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5-26李江刘少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李江+刘少帅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需要一套有效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围绕培养目标定位、课题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探索等方面展开论述,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项目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90-02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学制为2年,现行的是2015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研究依托2015年校级的教改项目,针对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相关材料及数据来自本专业多位教师多年从事专升本教育教学的经验及成效,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2015版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研究报告及教研论文的撰写等。本文根据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及定位,将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同時也强调对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如何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进课堂的形式展开一定的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培养目标在制定时主要参考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专升本的生源来自于北京市城区及附近的郊县;二是北京市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情况及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北京市所有涉及城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会展活动、景观设计及城镇乡村环境设计改造项目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新媒体新服务类公司等,毕业生可从事室内设计师、会展设计师、家具设计师、陈设品设计师以及各领域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设计监理员、设计研究员等工作。总而言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输出主要面向的是环境设计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一线从业人员,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符合上述需求,本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要求专升本学生在两年的学习期间,了解人机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同时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专业知识、设计方法和专业技能,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备综合使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充满创新创业精神及具备较强实践设计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引导的课程体系建设

本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教学课程体系主要依托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而构建,除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之外,专业设计课程均纳入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本校大力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进课堂为重点建设实践教学形式。此外,本校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不断改进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本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依托,在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上共享本科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成果。因此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上,具有较高的起点及资源。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现有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院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9个,签约合作行业协会3个,长期为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专升本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实习环境及就业渠道。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其中的各种设计项目都通过平台直接连接到课堂,是校企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每一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都是一个为实现项目进课堂搭建的合作平台,学生在企业与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设计方案,再由企业与专业教师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估与反馈;企业获得设计方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及从业的体验、经验。企业、教师、学生以基地为教室,以项目为引导,将企业用人、学生就业、产品创新、设计创意等环节连贯为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工作室。2014年,本校环境设计专业获得了“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以此为塔尖架构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组建校级、院级项目工作室,以设计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北京市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行业市场现状,将政府、行业、企业、专业设计竞赛等真实设计项目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环节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项目诉求,有针对性地结合课程教学与设计指导任务,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项目设计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不同课程阶段、年级的学生共同承担一个项目任务,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项目实践与交流评估等环节紧密相连,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堂。

三、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改革的要点在于“融合”,有效地融合。常规的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作业练习、课题模拟等教学方法,而校企合作课程因为有项目的介入,就要求将项目实践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面对项目、教学的过程,将企业项目、项目策划、项目方案、项目评估等环节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企业实践,以校外基地为平台深入到社会、企业中去,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环境设计应用的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积攒一定的就业经验并拓宽就业渠道。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一些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尤其是在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方面较本科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能够很快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去。为此,在专升本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导入一定的校企合作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及项目周期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一种是项目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拔学生组建成项目小组,在专业教师及企业设计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设计,企业将项目策划、工作室制度、团队策划模式等理念引入到学生项目小组中,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设计创意、方案设计等,最后的设计评估由专业教师与企业项目成员一起完成,学生获得设计实践锻炼的机会及践学分。另一种是把项目带入课程,以项目进课堂的教学形式把项目、教学结合在一起,即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以课题的形式进入课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将项目具体运作与课程的讲授辅导、设计方法、步骤程序进行融合,让全体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课题,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优质的学生设计方案来具体实施。

目前两种校企合作方式都在使用中,它们是带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核心力量。从运行情况来看,两种方式各有长短,可谓优势互补。项目小组的优势是灵活机动,能及时应对当前发生的项目,短处是实际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可对接课程有限,不能大规模地融入到日常教学运行中去。同时,参与学生用项目置换实践学分时的标准、评审等环節也是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项目进课堂的方式比较而言,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环节中来,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但是,在课程周期与项目周期的并行上往往需要校企双方合力进行协调与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协调日常教学运行与项目周期是长期实施校企合作课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

四、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教学管理探索

常规的教学运行有日常教学管理方法支持,而改革发展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样需要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教学改革应以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为中心,相关教学方法也要围绕项目进课堂的教学形式来展开。此类以项目为引导的课程教学运行过程中,看似以“项目”为主,实则受到日常教学运行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的制约。2013年,本校围绕“学分置换”获得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同时也探讨了校企之间合作的可行性。以项目小组的合作形式为例,学生可以参与一定的企业项目,且学生参与的企业实践项目可以置换为实践学分,即在限定范围的专业课程运行中,学生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践来置换对应课程的学分,可以部分缓解正常教学运行与参与企业项目实践之间的矛盾,同时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加强校企之间合作的执行力,维护校企合作这个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融合性、综合性及灵活性等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重点,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通过实践教学环节项目进课堂的导入,使学生获得全面认知环境设计的目的、文化意义及社会价值的平台。同时,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是由基础教育与实践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校企合作课程必须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等环节交叉融合。此外,教学改革研究首先要把握好专业设计教育的根本,才能找到符合本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构建出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真正成为融合学校与企业、课程与项目的催化剂,最终实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目的,体现专升本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