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学习法对工科毕业学生就职竞争力的影响

2017-05-30时光冯丹琦

科技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竞争力

时光 冯丹琦

摘要:工科学生毕业时综合能力不足、就职时竞争力不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折射出了高校的工科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采用项目驱动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教育者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完成项目,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索、制作作品、交流成果、活动评价的六大环节,教育工作者得以优化教学工作,工科毕业学生得以提高就职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驱动学习法;综合能力;竞争力

近二十多年来,很多专业机构都在质疑工科毕业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能力。例如,有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工科毕业学生们确实掌握了相应的工科知识,但却几乎不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另一些研究则指出:工科毕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远远低于企业招聘的要求,如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具体而言,2009年在英国有过一项大型的研究调查。通过调查国土境内的400多家工程公司,该项研究指出了本科工科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们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同时,该研究也侧重指出了要想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中成功,工科毕业学生们必须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言之,所有这些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便是,工科毕业学生的能力不应只局限于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只有这样,毕业学生们才能在毕业入职时真正做到“有备而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工科的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一、项目驱动学习法的定义

项目驱动学习法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医科学校,后来被广泛地运用到了高等教育、企业、政府等多个领域。对于项目驱动学习法的定义,国内外各学者莫衷一是。如,有学者认为,项目驱动学习法是指学生通过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问题、项目或产品,得以学习基本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项目驱动学习法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完成一个项目或设计出一项产品并推销给客户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本文认为,项目驱动学习法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基于课程的真实项目,由学生自主来决定完成项目的方式,以及所需要收集的信息和知识、所需要采用的技巧和活动,在最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在项目中的所学所得。整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是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对项目的选择进行方向上的把控、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建议、在项目完成时对学生的习得知识进行评估。

由于工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相应的工程领域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而项目驱动学习法又具有注重实践性和参与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特征,教育工作者在工科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学习法必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对工科毕业学生就职竞争力的影响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反——学生们通常从理论学起再到运用,项目驱动学习法促进了高校教育的重心由“教”转至“学”,具有以下三点显著优势: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在项目驱动的学习过程中,無论是从前期的项目选择(选题),还是中期的方法选择和理论探索(收集材料),还是后期的项目完成和分享心得(制作和答辩),学生们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他们得以根据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学习内容,这也保证了学生自始至终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和去解决。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教室和课堂。由于项目驱动学习法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项真实的项目,所以它促使学生们跳出“校园的象牙塔”,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脱离现实和实践的弊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很好地学科知识和理论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对课堂之外的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地接触社区来收集资料;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对专家的访谈来推动项目的完成。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项目驱动学习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各自为营,项目驱动学习法强调的是协作精神,学生之间存在的是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去完成一个项目。它要求学生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意见分歧时进行协商和讨论,在遇到错误和困境时相互支持和理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团队精神和协作沟通的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项目驱动学习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填鸭式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生动比喻——教育工作者在讲台上演独角戏、传授知识,学生坐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项目驱动学习法下,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资料收集、信息加工还是项目推进和最终答辩。整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再机械填鸭而是引导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完成最终的项目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可以说,项目驱动学习法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必须学以致用,培养了其实践能力。

接受项目驱动学习法训练的工科学生,在毕业时,将会比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收集、问题解决、项目管理、沟通和协作等多方面能力。也即是说,项目驱动学习法的三大优势将有效地提升工科毕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使得其在就职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

三、项目驱动学习法的实际应用

就具体操作而言,在工科教学中,项目驱动学习法由六大步骤组成(见图1):

(一)選定项目

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步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项目的选择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但教育工作者需要保证可选项目的可行性。首先,项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至少对其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其次,项目得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保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涉及到应有的知识和理论;除此之外,项目还需要切实可行,得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水平。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完成对项目方向上的把控。

(二)制定计划

一方面,学生要对选择的项目进行一个总体的设计,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对项目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工具和活动等有所规划。而教育工作者只需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支持。

(三)活动探究

这一步通常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归纳和处理。除了查阅相关文献,学生们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将各自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合作讨论出项目的方案或者结果。而这一环节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活动进行定时定点监督,以确保学生的活动及时推进且未脱离主题。

(四)制作作品

根据前一步活动探索所得到的信息,学生要在理论指导下对项目的解决进行切实的操作。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如何将不同的想法转化为统一的现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团队在制作作品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正是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在这一环节,教育工作者只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建议。

(五)交流成果

产品制作完成后的交流成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这一环节促使他们去反思整个项目过程、为他们提供分享学习的机会;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组织交流活动,通过学生对成果的汇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更全面的认识,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来改进后期的教学工作。

(六)活动评价

这是项目驱动学习法最别具一格的一个环节。传统教学方法下,评估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只有一个——成绩,即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这种方式简单可行却未免过于片面。在项目驱动学习法中,这一环节既包括学生的自评,还包括团队成员的互评、老师的评估。这些评估既有对于项目实现效果的定量评价(效果好坏、及其程度等),更有对项目过程的定性评价(不足与缺陷、心得和体会等),这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有更客观的认识——可以扬长避短,也让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对教学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改进。

总言之,对于工科毕业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期望这一问题,项目驱动学习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既能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对其教学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优化改进。

参考文獻:

[1]Seroussi,DominiqueEsther|Sharon,Rakefet,Peer Lecturing as ProjectBased Learning:Blending SocioAffective Influences with SelfRegulated Learning[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2017,10(1).

[2]Wurdinger S,Qureshi M,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Life Skills through Project Based Learning[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15,40(3):279286

[3]胡正平,吴培良,许成谦,等.从专业认证角度谈如何带好工科毕业设计[J].教学研究,2016,39(2):103106.

[4]黄明燕,赵建华.项目学习研究综述—基于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4(2):9098.

[5]李宪芝,颜兵兵,杨锡军,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经济师,2017(1):203204.

[6]张东旭,王少丽,基于合作学习的工科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38139.

[7]赵晓莉,方华,徐德福,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科研项目驱动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2425.

注: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XGG2015Y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时光(1986),男,河南鶴壁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技术教学研究;冯丹琦(1995),女,重庆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日本竞争力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