年人提供了自理、介护和介助一体化的服务。服务内容比较充实,但是由于主要依托人工的“秘书”提供,因此,服务受到了空间、时间等要素的制约。B社区是普通社区,老年人较多,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虽然在此类社区,家庭、社区、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志愿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机制,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的养老仍以家庭为中心,或是自力更生,或是由亲属照顾。另外,该社区由于“后台问题”而暂时停用了“一键通”服务,导致社区的养老服务缺少了“虚拟”“智慧”的内涵。C养老公寓属于中低档收费项目,离市区较远,入住的人员多是高龄者,室内仅配有急救呼救按钮,未见到任何网络终端设备。因此,就整体而言,常州市养老服务仍以人工为主,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管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7],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9]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而“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暴露出其局限性,未能成功地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选项,发展“智慧养老”势在必行之下 [11],为了打破养老服务的瓶颈,改变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局面,常州市于2015年以向电商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改造了12349为老便民公益服务平台,将该平台整合的服务资源全部将从“线下”搬到“线上”,开启了“互联网+”养老模式[12]。这无疑是方便、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举措。但是,在前述的调查中也发现,常州市老年人的个体情况极其复杂,个体间差异较大,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存在的富裕与贫困,高学历与文盲,城市与乡村等二元对立现象,以及失独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等社会问题也均有样本体现,因此上述举措能否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尚有待实践检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和现行的诸多为老服务网站不同。为老服务网站是静态的、被动的,它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老年人采纳和使用,如何克服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等问题。[13]从日本等养老服务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称之为“互联网+”的,必须是动态的、能动的,具有地区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老年人群体,满足其多样化需求的。因此,常州市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构建。

二、常州市的城市定位及老年人的需求

2013年5月出台的《常州市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2013-2015)》提出,要“依托常州旅游、医疗、养生资源,提供以高端医疗、特色养生、休闲度假为内容的优质养老服务,形成基本养老全面、高端养老优质、相关业态繁荣的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格局”[14]。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将其概述为“打造国内知名的健康之城”[15]。经过两年的发展,2015年1月23日,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同意设立常州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批复》(苏政复〔2015〕8号),决定在常州市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设立常州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该区内将“建设高端体检中心、第三方生物医学检验中心、西太湖康复疗养中心、特色专科诊疗中心和国际医疗旅游中心、养老保健中心等。”[16]同年4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15年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常政办发〔2015〕63号)[17],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推进健康产业高地、医疗养生名城的建设,要以促进医养融合为突破口,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透过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健康”“医疗”是常州市的城市定位的核心概念,其“互联网+”养老服务也应该主打“健康”“医疗”牌。

而常州市老年人的需求,如前所述,是多样化的。借用杜翠欣(2006)的说法,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的综合性需求[18]。关于老年人的需求分析,刘满成(2014)参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通过文献分析的演绎,进一步归纳出了老年人的需求层次,发现了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治疗、护理的较大需求。[13]可见,对于老年人而言,“健康”“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志愿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机制,能够定期开展各类敬老主题活动,及时掌握老年人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健康支援、心理干预等,一定程度保证了“老有所养”。同时,老年大学、老年人学习中心等的开设,其丰富的内容也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现实。而唯有“老有所医”,才是不论老年人自身还是其子女更加关心的问题。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有统计显示,我国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3.2倍,就诊率和住院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近2倍[19],而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却相对紧张。[20]这种医患供需矛盾无疑是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影响着老年人“养、乐、学、为”的心情。因此,唯有率先解决好“老有所医”问题,保证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养老生活才有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也应该首先着力解决“健康”“医疗”问题。

三、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1.推进“互联网+健康”的养老服务

这在国外是有先例的。如日本的新泻县见附市利用作为“Smart Wellness City首长研究会”的成员之便,运用ICT系统开展了全民健康促进活动。实践结果显示,该市老年人的身体年龄比全国平均年轻了4.5岁,医疗费也比未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减少了人均10万日元。鉴于常州市的城市定位和见附市有相似之处,可以借鉴该市的成功经验,通过开展全民的“互联网+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推进他们的健康管理。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中国移动公司于2013年6月推出了一项面向国民的健康管理项目—“健康守护神”项目。鉴于我国的手机普及率较高,因而该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可以采取政府部门购买服务的方式,达成“量血压,测血糖、测心电图、测血氧和称体重等都可以一机搞定,测量的数据还能即时上传,随即便可得到测量参数评价以及来自医疗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健康管理目标。[21]这项活动既能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还能降低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

2.推进“互联网+医疗”的养老服务

开展此项服务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开展试点工程。2013年,《国发〔2013〕35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22]。常州市的一些养老机构已有结合医疗资源开展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如,新北区春江镇的新魏老年公寓,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委派的1名医生巡视,晚上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医生负责解决老人出现的就医需求,实现发现异常“医生能‘随叫随

到。”[23]可以选择此类养老机构,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开展“互联网+”的可行性研究。对此,国内已有一些尝试可以借鉴。如谢礼琼(2010)的大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构建研究[24],谢素清等学者(2011)的利用QQ平台对乳腺癌患者的远程护理研究等。[25]借鉴这些成果,可以考虑利用微信、QQ等平台构建局域网络,建立电子病历,开展医患的互联互通以及医疗的可视化等研究,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第二步,在试点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市的智能化医疗养老服务系统。郑世宝(2014)提出了“智能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平台”的三层架构模式理念,其中的构成要素有:服务者和被服务者(老年人);智能化服务平台,负责数据的集成、解析、交换、存储等;有穿戴式、固定式、便携式等数据采集设备。[26]对此,国外也有成功的实践。如,日本的千叶县柏市同民间的系统供应商合作共同设置了“云数据处理中心”,将各类智能终端设备联接在一起,构建了老年人、医院、药店、康复中心和护理服务中心等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横向、纵向的互联互通。老年人的所有信息均记录汇集到“中心”,由“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施一元化管理,由是老年人信息一目了然、有据可查,而且不断更新、完善,实现了动态的管理,并形成了实时共享,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27]借鉴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常州市可构建如下图所示的“互联网+医疗”养老服务体系。

从上图可见,该服务体系由三级平台构成,即:第一级是“政府部门”,负责监控和管理,以及处理好个人信息保密等问题。第二级平台包括“大数据中心”“社区”和“老年人·家属”。由于社区具有“距离”与“效率”的优势,通过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提高服务的精准化程度,使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三级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部门。如上图的联线所示,此三类平台之间,以及各平台的各要素之间,通过网络联成一体,形成了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这也使得每位“老年人”都有获得相应服务的机会。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第一级平台应是政府机构,如老龄办,负责专业资格认定、责任划分、费用负担办法、患者隐私权保护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等。第二级平台的核心是“大数据中心”,负责全市范围的数据处理和各类网络的管理。由于“大数据中心”是“互联网+”的命脉,因此,平台建设应由政府牵头,发挥“常州智造”的优势,与高校和企业共同展开。此外,利用《苏政复〔2015〕8号》文件,该中心可以设在西太湖的“常州国际醫疗旅游先行区”内。第三级平台由现有的各级各类医院、卫生机构、康复护理机构等的网络整合而成。利用已普及到各家的有限电视网络、移动通讯设备等终端设备,以及其他的IT/IS产品,通过电子档案,实现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健康情况、治疗信息和康复护理信息的实时记录与和共享。

总而言之,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契合常州市的城市定位,符合本地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也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与现行的为老服务网站不同,这种服务体系是动态实时的,能够提供“贴心”的服务,由是更具有人性化,能够满足现代市民社会老年人的多元性、个性化的需求。但是,构建这种养老服务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受人力、物力、财力等软硬件条件的制约,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的发展原则。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公”与“私”、“科技”与“人工”的结合。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福利多元主义”理念下,此类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不能完全由市场主导,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并在运行过程中,加强监督、监管、监控,以提高服务的规范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雅,宋晓阳.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170-174.

[2] 陈福泉.南京市鼓楼区三大服务项目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样本[J].中国社会工作,2012(8):33-34.

[3] 杨铁.常州虚拟智慧养老项目启动80岁以上老人都建有健康档案[J].中国社会工作,2012(23):48.

[4] 高盼.通过“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养老建设—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智慧养老工程[J].中国信息界,2014(5):65-67.

[5] 陈豪,唐艳昕.西湖区“智慧养老”应用探索[J].杭州科技,2014(4):35-37.

[6] 王楠,吴燕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N].常州晚报,2014-12-06(A03).

[7] 施国荣.加快常州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养的对策研究 [J].价值工程,2013(32):241.

[8] 佚名.我市人口红利还有多少?——对常州人口结构的解析[N].常州日报,2014-04-02(A01).

[9] 蒋小明.裴纪平.论常州多方养老平台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1(18):242.

[10] 何可凝.常州市天宁区居民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1):89-92.

[11] 朱海龙. 智慧养老:中国老年照护模式的革新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68-73.

[12] 唐传虎.常州开启互联网+ 养老模式 向电商购买公共服务[J].党政视野,2015(4):31.

[13] 刘满成.物联网环境下社区居家养老:内容与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7.

[14] 吴燕翎,马静.未来,常州将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健康之城[N].常州晚报,2014-09-28(A5)

[15] 佚名.常州将打造国内知名的健康之城[EB/OL].[2014-09-28].http://www.changzhou.gov.cn/ns_news/502141182 109435.

[16] 武进日报.西太湖医疗旅游先行区在沪推介3个健康服务业项目签约[EB/OL].[2015-03-09].http://uias.czstb.gov.cn/resources/view.jsp?uid=ef3c8a7d-c9bf-45f3-899c-bd96cdb0d7f3.

[17] 关于印发《2015年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 [2016-03-15].http://www.czzht.com/onews.asp?id=21206.

[18] 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19] 张立平.把老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做成最美的夕阳产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54-96.

[20] 医师数·看護師数の国際比較(OECD諸国,2013)[EB/OL]. [2015-10-15].http://www2.ttcn.ne.jp/honkawa/1930.html.

[21] 孙小和,杜燕鹏.陈忱传递生命密码的“健康守护神”——南京移动“智慧医疗”全景扫描之三[J].中国电信业,2013(11):26-27.

[22]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2013-1023].http://jnjd.mca.gov.cn/article/zyjd/zcwj/201310/20131000534003.shtml.

[23] 张含,吴燕翎.基础医疗资源向老年倾斜,医生随叫随到[N].常州晚报,2015-01-11(A4).

[24] 谢礼琼.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互动[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0.

[25] 谢素清,陈丽霞.远程教育对乳腺癌出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3):11-13.

[26] 郑世宝.物联网与智慧养老[J].电视技术,2014(22):24-27.

[27] 野村総合研究所.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構築に向けた在宅医療·介護連携の推進における、実践的な市町村支援ツールの作成に関する調査研究[R].https://www.nri.com/jp/opinion/r_report/pdf/201502_report_1.pdf,平成27(2015)年1月.

Thoughts on Establishing a Changzhou Characteristic Service for the Aged System of “Internet+ Health Protection·Medical Care”

ZHOU Jun, SUI Ji-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factors of rubbing into the “Interne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ervice, this paper takes Chang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abroad, the old-age service system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pproach, metho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chema map,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In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zhou municipal development “healthy city”,“medical city” in the city, and the elderly on the actual demand of health, health care, Changzhou city should build “old-age service system Internet+ health and medical”,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ree level platform structure.

Key words: service for the aged; Internet+; city orientation; old age requirements

責任编辑 张栋梁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