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区角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有效策略

2017-05-06胡静

创新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区角创设

胡静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学习差的幼儿的共同特点。因此,专注力是幼儿学习品质养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专注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专注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专注力。”

学习专注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进行长期的培养。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以及所持经验决定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所以,幼儿学习专注力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其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学校在课题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发现区角学习活动对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有着独特的价值。区角学习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师幼互动的形式更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专注力。因为,区角学习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更注重个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与环境互动,彰显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过程性的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适宜投放学习材料,以幼儿独立自主操作摆弄为主要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活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合理的空间分隔、适宜的材料投放、适时的教师介入是在区角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的空间分隔

合理的空间分隔可以使幼儿在学习时减少相互的干扰,所以,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和各种资源支持幼儿专注学习成为教师们思考的焦点。教师根据教育主题、学习内容、幼儿兴趣点的不同进行小空间的规划,将原有活动室布局调整为由地面、墙壁、柜子、架子、桌椅等资源构成的一个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使进入区角的孩子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接收到该区角内的学习信息,从而专注于学习活动。

以大班“光影实验室”的空间创设为例,教师在活动室内靠窗的角落里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暗房,将科学探索空间变成了“光影实验室”。这种分隔设计让孩子们一进入区角就被这种环境所吸引,从而沉浸于光影世界的探究。

又如,中班序数学习区角“快递员”的空间创设就是利用一个柜子、一个材料架和一个墙面组合分隔出一个马蹄形的独立空间,柜子背面和墙面创设几层楼、几号门的学习情境,材料架上放置相应的材料,孩子进入该区角后能立即注意这些学习信号,迅速投入游戏的摆弄操作学习。

再如,一张桌子也能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教师在桌子中间做了一块隔板,隔板两面是对桌子两边不同的学习游戏提示,桌面上投放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游戏材料,这样两边的孩子虽然在同一张桌子上,接收到的却是不同的学习信息,也不互相干扰,各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中。当然,这样的空间内设置的学习内容必须是比较安静的。

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把午睡室、走廊等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创设有效的学习空间,从而促使孩子们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保持学习的专注力。

二、适宜的材料投放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学习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在亲身的感知、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幼儿的学习专注力能否持久,与投放的学习材料是否适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自从开始幼儿区角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后,就引领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将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转化为直接与幼儿互动的学习材料,提供能满足幼儿学习发展需求的适宜材料,共同研发能吸引幼儿持久专注学习的材料。

1.材料投放要有明确的提示性。所谓明确的提示性是指孩子进入区角后即能明白可以怎么玩。这种提示可以由该区角里投放的材料直接呈现,如上面提到的“光影实验室”,教师在暗室外面摆放了材料架,材料架上投放了与影子实验有关的所有材料,有发亮的电筒,手影的图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各种材质(玻璃、塑料、瓷质、金属类、纸质)的瓶子、盒子等。幼儿看到后即能挑选自己需要实验的材料,直接进入暗房自己探究。又如中班序数学习区角“快递员”的指向性是通过墙面和柜面上创设的几层楼、几号门的图示情境来提示“快递员”的“工作”环境,旁边架子上投放的是教师自制的一本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上用图示提示“快递员”要将材料架上的各种物品(图片卡)送到相应的家里。幼儿是有“快递员”的生活经验的,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些环境、材料的提示后,他们就能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来玩这个游戏,即能迅速地驱使自己专注于学习操作中。提示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提示、已经完成操作的成果作品或操作照片提示、步骤图提示等等,具体运用要看区角学习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提示方法。

2.材料投放要有难易的层次性。幼儿的发展始终是有差异的,如果只提供难易程度一样的材料,那将会造成不同层面幼儿的专注力的分散,能力强的会因为材料没有挑战性而不再专注,能力差的也会因为材料难于操作而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将学习材料实行分层提供。例如,在益智乐园中,我们通过给材料贴上星级标记让幼儿知道这些材料是有不同挑战性的,允许幼儿按自己的学习进度操作材料。有按星级标记逐级递进式操作成功晋级的,也有直接挑战最高等级,不行再选低一个等级的。这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材料提供,将幼儿的认知发展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之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操作材料更加“细化”,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按照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促使幼儿在该区角中的学习能保持较为持久的专注力。

3.材料投放要有适宜的丰富性。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学习环境、材料、内容,能使幼儿始终保持学习的专注力,这种丰富性更多地体现在美术领域的区角活动中。例如,在以“花”为主要内容的制作中,教师提供了多样的具有个体适宜性的多种机会,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彩色笔、蜡笔、印模、剪刀、纸、胶水、颜料等的提供,画花、印花、剪花、折花、染花、插花不同形式的选择,不仅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更能激发处在不同水平上的幼儿创造的积极性,一百个幼儿就有一百种语言。当丰富的、适宜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时,他们的学习专注力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适时的教师介入

在区角学习活动中,更多时候是以幼儿的独立自主的操作学习为主的,在未发现幼儿学习状态异常时,教师更多的是在旁边观察、记录。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他们的专注力就会转移或分散,这时,教师的介入将促进幼儿学习专注力的保持,使他们的学习产生成效。所以,适时介入说的就是在幼儿自主学习中,教师适时适度地参与。那么什么时候介入算是适时呢?

犹豫徘徊时介入。当幼儿的学习出现左右难猜而无法决定时,教师就要介入了,这时的介入,能使幼儿继续保持学习专注力。

无趣放弃时介入。当幼儿对学习产生放弃行为时,教师的介入,能重新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原来的学习状态。

在这些时刻,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可以说是适时的。但怎样介入呢?介入如果不适度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主学习,我们要求教师时刻提醒自己,幼儿是有能力自主学习的,只是在学习的路上遇到了一块挡路的大石头,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搬掉这块大石头,而是让幼儿自己搬掉挡路石,所以,教师的介入,可以有以下3种形式。

(1)引导式提问。一个接触症结的提问。

(2)合作式行为。作为一个合作伙伴介入。

(3)媒介式指点。提供一些有暗示的材料。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解读幼儿的学习专注力的发展,我们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对幼儿专注力的表现特征进行了梳理和细化,形成了三个年龄段具体的表現特征,以供教师们在观察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专注力的表现,采取促进幼儿学习专注力养成的更有效的方法。

幼儿的学习专注力是内隐存在的,它的养成需要从人的根基做起,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点点滴滴渗透。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区角活动时,对策略的正确使用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专注力的表现和发展,所以,在工作中,教师还应更加深入地研究幼儿,细致谨慎地创设有价值的学习区角,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养成他们的学习专注力,为他们今后具有可持续的学习动力而努力。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区角创设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
远程教育学习材料开发与设计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