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人格培养与完善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7-05-24李芳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完善美术教育

李芳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正在年轻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在这个大背景下,面对初中生出现的一些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人格发展的缺陷,初中美术教育应承担起学科教育在人格培养的独特价值功能。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格培养;完善;途径

一、初中生人格培养与完善的价值取向

人格,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个人心理活动的意识倾向性以及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人格可称完美人格、优秀人格或理想人格,是各种积极人格特征的完美整合,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由于初中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机能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中,其健全人格的含义有其独特性。因此,初中生的健全人格是指在其人格结构中,具有普遍性、积极适应性的典型人格特质的健康和均衡的发展。国外已有研究证明,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不但会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等的发展,还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国内学者也非常重视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例如对初中生创新能力、自我控制等个别人格特质的促进研究。学生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才会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去创造生活,并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因此,培养人格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能力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它明确了美术教育最终的目标是“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这种人格的构成包括有坚定地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就美术而言,必须有赖于美术教育的整体价值的实现,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美术教育某种单一价值的实现。因此,初中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养、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承担起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此实现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美术教育对实现人格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机构,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具有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因为不同的学校环境而有所不同。学校环境主要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育关系以及学校制度等方面来建设。首先,良好的学校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的外显标志,又是学校良好精神风尚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条件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一定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学校可通过橱窗文化宣传、结合节日开展文娱竞赛、课外实践等活动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促进学生善交際特质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其次,健全的管理制度更是建设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优良校风的保障,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应关注教师健全人格塑造

在学校教育中,不但要将人格教育贯穿到平日的教学之中,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预防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尤其是要选取合适的教育载体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教育载体应以活动为主,可采取心理剧、团体心理训练、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设置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互动体验以及反思分享,避免成为学科知识普及教育,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其中。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人格具有育人性、示范性、完美性以及发展性。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即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主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有自塑的动力,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其次,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加深对自身以及教育工作的认识。塑造健全人格的第一步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缺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师生的日常交往互动中,教师的人格发展影响着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三)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学者艾纳斯主张:艺术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以健全人格的养成为目标,兼具理性 的认知活动与感性的创造活动。一个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光关注学生吸取知识的一面,同样要关注他们情感心理的一面。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让人格健全发展。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适时的鼓励学生个性品质的外显与张扬,正确对待他们不同寻常的设想,尽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创作,有助于学生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心理的发展。其次,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理论与实际、动手与动脑、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的课堂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格有序的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心、耐力、注意力、毅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

实践证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以及人格的培养,不要强求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发展。教学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独立、积极地学习态度,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创作构思和作品,是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森林主编《人格教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

[2]阿宝编著《创造心理》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版

[3]吕达《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4]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1版

[5]《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四期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完善美术教育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格的养成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