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驳新文化运动割断传统文化的断裂说

2017-05-18李姣姣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断裂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

摘 要: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和文化意义,学界一直评判不一。“造成传统文化断裂”一说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割裂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形成对立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非但没有造成文化断层,还发展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必须改造传统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断裂

作者简介:李姣姣(1993.5-),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引言:

新文化运动的烽火已经过去一百年,然而它高举的旗帜还未褪色。无论是就中国社会还是就中国文化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方面亦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高擎“民主”“科学”大旗,要“建设一个新世界”。

1、反对的是儒家糟粕,传统文化不等同于儒家文化

在处理“五四”是否全盘反传统的重要问题上,多数人将儒家一家言说归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显然是缺乏理性的。以倡导和开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胡适等人虽然具有一定的反传统精神,但他们绝对无法全盘性的反对传统文化,他们只是针对传统的一个部分即礼教伦理,发起冲击和反叛。新文化运动者们还对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也进行研究和挖掘,尤其给予了墨家以很高的评判。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针对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落后成分,而非整个传统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荼毒了古老中国许久,使蒙昧的国人难以挣脱,又是维持腐朽政治制度的基础。这种糟粕,需要借助勇往直前的“五四”倡导者来一一踩碎。

2、并未真正脱离传统,以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非但没有造成断层,反而立足于传统文化以产生更大影响力。他们本身也没有脱离传统,传统对他们仍在发生作用,更何况他们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也在整理传统, 研究传统。

“五四”时代的参与者们,如胡适、吴虞等人,他们与传统文化始终存在着某种难断的联系,这不仅是由于传统势力仍处于主导地位,更是由于传统从来无法绝断。任何一种文化在它自命与传统“决裂”之时开始,就已经是传承的结果,新文化不能只面对一种毫不存在的过去,它必须以旧有文化作为依据对象。新文化运动者提倡科学方法和坚持不同思路,重新整理并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他们虽然对“新”“旧”持有不同见解,但都是为了达到推陈出新、古今交融的终点。

3、传统难以完全消失,长期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各种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思维与行事方式,表现为思想和语言的‘共同体及其物化形态,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感召性的文化力量。传统得到多数人的承认,持续影响着人民大众的普通生活,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向度。”[1]现代化潮流中的传统,看似落后于时代,但长期积累的现实影响和历史作用,使其无法被灭除、被断裂,它流淌于血液,传承着基因。

古代文學历经数千年,烽火硝烟里持续传承,它的影响是“覆盖性、弥漫性的”[2],以至于逐步培养出某种“集体无意识”自然演化成民族审美心理、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五四”运动固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凭借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也是很难将其根除。

4、个别论断或有偏颇, 但不能以偏概全

新文化运动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重要领域,学界不断进行阐释、质疑和总结。尤其是近年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判出现了两极化的言论,肯定者对传统儒家文化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视而不见,否定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着过激行为,甚至等同文革的“极左”行径。客观来说,新文化运动虽呈现出一些武断粗莽,对待科学也存在片面极端的毛病,但不能在评判时以偏概全,那些较为偏激的观点言论,在《新青年》内部早产生了反对意见。如钱玄同作为最激进的反传统斗士,他提出的主张遭到多数人批驳。

总之“五四”先驱者存在的偏激之处是局部的,在后来的认识和实践中也有所改进,该运动完全以思想批评和文化讨论的形式展开,没有超出文字讨论和法律形式的正常范围。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才进行的。

结语:

五四时期的先驱者们既开创了现代新文学,也重新诠释了传统文学,两者紧密相连,彼此交互,历史和现在构成了一种不断对话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对话而使传统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中国新文化运动者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转型期的觉醒者,最有力的反传统精神的推动者,因而“传统文化断裂”一说是不负责任的片面说辞。

注释:

[1]温儒敏、陈晓明等.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页.

[2]温儒敏、陈晓明等.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页.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陈晓明等.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M].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

[4]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J].《甲寅》(日刊),1917.

[5]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

[6]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J].《文艺研究》,2007年(3).

猜你喜欢

断裂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浅谈弥合城市断裂带的可实施性意见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青海省门源县红沟铜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探讨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