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7-05-30蔡利燕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蔡利燕

摘要: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不重视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将体育作为任务敷衍的完成。这不利于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价值观,对学生长期的发展和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高校应该在体育教学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笔者在下文中分析了终生体育理念树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理念。

关键词:终身体育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一、终身体育理念的具体定义

终身体育理念是针对全社会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不仅需要在大学生中树立,而且在中小学,以及社会中也需要广泛的推广。一个人如果除了在学校接收体育教育之外,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都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将体育锻炼贯穿在他的一生中,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他的这种理念称之为终身体育理念。即体育锻炼对人们来说,不再是学校要求完成的课程,而是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习惯。并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都能坚持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常常忽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

很多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没有重视提高人才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过分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表达能力的培养。然而,一个身体不健康,心理素质也不过关的人并不是社会所需求的。体育在大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很多大学只有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生才需要选择体育课程。这种忽视,是阻碍高校体育教育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能忽略学生的健康,更不能忽略体育教学对学生起到的帮助作用。如果连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教学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更不用提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了。

(二)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比高中生而言要轻松很多。大学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多。然而很多大学生没有抵制住诱惑,在课余的时间里,常常沉迷于游戏。很少出门进行户外运动。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人数是非常少的。在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比较多的大学时期,学生都不愿意進行体育活动,在步入社会之后,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更加不会进行体育锻炼了。学生缺乏兴趣,连短期的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加,更不用说让学生培养终身运动的理念了。

(三)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落后

有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太过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了。上课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落后。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另一方面没有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对体育锻炼有抗拒的情绪。其实大学体育教育不是要培养运动员,而是希望大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消除压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达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目的。

三、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中推行的方式方法

(一)将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校应该改变体育教学的重点,不能再将体育技能的教授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作为教学的目的。这样学生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要改变教学目的,需要先改变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体育老师应该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优点。体育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更能增强人的心理力量。学生在运动中,不再将运动作为任务完成,而是切实的感觉到体育对人的帮助,学生才会不需要强制要求,就能自主的进行锻炼。并将锻炼作为习惯保持下去。

(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学生即使是知道了坚持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都有帮助,也还是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坚持进行体育运动。这主要是因为坚持体育锻炼是很辛苦的。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坚持终生运动的理念,第一步应该先锻炼学生的毅力。学生只有调节好心态,在体育锻炼中做到坚持锻炼,适当锻炼,才能发挥体育锻炼的真正作用。这对学生的毅力也是一次好的锻炼。体育锻炼在短期内是很难看到效果的,因此学生也应该调整好心态,不要期待每一次锻炼都能给自己带来提高。而是不断积累,不断坚持,最终感受到体育锻炼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双重帮助。

(三)体育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

体育教学的传统形式为体育老师进行教授,学生被动的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而又幸苦的。体育活动的魅力就在于参与其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否则学生对体育运动会产生抗拒的心理。更难以坚持终身遇运动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亲手的参与到运动中去,感受运动的魅力。另外,课堂的形式多样,内容有趣也是重要的改革方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的体育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接力赛跑等形式。团体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取得胜利。这种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领略了体育的魅力以后,才能在课余的时间,和毕业之后也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

四、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分析了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出现的一些问题。问题在于教学的重点有偏差。其实为学生建立体育价值观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帮助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希望相关学校可以从本文中获得灵感,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涛.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模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94,172-175.

[2]韦经富.浅谈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5):719-720.

[3]仵晓民.试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2):21-24.

(作者单位:衢州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