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思考

2017-05-10李泳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高中

李泳昆

摘 要:历史学科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人文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着重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精神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所以历史学科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重视,为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营造氛围,提供支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历史课本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学科教学优势,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树立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促教育,以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一线历史教师认识到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并尝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使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强化,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也产生着相应的不良影响[1]。具体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试的痕迹太重,为了对付高考,教师更重视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知识的讲解,对于如何挖掘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精神元素,并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则相对忽视。因为忽视,很多教师浪费了课本中有价值的素材,使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文素质仍然偏低,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的目标。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历史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进而探索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历史课堂,促使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得到培养和强化,切实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对高中阶段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想促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长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公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注意凸显人文精神的价值,将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教育实践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1.联系历史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命运,追求人的精神意义。

高中历史教材中存在很多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比如: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舍身取义,虽然他热爱雅典城邦,但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作为人的灵魂,这种崇高的人文品质,可以成为我们追求真知,批判伪真伪善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课本中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也是人文精神的崇高代表,他在 《实践理性批判》中写道:Only two things in this world so that our souls are deeply shocked First, our brilliant stars overhead, First, our hearts lofty moral laws.(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的生活很平淡,他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也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海涅对此评价说:“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但康德在精神领域的生活实在是太丰富了,他的历史哲学论文《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大大推进了18世纪的历史哲学,成为后来历史哲学的先导;他提出的“星云说”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天文学家;他成就最高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给德意志民族的心灵烙下了深刻的烙印。

人文精神除了追求人的精神意义,最深刻的内涵就是承认和尊重个人,尊重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和保护个人利益,不允许他人侵犯。在任何时候,“逐利、保护自己、不损害他人”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

在历史课本中,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的君王们,总是借“国家”、“天下”之名,行专制之实,轻易剥夺个人的权利,以“道德”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结果君王、政府、政府官员堂而皇之、肆无忌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利益,践踏普通民众作为人的权利。通过学习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为邦本的思想,学习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让学生们认识到人的价值至高无上,人的权利与生俱来,而政府的权力,是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人权,自愿联合起来授予的,是后天的。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何保护天下人的权利和利益,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中学生,这是他们未来沉甸甸的责任。教育学生们从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做起,进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法纪,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起,进而关注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命运,最终树立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

2.结合历史人物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课程,在历史教学中,人物介绍和人物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们会接触到多种类型的历史人物,如政治伟人、科学巨匠、思想巨擘、革命英烈、民族败类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历史人物评价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既为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指引,又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朱熹的生平、学术成就、理论进行评价,既让学生认识到圣人朱熹在经、史、教育、哲学、书法、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又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对人性的扼杀,对女性群体的伤害[2],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样的道理,在评价哥伦布及其发现美洲的壮举时,既让学生知道哥伦布热爱航海,具有无畏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文精神,也要让学生们看到哥伦布这类航海家也是殖民者,他们从踏上美洲土地的那一刻起,就进行着虐待土著、贩卖人口、屠杀当地居民的恶行,这是对人性的践踏,也是美洲人民的灾难。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得到正确的树立,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 理论结合实际,深化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也是强化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但是历史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现性,真正组织学生参与历史实践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讲解进行有机结合,就应该将当前时事政治与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借助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另一个层面实现历史事件的再现,进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并对时事政治知识形成深刻理解[3]。比如:将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进行对比讲解,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爱国对比忠、孝、节、义和三纲五常,让学生在解析历史事件和时事政治的过程中,经历不断反思和感悟,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舞台不断扩大,如何充分认识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進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姣丽.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分析[J].亚太教育,2015(23):183.

[2]黄志军.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的学生人文精神[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0):176.

[3]熊三倩.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77-277,27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人文精神高中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