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2017-05-24林柏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体育新课标

林柏

【摘 要】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的大小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将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以此来保证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兴趣、教师要灌输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就初中体育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探究;兴趣

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下面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就创新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师生关系横眉冷对的话,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必要时协同科任教师或家长来全方面的进行,让学生对身体健康。

三、教师要灌输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四、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

1、教师要“游戏”体育教学。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动余地,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易程度自己控制。三是在练习中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是学生更容易理解。不会游戏的同学,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学会了这个游戏,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比单纯组织学生学示范动作好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学习-练习。四是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的条件下均可游戏,受外界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维护学生兴趣。游戏法教学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乐意学习。体育课重视运用游戏法,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绪,避免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受到伤害,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素质练习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来放松肢体,或听信号大声笑来放松情绪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以阻止拔河比赛、球类比赛,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维护学习兴趣;班级体育活动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小群体的竞赛均可调节学生关系和增强班级凝聚力。

2、师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標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体育教师要运用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来培养。也可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学生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

3、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意示范位置选择。

总之,以上教学方法都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的教学,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初中体育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